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toppa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中的初步应用

曹奇勇;吴新宝;蒋协远;朱仕文;吴宏华;王满宜

关键词:髋臼, 骨盆, 骨折, 手术入路
摘要:目的 探讨在骨盆髋臼骨折中采用耻骨联合上缘横形或下腹正中切口,真骨盆内操作(Stoppa人路)的初步临床经验. 方法对2008年3月至11月问应用Stoppa入路治疗的1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总结.5例骨盆患者均为Tile C型,Stoppa入路复位同定前环的高位耻骨支骨折.髋臼骨折为横行2例,双柱、T型及后柱(四边体粉碎骨折伴中心脱位)骨折各1例,单纯Stoppa入路2例,联合Kocher-Langenbeck及髂腹股沟入路3例. 结果所有骨盆骨折均复位优,所有髋臼骨折均解剖复位.Stoppa入路平均切口长度10 cm(9~12 cm),平均手术时间88 min(75~105 min),半均出血560 mL(250~800 mL),无手术并发症.7例获得4~8个月随访,功能结果均满意. 结论 Stoppa入路可以替代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高位耻骨支骨折,也可单独或联合其他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缝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附丽点损伤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临床常见,小腿外展使膝关节突然外翻町引起MCL损伤,多见于高能量的交通伤所致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中.

    作者:郑鹏;韩基雄;马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不同浓度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山羊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研究

    目的 利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山羊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检测其佳标记浓度、时间及细胞毒性,探讨作为山羊BMSCs标记及示踪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10个月龄健康中国青山千骨髓.贴壁培养并鉴定.以浓度分别为5、10、15和20 μmol/L的BrdU标记第4代细胞,分别记为A、B、C、D组;末用BrdU标记的细胞作为卒白对照组(E组).分别标记12、24、48和72 h后,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标记阳性率,锥虫蓝拒染法检测标记后细胞存活率.结果 原代及传代培养的山羊BMSCs态主要为梭彤,经诱导后能向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标记后,荧光显微镜下胞核呈绿色荧光.随着标记时间和浓度的增加,各实验组标记阳性率逐渐增高,于15 μmol/L孵育48 h后,其标记率可达剑(93.32±3.25)%,与15 μmol/L孵育72 h和20 μmol/L孵育48,72 h筹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绀各时间点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空白对照组标记阳性率均为均为0.锥虫蓝拒染实验示各组细胞存活率均在9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dU浓度为15μmol/L,标记时间为48 h时,对山羊BMSCs可得纠佳的标记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晓强;李旭;金丹;黎健伟;吴涛;江汕;裴国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我国报告甲型H1N1病例已逾百例世卫组织将警戒级别提至高级严格防控甲型H1N1流感

    卫生部10日通报,我国内地共新增1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至此我国内地共报告11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58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管束植入组织工程骨修复兔股骨缺损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束植入组织工程骨修复兔股骨缺损对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了(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兔自体骨髓基质下细胞经诱导后与β-磷酸三钙材料复合,植入制备的兔股骨缺损处,其中实验组在材料侧槽中植入股骨的动静脉血管束,对照组则单纯植入组织工稗骨,分别于术后2、4、8、12周通过形态学检测新生骨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新生骨中VEGF的表达量.结果 随着时间进展,各组成骨量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从第4周开始实验组成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时问点实验组新生骨中VEGF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且4周时达到人值.结论 血管束植入组织工程骨可明显增加新生骨中VEGF的表达并能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作者:王簕;覃俊君;陈思园;穆天旺;江汕;赵培冉;金丹;裴国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生咖啡吧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导航下与传统方法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导航下与传统方法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期间接受导航下与传统方法应用DHS治疗且具有完整资料的56例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患者资料.导航下DHS内固定组(导航组)25例,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14例,Ⅱ犁11例.传统DHS内固定组(传统组)31例,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16例,Ⅱ型15例.比较两纽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X线暴露时间、内科并发症、3个月内骨折愈合率、内置物并发症及术后1年关节功能状况等.结果 与传统绀比较,导航组切口小、术中出血少,X线暴露时间少、术后卧床时间短及3个月内骨折愈合牢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23例患者术后获11~20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2例火访.传统组30例患者术后获14~23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1例因心血管意外而于1年内死亡.术后1年髋火节功能Harris评分:导航组(91.3%)优于传统组(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术后3例发生内科并发症,1例发生内置物并发症;传统组术后9例发生内科并发症,5例发生内置物并发症,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导航下DHS内固定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卧床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锋生;陈瑞光;梁伟国;刘向荣;叶冬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前置钢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评价采用微创前置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对桡神经、肌皮神经和肱二头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经上臂前侧远离骨折部位的小切口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O)置入4.5 mm窄动力加压钢板治疗20例肱骨十中、下段闭合性骨折患者.观察术后桡神经功能、肌皮神经功能、前后何肱骨干力线、骨折愈合时间和后一次随访时肱二头肌肌力.结果 4例患者术后出现前臂外侧皮神经支配区麻小,无医源性桡神经麻痹患者.肱骨干前后位X线片示骨折远、近端0°成角7例,2例内翻成角达11°,内翻成角2°、3°、4°、5°、6°、7°和10°各1例.外翻成角3°,4°、6°和7°各1例.19例患者得到平均10.4个月(8~32个月)随访,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3.4周(4~32用).伞部患者肱三头肌肌力均为5级.结论 采用前置钢板微创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巾、下骨折不会损伤桡神经和肱二头肌,但可能会干扰前臂外侧皮神经的功能.

    作者:安智全;何小健;曾炳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4月手术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2例踝父节骨折患者的疗效.评价指标包括美国足踝机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骨折部位的疼痛评估(VAS评分)、患者满意度、踝关节活动度.并对踝关节健侧与患侧的关节活动度差异,以及不同AO分型之间、骨折累及不同部位(单踝、双踝、三踝骨折)之间、不同随访时限之间这二种情况下的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AOFAS评分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5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AOFAS评分平均为93.6分,优良率100%;VAS评分平均为0.17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平均为9.62分.健、患侧踝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O分型之间、骨折累及小同部位之问、不同随访时限之问的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海林;徐人杰;王静;张殿英;付中国;姜保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科技前沿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泔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同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6年4月收治15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患者,骨折按照Levine-Edwards分型:Ⅱ犁3例,ⅡA型4例,Ⅲ型8例.入院后均给予颅骨牵引,行颈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在复位不完全时,脱位不严重者采用C2.3复位固定;脱位严重时,在C<.2>椎弓根钉和C3侧块螺钉固定的基础上,增加C4的侧块螺钉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3~30个月,平均17个月.6例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为D级的患者术后恢复至E级,所有患者术后复奋X线片示:骨折全部获得骨件愈合,无明显的颈椎功能受限.结论 C2.3或C2-4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是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有效方法,可达到早期复位、坚强同定的目的 .

    作者:赵新建;廖绪强;杨林;关宏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CT对三踝骨折诊疗的指导作用

    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上很常见,X线片是其基本的检查手段,可以满足骨折脱位的筛查需要,但对于复杂的踝关节骨折X线片诊断的敏感性一般或较差.

    作者:朱仲庚;董斌;方镇洙;秦涛;麻文谦;王逸群;徐小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闻特写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解读甲流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时事聚焦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计算机导航对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假体置入的精确性验证

    目的 分析计算机导航对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假体三维空间位移变化跟踪显示的精确性.方法 于导航计算机中建立柄假体三维虚拟像,并进行虚拟像与实物间匹配对应.在虚拟空间中,确立三维方向刎度值,并以此为基准进行计算机导航跟踪下的假体位移变量测定,与真实位移输出值比较而验证精确度.结果 导航监测柄假体的平行位移,监测值与真实值间差异(1.01±0.47)mm;对于角位移的监测,差异1.09°±0.62°.两次独立操作所得结果筹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8,P>0.05).结论 在不同的平行/角位移设定输出下,计算机导航均可精确监测,可有效引导股骨柄假体置入.

    作者:马若凡;许杰;董彬;李登;丁悦;刘尚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6[1].青年患者常山高能量损伤导致,而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的存在,通常低能量的损伤即可导致骨折.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这种骨折的发生率亦有所增加.

    作者:姜柏林;姜保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无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治疗选择

    胸腰椎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脊柱损伤,其中大部分合并有脊髓损伤,也有部分患者无脊髓损伤.据我院资料统计,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约占整个胸腰椎骨折的33.7%.

    作者:邵擎东;严旭;李博;欧阳跃平;肖建如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倒置固定治疗股骨近段及转子下骨折

    股骨近段及转子下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复杂骨折,骨折线常位于股骨近端并累及股骨上段和中上段,目前尚无统一的名称.

    作者:洪劲松;潘永雄;李中万;杨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骨不愈合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lebral fractures,OVFs)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随着人口平的老龄化,这一问题将更加严重[1-2].随着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彤术的开展,人们发现骨质疏松件椎体骨折同其他骨折一样,也存在骨不愈合现象.

    作者:王根林;杨惠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与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对比研究

    随着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更多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接受了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

    作者:梅昕;杨惠林;王根林;孟斌;干旻峰;戴思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