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刘武岩;党笑坤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弹性成像评分为3分的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弹性成像评分为3分,并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的病灶进行分析,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评价超声造影对于这类病灶鉴别诊断的有效性.结果 28例病灶,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57.1%,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67.9%.结论 超声造影有利于弹性评分3分病灶的进一步鉴别诊断.
作者:肖晓云;罗葆明;智慧;文艳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患者女,28岁.主因经量增多半年,下腹坠胀发现腹部肿物10 d入院.超声所见:子宫前位,体积增大,宫底达脐部,肌层回声不均匀,于左后可见大小约15.2 cm×13.8 cm×9.5 cm囊性肿物,边界与子宫分界欠清,内回声不均质,可见带状分隔呈多房.
作者:伍世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本文总结了近3年来我院经治的10例阴茎闭合性损伤声像图特征,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受检查者均为外伤后1~2 h后就诊,年龄18~56岁,平均37岁.方法:使用Philips-5000及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5~10 MHz高频探头进行探查.充分暴露阴茎,轻放探头行阴茎纵、横切面连续性探查.
作者:阿衣努尔·买买提力;阿力木江·依米提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孕妇,30岁.孕2产0,第1胎孕3个月时自然流产.现孕20周,孕2个月时出现少量阴道流血,经肌注黄体酮后出血停止.无早期上呼吸道感染史,无明显有害物质接触史.夫妻均正常,均无畸形阳性家族史.因于当地常规产前检查发现胎儿脑积水而转我院检查.彩超显示:胎儿臀位,双顶径:52 mm,股骨长:32 mm;胎儿心率:156次/min,可见四腔心;羊水大深度:62 mm,羊水指数:178 mm;胎盘厚度:22 mm,回声粗.
作者:程东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患儿男,8个月.7个月前体检发现心脏杂音,病程期间生长发育缓慢,时有呼吸道感染.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口唇无明显发绀,右侧颈动脉搏动明显,胸骨左缘L2~4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杂音.
作者:吴明君;刘畅;付秀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回顾研究探讨膈肌麻痹的超声诊断方法及超声诊断在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2005年5月~2009年5月小儿心脏手术后监护室内二维及M型床旁超声检查诊断婴儿心脏术后膈肌麻痹39例,患儿手术平均年龄(22±11)个月(5 d~3岁5个月).结果 膈肌麻痹的超声表现为患侧膈肌的正常舒缩运动消失,呈无运动状态或扑动,不同程度向胸腔膨升.所有患儿均行膈肌折叠术,术中探查证实超声诊断,术后恢复均良好.结论 超声诊断婴幼儿心脏术后膈肌麻痹具有准确、安全、方便的特点,可作为临床确诊该症首选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李永青;李守军;吕小东;王旭;杨浣宜;李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视网膜裂孔的超声诊断特征及其诊断正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86例(90只眼)超声诊断视网膜裂孔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临床眼底检查或眼内手术对照.结果 79例(83只眼)经临床眼底检查或眼内手术找到视网膜裂孔;7例(7只眼)未找到裂孔,其中4例临床确诊为玻璃体机化物,另外3例临床确诊为球壁玻璃体积血块黏附,超声诊断视网膜裂孔准确性为92.2%.视网膜裂孔主要声像图特征:玻璃体内见一短回声带,一端连于球壁,一端游离于玻璃体腔;玻璃体内见均匀膜状回声带,该回声带有中断区;玻璃体内见2条接近的短回声带,中间有中断区;单纯网膜回声带中断;玻璃体内见双层反折膜状回声带,呈发夹状.有以上其中1种超声表现即可诊断视网膜裂孔.结论 超声对视网膜裂孔诊断正确性较高,可为眼科临床提供重要的信息.
作者:王小恩;顾扬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RT3DE)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短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接受C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24例,在术前3 d及术后1个月采用RT3DE检测左室16个心肌节段达收缩末小容积时间的差值(Tmsv 16-Dif)和标准差(Tmsv 16-SD)作为同步性参数,同时测量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将术后LVESV减小率ΔLVESV≥15%定义为CRT短期治疗有效.结果 14例患者(58.3%)为CRT短期治疗有效组(R组).术前R组Tmsv 16-Dif和Tmsv 16-SD长于无效组(NR组),其余参数无差异.术后与NR组比较,R组的LVESV减小,LVEF增高,Tmsv 16-Dif和Tmsv 16-SD缩短.Tmsv 16-SD是预测ΔLVESV≥15%的独立因素,Tmsv 16-SD>3.9%预测CRT短期疗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和79%.结论 CRT短期疗效可改善左室收缩同步性和收缩功能.RT3DE能准确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和收缩功能,预测CRT短期疗效.
作者:马春燕;任卫东;刘爽;于波;唐力;陈昕;张立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e,VVI)技术在定量右室局部及整体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VVI技术评价右室容量过负荷及压力过负荷患者心尖四腔右室节段及整体的纵向收缩期峰值速度(Vs)、位移(D)、应变(ε)及应变率(SRs),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右室游离壁存在自心底向心尖方向的心功能梯度.右室压力过负荷组节段及整体的Vs、D、ε及SRs大都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容量过负荷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则较小.结论 与正常人相比,压力过负荷会显著损害右室局部和整体的运动和形变,而容量过负荷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VVI技术可定量测量右室的应变、应变率、速度、位移等指标,有助于研究各种病因导致的右室整体及局部功能异常.
作者:朱雯;黄国倩;颜平;蒋宇雯;张文芳;孙彬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不同初始切面采集的容积数据对胎儿心脏各标准切面的显示率,探讨三维超声扫查中不同初始切面对心脏容积数据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产检的18~28孕周的孕妇60例,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及出生后随访无异常.分别以胎儿胸骨旁四腔心切面(A组)、心尖四腔心切面(B组)及主动脉弓长轴切面(C组)为初始切面,采用三维超声时-空相关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扫查并存储容积数据.应用软件分析容积数据,统计3组容积数据对胎儿心脏四腔心、五腔心、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大动脉短轴、三血管气管、上下腔静脉纵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及动脉导管长轴等9个标准切面的显示率,比较3组差异.结果 采集104个容积数据,A组49个,B组30个,C组25个.各组对胎儿心脏9个标准切面的总显示率分别为:A组97.7%,B组94.1%,C组91.6%(PA-B-C<0.05),B组对心脏各长轴切面、C组则对心脏各短轴切面显示率较低.结论 胎儿心脏三维超声STIC扫查中,不同初始切面影响所采集的容积数据对心脏9个标准切面的显示,胸骨旁四腔心切面为佳初始切面.
作者:朱云晓;谢红宁;李丽娟;林美芳;彭软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慢性肾衰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8例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患者.结果 8例动静脉内瘘患者中6例静脉侧血栓形成,2例静脉侧狭窄.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快速准确诊断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低血流量原因,从而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马玲;姚立芳;许伟;唐榕;许进;尹学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组织速度成像(TVI)结合瞬时波强(WI)技术在综合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HCM患者及对照组分别测量二尖瓣口舒张峰值速度E峰、A峰,二尖瓣环各位点舒张期峰值速度Ve、Va;同时获取受试者右侧颈总动脉WI曲线,得到各WI参数.结果 (1)HCM组mVe及mVa减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HCM组和对照组比较,强度指数W1增加,强度指数W2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M患者心肌主动松弛功能及顺应性均受损,联合应用TVI及WI技术可以综合全面地评价HCM患者的心脏、血管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姜双全;田家玮;杜国庆;任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42例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42例经病理证实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胆固醇息肉21例,占50%;炎性息肉4例,占9.5%;单纯性腺瘤8例,占19%;乳头状腺瘤8例,占19%;胆囊肌腺瘤1例,占2.3%.有4例为2种类型合并发生,伴慢性胆囊炎者9例,伴胆囊结石者4例,单发者28例,多发者14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6%.结论 声像图根据息肉数目、大小、形态、基底宽窄及血流情况,可初步判断其性质,为临床提供了必要的诊断信息.
作者:吴静宁;刘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以公鸡鸡冠模拟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探讨聚焦超声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可行性及机理.方法 40只莱亨公鸡随机均分为A、B、C、D 4组,A、B、C组为实验组,D组为对照组,实验组使用CZP型超声波治疗仪以相同方法扫描式辐照鸡冠右侧,功率4.5 W,频率9 MHz,脉冲1 000 Hz,间距2 mm,来回扫描5次共10 min,观察辐照后鸡冠活体改变,3、7、14 d后分别取A、B、C组辐照区鸡冠组织,常规制片,HE染色后光镜观察其皮下血管层改变并与D组对照,计算10个高倍视野下血管平均密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聚焦超声辐照后,辐照区鸡冠颜色变淡、增厚、变硬;光镜下不同程度水肿,部分血管闭塞,纤维组织增多,血管平均密度[A组(28.5±9.6),B组(30.5±11.8),C组(25.3±7.9)个/400倍 HP]均比对照组[(56.8±13.7)个/400倍HP]显著减少(P<0.05),实验组之间血管平均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聚焦超声辐照可引起鸡冠血管闭塞及组织纤维化,可能是治疗皮肤、皮下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付时章;王斌;黄和平;黄琳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孕妇30岁.孕1产0,妊娠34周,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夫妻双方非近亲结婚,否认双方家族中有畸胎史及遗传病史,孕期无不良用药史,无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超声所见:增大的子宫内可见一胎儿影像,BPD:9.0 cm,FL:6.4 cm,HR:144 次/min,羊水指数:12.胎儿腹腔内肝门部可见一囊性包块,大小约3.4 cm×2.1 cm×2.1 cm,形态不规则,分别与肝内胆管、胆总管下段相通(图1),胆囊及胃泡可见.超声提示:(1)晚期妊娠,单胎,头位.(2)胎儿腹腔囊性包快,不除外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孕妇于足月行剖宫术产下一女婴,患儿出生6个月后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中见胆总管明显扩张,大小约5 cm×4 cm×4 cm,囊壁略水肿、肥厚.术后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Ⅰ型).病理诊断:胆总管囊肿壁,胆囊炎症改变.
作者:姜红霞;杨晶露;李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0例(100只眼)正常人和150例(300只眼)糖尿病患者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参数进行检测.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50例、B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60例、C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40例,并与正常组50例(D组)进行对照.结果 糖尿病组OA、CRA、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较对照组降低,舒张末期流速(EDV)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阻力指数(RI)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糖尿病组随眼底病变程度加重血流速度下降、阻力指数增高更显著(P<0.01).结论 糖尿病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防治有重要价值.
作者:贾啟禹;吴荣秀;邵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副肝静脉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中的超声表现并探讨其病变类型.方法 随机超声检查244例BCS患者,观察副肝静脉(本组主要包括肝尾叶静脉和右后下静脉)的数量、走行、管腔内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病变类型.结果 191例BCS患者检出副肝静脉.其中142例检出尾叶静脉,132例检出右后下肝静脉.191例中83例同时检出尾叶静脉和右后下肝静脉.副肝静脉的血流速度及血流频谱形态受病变肝静脉侧支汇入的多少和下腔静脉的通畅程度影响.副肝静脉病变25例,主要为管腔狭窄和血栓.结论 超声检查能明确副肝静脉及其病变,对BCS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盖永浩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初步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VVI技术分别检测54例脑梗死患者、51例非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短轴切面各壁的收缩期大运动速度(Vs)、大应变(Smax)及大应变率(SRmax)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内颈总动脉管壁的Vs、Smax 和SRmax在各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壁的Vs和S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脑梗死组各壁的SRmax均小于非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可以准确检测颈总动脉的弹性变化,为临床定量评价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弹性提供一种新方法.
作者:马琳;苑丽;张银;回丽妹;李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应用原子力声显微镜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扫描成像的方法,并对成像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加声激励对在盖玻片上附壁生长的A7r5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成像.结果 使用原子力声显微镜可以完整显示A7r5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膜、细胞骨架的三维网状结构、细胞核的形态结构、细胞之间的连接.结论 原子力显微镜加声激励方法可以更好地显示胞膜、细胞质、细胞骨架、细胞核、细胞之间连接形态结构及其弹性特性.
作者:张波;程茜;赵亚军;钱梦騄;陆英;陈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患者男,72岁.主诉右侧阴囊肿大5年余,无疼痛及其他不适,过劳后感到右侧阴囊坠胀,无畏寒、发热,否认外伤史、结核病史.查体:右侧睾丸肿大,可及大小约5.0 cm×4.5 cm×4.0 cm肿块,质中,表面光滑.
作者:李明;忻俊;孙宁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