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对运动疗法基于PMT理论的认知的质性研究

张巧珍;王旋

关键词:运动疗法, PMT理论, 质性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运动疗法基于PMT理论的认知,为以后制定干预策略,增强糖尿病患者对运动疗法的重视度,提高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 PMT 理论为指导制作访谈提纲,分析武汉市三甲医院内分泌科11名糖尿病病人对运动疗法基于PMT理论认知情况。结果:严重性产生4个主题,易感性产生6个主题,自我效能产生了2个主题,反应效能产生了3个主题,内部奖励产生了3个主题,外部奖励产生了了2个主题,反应代价产生了3个。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真实感受,从动机角度出发,以PMT理论7大核心主题为指导,制定相关教育和干预措施,促使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动机大化,增强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意识,提高患者运动疗法依从性。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针对性膳食指导和营养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性膳食指导、营养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提供指导。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3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先后,将孕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在妊娠期间接受营养知识宣教,观察组在妊娠期间接受有针对性的膳食指导和营养管理。比较两组的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孕妇实施有针对性的膳食指导和营养管理,有利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试论酒依赖患者的危害和入院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酒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助兴、欢庆、社交的必需品,酒的需要量与日俱增,因为酒而引发的医疗和社会问题已经愈来愈突出。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酒依赖,酒依赖是指长期较大量的饮酒,使机体对酒精产生心理上的嗜好与胜利性瘾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酒依赖的疾病负担在所有疾病中已跃居前十位。酒依赖是当今社会严重的问题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酒依赖、酒中毒、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有研究发现酒精依赖中毒用与高离婚率、暴力犯罪、交通事故、自杀明显相关。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戒酒疗法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

    作者:王合杰;乔颢;江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患者产后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患者产后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6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病例组,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正常分娩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对年龄、流产次数、胎盘附着部位、有无产前出血和胎盘植入等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且观察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患者产后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胎盘植入、中央型前置胎盘、前壁胎盘和产前出血。病例组剖宫产率,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应针对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患者发生产后大出血进行早期预防,尽大努力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刘小玲;鞠春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临床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将临床路径应用于护理工作中,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临床路径对于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后,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倪明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鼻出血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

    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人文关怀护理临床意义;方法:以本科收治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度5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度66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进行两组对鼻腔填塞不适的耐受性、反复鼻腔填塞人数和满意度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头痛、头晕、咽干痛的耐受性、反复鼻腔填塞人数和满意度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鼻出血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非常必要,是人本整体护理模式的体现。

    作者:周云菲;陈丽;朱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肿瘤的现状及应用价值

    引言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近资料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有研究指出,早期发现乳腺癌可以减少40%甚至更高的死亡率[2]。目前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乳腺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超声引导下的麦默通(Mammotome)治疗更是为乳腺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1994年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问世,使乳腺外科空芯针活检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该系统由真空抽吸泵和旋切刀组成,旋切刀与空心活检针相似,由套管针构成,加上真空抽吸,并配备有独特的传送装置,在不退出外套的情况下,通过内套针的运动将切取标本运出体外,可进行重复多次切割获取多个组织样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和免疫组化检查[3],对于一些良性乳腺肿物具有一期微创切除的好处。

    作者:宁晓婷;郑玉新;周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21世纪护理管理者所应具备的能力

    21世纪,对医疗护理服务而言,由于社会环境、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医院的服务结构、经营理念、服务方向均将发生重大变革。本文根据上述因素对临床护理管理者可能带来的影响,探讨了新时期大环境下临床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

    作者:丁爽;刘玉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心理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60例高压氧治疗的颅脑损伤损伤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者,对照组给予常规高压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后,观察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高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濮敏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新生儿窒息运用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纳洛酮用于治疗新生儿窒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窒息新生儿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小剂量纳洛酮对患儿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大剂量纳洛酮对患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对照组组呼吸、心率、皮肤颜色、原始反射、肌张力恢复时间分别为(9.45±3.56)min、(7.38±2.24)min、(8.28±2.53)min、(72.15±39.14)min、(98.46±72.15)min,观察组分别为(4.15±3.44) min、(2.64±1.82)min、(3.76±1.31)min、(40.13±36.14)min、(62.14±48.72)min(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效果要优于小剂量,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熊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5年11月进行产前超声心电图检查的3236例孕妇资料进行分析,经超声心电图诊断为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孕妇73例,对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引产者胎儿或出生后新生儿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73例行尸检或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70例,3例无异常,其准确率为95.8%,产前诊断与产后确诊结果对比显示,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后确诊结果显示,畸形发生率高的为室间隔缺损,占25.71%,其次为法洛四联征,占17.14%。结论:超声心动图可有效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筛查诊断,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钟智波;谢妙珍;杨仁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66例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分为对照组(n=33)及观察组(n=33);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哮喘发作次数和复发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速值(P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肺功能、减低复发率,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围手术期全程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40例艾滋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各有20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艾滋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2.23±1.52)d 及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艾滋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术前术后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艳;李敏;查丽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舒适性护理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性护理在行无痛胃镜检查时的效果。方法:将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人,对照组56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的应激反应焦虑度。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低、检查成功率高、不良反应低、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舒适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明显缩短镜检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廉坤;汤丽;杨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益母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通过对盐酸水苏碱的鉴别,为益母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丙酮-无水乙醇-盐酸(10:6:1)为展开剂,对以不同方法提取的样品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以乙醇为溶剂超声提取,碘蒸气熏后,改良碘化铋钾试液显色,斑点清晰,操作简便。结论:可用该法对益母颗粒进行快速的鉴别。

    作者:韩丽丽;巩峰贤;孙俊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PICC置管的维护

    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下1/3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正确维护和护理,对延长PICC使用时间及降低置管并发症极为重要。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内经》思想指导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主要的死因,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两大挑战之一,据我国2013年的抽样调查,成人心患病率为0.9%,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衰患病率迅速增加,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更上升至10%以上[1]。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2],4年死亡率达50%,严重心衰患者1年死亡率高达50%[1]。临床实践证明,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内经》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护理,能够加速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减轻,缩短其病程,降低医疗成本,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及生命质量,并能够减少其复发的频次。

    作者:李茹;高军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加强。医院在当前也面临着一定的竞争压力。采取绩效管理方式一方面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促使医院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对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医院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益的帮助。

    作者:郑灵衢;林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62例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护理及实验组31例给予综合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都显著优于入院时,此外,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霞;张换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小讲课在儿童重症医学科规范化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危重病监护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特色专业理论、特色专科护理与临床监护技术形成了重症医学科专业护理的基本体系,特别是儿童的重症医学科更是具有独自的护理体系和特点。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素质与技能的、具备从事该工作资格的护士,是重症医学科护理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如何提高规范化护士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成为培养护士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小讲课的组织、安排、以及内容的选择、小讲课的作用等方面入手进行剖析,讲述了小讲课的应用在提高规范化护士的学习能力、拓宽规范化护士的知识面、培养规范化护士临床思维能力中的作用;旨在保证PICU安全运行的同时提高PICU规范化培训护士的教学效果,帮助年轻护士快速成长。

    作者:田大艳;徐敏;黄晓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管理体会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管理体会。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30例,从吸氧方式的选择,围绕入舱前、后及出舱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氧中毒,有效地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醒,改善生活质量[1]。

    作者:濮敏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