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钟智波;谢妙珍;杨仁东

关键词: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心电图,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5年11月进行产前超声心电图检查的3236例孕妇资料进行分析,经超声心电图诊断为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孕妇73例,对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引产者胎儿或出生后新生儿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73例行尸检或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70例,3例无异常,其准确率为95.8%,产前诊断与产后确诊结果对比显示,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后确诊结果显示,畸形发生率高的为室间隔缺损,占25.71%,其次为法洛四联征,占17.14%。结论:超声心动图可有效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筛查诊断,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六和丹治疗宫颈癌术后淋巴囊肿6例

    目的:探讨中药六合丹辅助治疗宫颈癌术后淋巴囊肿的疗效,为宫颈癌术后发生淋巴囊肿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6例宫颈癌术后淋巴囊肿的患者在给予常规的消炎。止痛等对症处理的基础上予以中药六合丹外敷。结果:6例患者淋巴囊肿较前缩小,下肢肿胀消退,疼痛缓解,恢复良好。结论:中药六合丹辅助治疗宫颈癌术后淋巴囊肿效果明显,值得临床科室推广。

    作者:伏东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彩超引导下两种肝内胆管穿刺置管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在彩超引导下采用一步法与二步法行肝内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差异性,总结各方法的优越性,旨在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方法: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的住院患者。穿刺肝内胆管内径≥5mm,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知情同意书,自主选择一步或二步穿刺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采用一步法及二步法行肝内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患者分别为51例、45例(其中有一步法失败12例),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操作时间、难易程度,统计各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及差异性。结果:采用一步法行肝内胆管穿刺置管的51例患者(共56支),置管成功39例(共43支),置管失败12例(共13支),成功率约76.79%(43/56)。采用二步法行肝内胆管穿刺置管45例患者(合计共49支),置管成功44例(共48支),置管失败1例(共1支),成功率约97.96%(48/49)。两种穿刺方法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二步法比一步法行肝内胆管穿刺置管成功率更高,其中一步法操作较二步法简单,但适用于肝内胆管内径较宽的患者,二步法更适于广泛应用。

    作者:陶山;蒋玲;高艳;吴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基于分布式桌面云系统在我院的实施与应用

    引言近年来,虚拟化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从服务器虚拟化市场的成熟到桌面虚拟化、应用虚拟化等产品的不断出现,VMware、Citrix、微软以及oracle等公司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桌面虚拟化产品。

    作者:陈伟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雷贝拉唑三联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探析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采用雷贝拉唑三联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雷贝拉唑三联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HP转阴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雷贝拉唑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不仅可以根除幽门螺杆菌,还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文娟;李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痔瘘洗剂配合多功能超声雾化熏洗仪在肛肠病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将传统的中药坐浴与现代多功能超声雾化熏洗仪相结合(中药超声雾化熏洗),观察中药超声雾化熏洗在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15.08~2016.03肛肠病术后住院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痔瘘洗剂配合多功能超声雾化熏洗肛门创面,对照组采用自拟的痔瘘洗剂坐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创面疼痛、出血、水肿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超声雾化熏洗应用于肛肠病术后,能有效的减轻创面疼痛、出血、水肿,缩短愈合时间,疗效确切,简便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宏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拟行分娩的的6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产前焦虑情况(SAS)、抑郁情况(SDS)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母婴情况各指标值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胎儿死亡率、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焦虑、抑郁情况,进而改善母婴质量,具有较高的护理应用价值。

    作者:余沂霏;徐永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实施一日清单中的利弊及对策

    目的: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动态了解自己的医疗费用,减少护患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发放一日清单的效果。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由87%上升到98%,增加了收费的透明度,减少了患者欠费的漏洞,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一日清单的实施,体现了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增加了收费的透明度,有效地遏止了收费计价中的不规范行为,但该项工作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也浪费了大量的纸资源。

    作者:赵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1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以执行医嘱为主的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即采用护理干预以后,其总有效率为95.12%,而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以后,有效率为70.73%,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其耐力总疗效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疗效73.17%,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晓燕;郭家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预见性综合康复护理在特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2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预见性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做好环境护理、饮食护理、残余创面护理、抗瘢痕增生的护理、抗瘢痕挛缩的护理、病房延伸护理及心理疏导等,治疗后半年进行效果评价。结果:32例患者自理能力明显改善,27例患者自理能力部分改善,3例患者自理能力无改变。结论:预见性综合康复护理对特重度烧伤康复期患者在改善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上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静;季琴;李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患者自我给药登记表在心内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患者自我给药登记表在心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心内科住院期间需要使用自理药品的病人进行合理评估,责任护士及患者严格按照患者自我给药登记表,对自理药品进行管理。结果:应用患者自我给药登记表后,大大减少了患者自理药品用法用量错误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病人、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满意率。结论:应用患者自我给药登记表,可保障病人使用自理药品的安全,减少自理药品用法用量错误的情况发生,提高病人自理药品的用药依从性,提高病人、家属、医护人员的满意率。

    作者:陈丽娜;罗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华法林与抗病毒颗粒同服致INR异常升高的药学监护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并开展药学监护的意义。方法:通过对1例服用华法林的肺栓塞患者INR异常升高的情况开展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根据药物相互作用特点给出药学意见,对患者开展用药教育,后患者INR逐渐达标,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对患者治疗过程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可协助医生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韩晶晶;张雪晓;张建东;张永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和体会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做手术的126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应用人文关怀,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融入人文关怀,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并且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进一步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汪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南京市玄武区2008-2012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新涂阳结核病患者特征分析

    目的:发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新涂阳结核病患者的不同特征,为如何更好地开展我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0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实施中登记的玄武区现住址的流动与常住人口新涂阳结核病患者,分析两者的不同特征。结果:流动人口新涂阳结核病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主要为青壮年,职业主要是民工。常住人口患者以中老年为主。在两种人口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职业为不详和其它的构成比分别是57.9%和46.4%。结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的实施,加强了我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为更好地开展我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经验。

    作者:王克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非药物疗法对中风后高血压治疗意义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中风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血压控制作用。方法:选取120例中风后肢体障碍,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同时加用运动治疗。30日后观察血压水平,降压药使用情况,体重情况。结果:患者加用运动疗法后,血压水平控制平稳,降压药使用减量,体重降低。结论:非药物疗法可以协助控制血压,降低体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静术;庞延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陆川县良田镇家长儿童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陆川县良田镇7岁以下儿童家长对儿童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儿童能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公共卫生服务部进行体检的7岁以下儿童家长共2133名,采取我院自制的儿童卫生知识调查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将所有数据检查无误后,逐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岁以下儿童家长对儿童卫生知识总知晓率为39.5%;家长对儿童一般情况知识知晓率平均为61%。结论:家长对儿童卫生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影响知晓率的因素主要有家长的文化程度、年龄及职业,需加强对家长儿童卫生知识的宣传,达到提高家长的知晓率,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作者:刘金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社区护士继续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对医疗护理工作的影响,新技术、新仪器及新知识的不断推出,社区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来充实和提高自己,以掌握新技能有效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1]。当前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社区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继续教育在提升社区护理人员的素质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始终存在一些制约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社区护士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现对社区护士在职继续教育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作者:庞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比索洛尔后 B型尿钠肽(BNP)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比索洛尔后B型尿钠肽(BNP)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进行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降糖方案,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比索洛尔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B 型尿钠肽(BNP)、左房室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的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EF)比较,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率、左房容积指数(LAVI)明显比对照组下降,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比索洛尔后,LAVI值明显降低,改善了左室舒功能。

    作者:李咏梅;牛敬宪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县(区)级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体制改革再思考

    目前卫生和计生部门的合并使得十五年前的基层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体制的双重改革,需要落实到现在卫计部门主体身上,强化与其他部门的沟通,本文重点分析了此次两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改革误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个体制改革的再思考。

    作者:李云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基于人文理念下的门诊护理精细化管理

    卫生部在“十三五”医院护理规划中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人文关怀,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性,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患者满意度。我科于2015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推行“人文关怀模式”,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实行精细化护理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采用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实行绩效考核,提高护理管理效率,提升了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任海燕;冯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预见性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08至2014-12,60例结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功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一般症状及副反应评分较对照组好。观察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心理适应度及社会适应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预见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能提高患者术后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陈玉春;裴小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