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华;余斌;金丹;张美超;胡岩君;王丹;罗吉伟
据国外媒体报道,是否觉得自己一夜之间老了十岁?这听起来有点离谱,但新研究表明一夜变老并非妄想.研究发现,一个人到了一定年纪,皮肤搞御衰老的能力会直线下降,人就会一夜变老.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锁骨钩钢板固定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新技术.但随着该项技术的应用,逐渐出现多种并发症的报道~([1]),尤其是肩部不明原因的疼痛、近端钉部的应力骨折和取钉后仍有一定的复发率.
作者:袁晓达;刘万军;高德勇;刘鹏程;金成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椎(责任椎)远处疼痛的发生率,评估经皮椎体增强术治疗责任椎远处疼痛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采用椎体增强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或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的104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前出现责任椎远处疼痛的部位和程度,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和活动能力评分分别采用视觉模拟法(VAS)和口常生活能力法(ADL)评分. 结果 104例患者术前共48例(46.2%)发生责任椎远处疼痛,主要分布存骶尾部和臀部(26.0%),其次在腹部和剑突下(10.6%),再次在胸廓外侧、肋骨和胸前(9.6%).患者总体VAS评分从术前(8.9±0.8)分下降至术后(2.9±1.4)分,筹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10,P=0.000);ADL评分从术前(4.1±0.6)分下降争术后(2.0±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31,P=0.000).其中发生责任椎远处疼痛患者VAS评分从术前(8.8±0.9)分下降至术后(2.8±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22,P=0.000);ADL评分从术前(4.2±0.7)分下降至术后(2.0±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73,P=0.000). 结论责任椎远处疼痛足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椎体源性的牵涉痛,主要发生在骶尾部和臀部.椎体增强术可有效缓解由椎体骨折导致的责任椎远处疼痛.
作者:王立;郭东明;侯之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中国医疗防疫救护队,24日18时乘坐军运包机飞离北京,前往海地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手术模拟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能使医生更好地开展脊柱疾患术前诊断、手术计划及模拟,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指导手术,节约手术的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本文从开发的必要性、系统功能设计及初步实现的功能进行阐述,探讨脊柱手术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作者:代耀军;余伟巍;曹珺;李超;何飞;席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测量下颈椎椎弓根相关参数的可行性. 方法 8具成年男性颈椎标本经螺旋CT扫描后,把信息传送至随机工作站(Silicon Graphics O2),结合下颈椎榷弓根置钉的参数需求,进行三维重建[容积成像(VR)和多平面重组(MPR)]后测量椎弓根各个相关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下颈椎椎弓根的外展角平均为42.02°±7.55°,C_7小(35.63°±6.34°),C_4大(46.94°±5.69°);头倾角平均为76.30°±12.01°,C_3小(72.93°±6.57°),C,大(81.27°±13.34°);入点至下关节缘距离平均为(11.23±1.78)mm,C_3小[(10.54±1.25)mm],C_6大[(12.05±1.40)mm];入点至侧块外缘距离各椎体相筹较大,平均为(2.65±1.21)mm,C_4小[(1.69±0.81)mm],C_7大[(3.74±0.99)mm];入点至椎体前缘距离各椎体差异较小,平均为(31.42±2.13)mm;椎弓根皮质骨高度平均为(8.43±1.30)mm,宽度半均为(5.54±1.26)mm;椎弓根松质骨高度平均为(3.69±1.19)mm,宽度平均为(2.67±1.15)mm;椎弓根皮质高度一般大于宽度,C_4内径小,C_7内径大. 结论 VR、MPR重建图像可满足椎弓根参数测量要求,其所测量的下颈椎椎弓根参数可满足经椎弓根手术的术前评估需求;下颈椎椎弓根变异较大.
作者:曹珺;代耀军;殷亮;黄河;何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行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疗效及适应证的选择. 方法 2006年4月至2009年8月在术中即时三维导航引导下行经皮穿刺PKP 15例(44个椎体).比较手术前、后视觉模拟法(VAS)评分、伤椎前后缘高度及伤椎Cobb角变化. 结果 15例患者术后第1~2天均可佩戴胸腰骶支具下地活动,VAS评分、伤椎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穿刺针及工作通道置入位置准确,未发现椎弓根穿破的患者,围手术期无肺柃塞、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3~14个月,平均7.1个月;未次随访X线片示骨折愈合良好,未发现手术节段椎体再次塌陷. 结论应用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行PKP可以明显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简化手术步骤,减少辐射的危害和手术并发症,疗效肯定.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时,如存在多发骨折(≥3个椎体)、中上胸椎骨折、骨折压缩严重或严重骨质疏松等情况,应考虑应用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进行辅助.
作者:纬骁;田伟;刘波;李勤;张贵林;袁强;刘亚军;孙玉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应用Solis椎间融合器治疗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颈前路Solis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8例,对术前及末次随访的创伤后颈椎临床评分、颈部疼痛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枢椎移位及成角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时间60~135 min,平均86 min;出血量15~50 mL,平均23 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6~26个月,平均13.0个月.融合节段及骨折部位均于3个月后获骨性融合.术前创伤后颈椎临床评分平均为(51.9±7.4)分(45~63分);术后平均为(90.8±4.7)分(83~95分);术前颈部疼痛的VAS评分平均为(7.0±0.8)分(6~8分),术后平均为(1.1±0.6)分(0~2分);术前枢椎成角平均为-10.1°±4.9°(-18°~-3°),术后平均为3.4°±2.5°(2°~7°).术前枢椎移位平均为(3.0±1.7)mm(1.0~5.5 mm),术后平均为(1.1±0.8)mm(0~2.0 mm),手术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Solis椎间融合器治疗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具有简化手术、减少创伤、固定稳妥、融合率高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黄阳亮;刘少喻;梁春祥;于滨生;陈柏龄;龙厚清;李浩淼;韩国伟;张旭华;魏富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作为我国医药卫生行业高科技奖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009)颁奖大会近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等获奖代表颁奖.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近20年来,由于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我国脊柱外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进步,新技术的涌现给脊柱外科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应用各种新型影像学检查、新的内置物、融合与非融合技术、微创技术等对患者的处理方法产生了变化,明显地提高了诊疗水平,缩短了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
作者:唐天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概 要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经皮加压钢板固定(PCCP)与髋螺钉(HS)的疗效何者更优,目前报道不一.推荐使用PCCP的认为,PCCP不但可以减少输血量,而且术后疼痛发生率低.
作者:Andrea C Skelly;王簕;杨云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英国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2日正式声明,撤销英国肠胃病学研究者安德鲁·韦克菲尔德1998年发表的关于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MMR疫苗)会引起儿童肠道疾病和孤独症的论文,该论文导致英国MMR疫苗接种率下降和麻疹发病率上升.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胸腰椎骨折临床多见且呈上升趋势,其中有神经症状和脊柱不稳者需要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手术效果良好,但仍然有部分手术失败造成脊柱后突畸形,甚至严重畸形.
作者:张智;陈宇;蔡奇霖;汪凡栋;郑佳壮;康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由各省(区、市)分别选择1至2个城市或城区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载体(Ad-BMP-2)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rBMSCs)后复合到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体外构建仿生人工骨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GatewayTM技术构建腺病毒载体,溶胶-絮凝法制备Nano-HA,用Ad-BMP-2转染体外培养的rBMSCs,免疫组化、RT-PCR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BMP-2表达.将转染48 h的细胞均匀接种到Nano-HA支架上,第3、5天取细胞载体复合物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贴附、生长状况,消化收集贴附支架的细胞,蛋白印迹检测贴附支架细胞BMP-2的表达.结果 转染后BMP-2基金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高表达;扫描电镜见转染细胞在支架材料分布均匀,黏附良好,转染后及复合后Western Blot检测BMP-2表达较高.结论 利用转基因技术,用含目的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靶细胞复合到Nano-HA,细胞载体复合物稳定长效地分泌生长因子,体外成功地构建了仿生人工骨.
作者:何春耒;王大平;朱伟民;熊建义;刘黎军;陆伟;徐小平;胡波;刘建全;彭亮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下颈椎牵张屈曲型损伤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8月至2008年8月手术治疗的30例下颈椎牵张屈曲型损伤患者,根据不同类型、是否合并椎间盘损伤和术前牵引复位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其中前路手术7例,后路手术5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18例.分析3组的损伤节段Cobb角、椎体水平移化的变化、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评分)、融合时间、融合率、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5~24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内置物松动发生.所有患者Frankel评分术前平均为1.67分,术后为2.22分.术前Cobb角平均为7.78°,术后为1.79°;水平位移术前平均3.67 mm,术后恢复到0.53 mm.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与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比较筹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融合时间、Cobb角、椎体水平移位、融合率、神经功能恢复、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手术前后的Cobb角、椎体水平移位和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根据不同损伤情况选择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下颈椎牵张屈曲型损伤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关节突脱位、是否可以复位以及椎间盘损伤等情况综合考虑.
作者:蔡卫华;张宁;刘永明;殷国勇;胡志毅;曹晓建;金正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人类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医巫同源的阶段,在远古时期,人类对于自己身体的认识很少,觉得和大自然的一切一样神秘,认为是天神的创造,从事医疗的人和从事祭祀天神的神职人员经常是同一个人.
作者:田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硫酸钙人工骨椎体成形术结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05年11月至2008年12月对3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硫酸钙人工骨成形术结合钉棒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前、术后2 d及术后6个月随访的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和椎管横截面积侵占率的改善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未出现切口感染,无神经损伤及加重.所有患者获得6~24个月(平均14.2个月)随访.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及椎管横截面积术后即刻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均尢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无螺钉松动或断裂,植骨融合率100%.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硫酸钙人工骨成形术结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提供了伤椎前中柱支撑和固定,能够有效地恢复并维持伤椎的高度.
作者:赵东升;张丙磊;殷军;李爱民;赵玉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月13日5时53分,海地地区发生7.3级地震,造成惨重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基础设施和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监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变化,探讨血清NSE与脊髓损伤程度间的关系. 方法 自2007年4月至2008年1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动态监测41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血清NSE含量,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21~67岁,平均43.8岁.脊髓损伤部位:颈髓损伤7例,胸髓损伤13例,采髓损伤21例.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伤后血清NSE水平与正常血清标本NSE进行比较,并与脊髓损伤程度进行相火性分析;对血清NSE与评价脊髓损伤程度的影像学指标(MRI和CT)进行比较. 结果正常血清标本NSE为(7.16±1.77)μg/L.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伤后第1、2、3、5、7天血清NSE分别为(7.77±1.77)、(15.04±10.37)、(22.77±8.58)、(20.55±8.39)、(7.48±2.11)μg/L,第2、3、5天血清NSE值与正常对照标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伤后第1、2、3、5、7天血清NSE与急性脊髓损伤程度均呈相关(P<0.05).伤后第2、3天血清NSE与脊髓损伤程度的相关性高于MRI评分,伤后第2、3、5天血清NSE与脊髓损伤程度的相关性高于CT评分. 结论血清NSE水平与脊髓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对血清NSE的检测可反映脊髓损伤程度.
作者:王华;杜远立;向选平;邓桂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