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忠伟
目的:探讨评估联用步长脑心通在治疗糖尿病DN2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2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0例的对照组和60例的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进行基础治疗,对60例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用步长脑心通进行治疗,并对2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合后续的统计分析得出,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相比之下,显然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 <0.05),在尿蛋白量减少方面,显然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糖尿病肾病2期患者的治疗方面,联用步长脑心通进行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可明显减少尿蛋白量,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应推广使用。
作者:陈圆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未成年人意外死亡原因。方法孝昌县卫计局、孝昌县人民医院对该院急诊科及120接诊的意外原因造成死亡的0-18岁未成年人的死亡原因进行调查、登记、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2015年我院急诊科,120及儿科共接诊未成年人病例170659人次,死亡107人,其中意外死亡共103例,占总死亡人数的96.26%。结论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在学校不断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家长和社会都应该积极配合,使未成年人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张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在许多领域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分析,阐述了以人为本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医院护理人员单身宿舍管理中的运用。
作者:韩春;豆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随机抽取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两组,对照组仅给予糖尿病常规基础知识教育。实验组除给予对照组措施外。还对其心理、饮食、运动和并发症等方面实施综合强化干预措施,对每位病人进行个体化的指导,观察3个月,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在实施治疗与护理后,实验组病人的血压控制效果及血糖控制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段如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附着龈重建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口腔种植修复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牙龈缝合修复,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附着龈重建处理,观察两组患者修复治疗后附着龈宽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附着龈宽度的恢复情况、炎症发生情况、出血指数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附着龈重建方式在口腔种植修复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附着龈宽度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单煎”和传统汤剂“共煎”是否具有等同性。方法采用红外指纹图谱技术和计算机比对技术进行比对。结果通过对茯苓工艺的研究,让四君子汤配方颗粒和传统汤剂相关性提高了将近20个百分点。结论红外指纹图谱对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化生产指供了依据汤剂是中医真正的精髓,辨证施治,遣方抓药,这才是我们中医真正的精髓。但汤剂的不方便性,让大多数就诊中医的患者无奈,放弃汤剂。
作者:张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化疗联合恩度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铂类化疗药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恩度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减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化疗联合恩度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赵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是我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新生儿家庭访视又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新生儿家庭访视的目的是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共访视新生儿2081人。访视中发现新生儿黄疸134例,肛周脓肿1例,听诊有心脏杂音者6例。新生儿家庭访视技术要点为正常足月新生儿出院后一周内、高危新生儿在得到其出院报告后3日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访视内容包括问诊、测量、体格检查、指导、转诊等。
作者:吕延芳;卢红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早期微孔手术治疗对患者中小量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在本院接受手术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治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评价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独立及轻度依赖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小量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接受早期微孔手术治疗,有助于提升疗效及改善预后。
作者:李本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23G微创玻璃体手术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8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行手术的方式分为对照组(42例,48眼)和研究组(44例,49眼)。对照组患者采用20G 微创玻璃体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23G 微创玻璃体手术,手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眼压变化以及视力矫正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0.05);并发症率明显降低;手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变化,视力矫正情况差异不大(P>0.05)。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明显改善患者的眼压变化和视力矫正情况,手术时间短且手术中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毕华婷;郝文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癌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2例)和观察组(n=32例),对照组行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满意度为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及心绞痛症状改善优良率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57%显著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效果好,能够快速改善患者血压及心脏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中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乳腺脓肿负压引流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可行依据。方法自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乳腺脓肿行负压引流术的患者中,选取100例,采取一般、专科和心理护理的方法,观察护理疗效。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00例患者除2例因引流管固定不良过早脱落,其余98例均痊愈。结论乳腺脓肿负压引流术后,在对患者的一般护理,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充分结合应用,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燕丽;陈慧瑜;朱熙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结合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针灸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脑循环仪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为(7.35±3.9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的85%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疗法结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偏瘫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使得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在临床中值得实现进一步的应用。
作者:列莲丽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患者症状包括喘息、咳痰、咳嗽等,该疾病的产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我国老龄化趋势发展越来越明显,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也有所提升。通常情况下,该疾病在早期并无明显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明显症状,如果未及时接受治疗,则可诱发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病例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作者:黄照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应用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能力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9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基本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生活能力情况,具体对生活能力的自主思考,肌肉控制力,行动能力,语言能力方面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应用延续性护理的观察组的生活能力指标评分为(35.8±4.12)分,给予基础护理的对照组的评分是(20.4±4.75)分,两组后分值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两组比较之下,观察组中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并发症的情况较少。结论应用延续性护理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恢复,言语正常,行动稳定,动作协调,同时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大大降低,使患者的生活产生了质的提高,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提供新方法。
作者:房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巨大扁平病变的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7例直肠巨大扁平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实验证明,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对于直肠巨大扁平病变的护理配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于直肠巨大扁平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于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SBAE)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远期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肺结核咯血治疗的96例患者,将其按单双号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48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8例给予一般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远期疗效,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年内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复治病例和(或)合并有肺部空洞或支气管扩张者易复发。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SBAE)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率较高,安全性较好,远期疗效显著,但是复治病例和(或)合并有肺部空洞或支气管扩张者容易引起复发。
作者:邓慧兰;许之娟;王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将静脉留置针运用在麻醉药I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观察其可行性。方法抽取2015年麻醉科接收的60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对这6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分组,A组、B组以及C 组各20例,对A组20例受试者使用10毫克每千克的麻醉药剂量,对B组20例受试者使用20毫克每千克的麻醉药剂量,对C组20例受试者使用30毫克每千克的麻醉剂量;在为A组、B组以及C组受试者完成静脉给药之后,为三组受试者留置针并采取血液样本;在为受试者采集血液过程中,使用法斯特表进行计时,并根据受试者的采集血量,计算出采集血液的速率。结果 A组、B组以及C组受试者的平均采血速率为(1.2±0.6)毫升每秒;三组受试者中,无1例受试者中途退出试验,无1例受试者出现静脉炎。结论在麻醉新药的I期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中,采取静脉留置针的方式采集血样,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顾增浪;陈中洪;毛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儿童手足口病胸部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为手足口病的427例患儿资料,对其临床胸部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胸部影像学表现多样,可无阳性征象或表现为肺纹理增粗、两肺呈渗出样改变或小叶性肺炎表现,也可表现为肺水肿及肺出血改变。结论手足口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情有一定相关性,认真分析胸部影像学表现,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狄奇;王书唯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