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城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现况多中心调查

龚智峰;唐盛;彭小梅;闭闵;吴潮清;张文欣;曾西;王浩宇;叶琨

关键词:广西, 城市,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多中心, 调查, province, urban area, maintenance, current status, 卫生行政部门, 尿毒症患者, 治疗规范化, 治疗现状, 医疗实践, 医疗费用, 医疗保险, 相关政策, 卫生资源, 经济负担, 合理配置
摘要:尿毒症患者所需的医疗费用对国家、社会和患者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掌握本地区的尿毒症治疗现状,促进透析治疗规范化,对于在医疗实践中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至关重要,同时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险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相关文献
  • 肾移植后不同阶段应用小剂量FK778对慢性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

    慢性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肾慢性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目前仍无有效的药物能够预防或逆转该并发症.实验性肾移植研究发现,FK778(来氟米特的活性成分A77 1726的衍生物)能预防和逆转同种肾移植的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1]).

    作者:魏立新;张以勤;余学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NF-κB及炎性介质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NF-κB及炎性介质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选择经肾活检确诊的2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组织为DN组,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NF-κB p50、p6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骨调素(OPN)等炎性介质及纤连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NF-κB p65 mRNA表达,并进行半定量评分;选择10例肾癌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取离癌组织大于5 cm处肾皮质,检测指标同DN组.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炎性介质表达与小管间质病理改变、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蛋白量(24 h)、肾小球滤过率(eGF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组织学检查显示,各期DN组患者多存在明显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灶状萎缩、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NF-κB、OPN和MCP-1在肾组织无明显表达,FN主要表达于肾小球,α-SMA主要表达于肾血管;DN组患者随着尿白蛋白水平的增加,NF-κB、OPN和MCP-1在肾小管表达显著增加,主要表达于结构相对正常的小管上皮细胞,在炎性细胞大量聚集及明显纤维化处表达较少;同时,肾间质α-SMA、FN表达也有明显增加,但主要表达于炎性介质阳性表达的小管周围及炎性细胞浸润与纤维化较明显的肾间质,二者均不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相关分析显示,DN组患者肾小管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与NF-κB p50蛋白、p65 mRNA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792和0.763,均P<0.01;与肾小管MCP-1、OPN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825和0.869,均P<0.01;与间质α-SMA、FN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7和0.432,均P<0.01;与尿蛋白量(24 h)、eGFR、尿NAG水平均相关,r分别为0.710、-0.728、0.930,均P<0.01.结论 DN患者肾小管NF-κB及多种炎性介质表达明显上调,多分布于结构相对正常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F-κB及炎性介质的表达与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及肾间质纤维化等临床及病理表现密切相关,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人类DN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林珊;佟智颖;贾俊亚;韦丽;王希倩;商文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蜂针治疗导致肾病综合征一例

    患者,女性,53岁,汉族,于2007年6月20日因关节疼痛5年,伴双下肢水肿2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出现掌指、指间、腕踝关节疼痛,并伴有晨僵,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曾服用雷公藤,来氟米特等药物.

    作者:龙香菊;林珊;薛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9年KDIGO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慢性肾脏病(CKD)相关的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是当前国际肾脏病界关注及研究的热点.2005年在国际肾脏病改善预后协调委员会(KDIGO)的倡议下,在马德里召开了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定义、评价、分类研讨会.

    作者:卜磊;梅长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以双侧肾梗死为首发表现的结节性多动脉炎一例

    以双侧肾梗死为首发表现的结节性多动脉炎临床罕见,我们遇到1例并随访1年,报道如下.患者男,41岁,因腰痛13d,于2008年3月15日入院,既往健康.13d前无诱因持续右侧腰痛,7d前双侧腰痛,体位变动时加剧,前倾坐位减轻,时有恶心、呕吐,体质量下降2kg.

    作者:傅淑霞;裴华颖;邢玲玲;王藏海;史朝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SIRT1对高糖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叉头转录因子1和p27~(kip)表达的影响

    SIRT1是酵母染色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的哺乳动物同源体,是一种依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的多功能转录调节因子,在体内参与调控哺乳动物细胞寿命的不同信号通路及糖代谢、胰岛素分泌等多条代谢途径.

    作者:李彩蓉;蔡飞;赵辛元;杨颖乔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腔镜技术在腹膜透析管再通与复位术中的应用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不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不但外科手术的腹腔镜应用不断扩展,在内科的一些操作上,腹腔镜的优势也得到肯定.腹透管在腹腔中的良好位置是确保腹膜透析(PD)正常进行的前提,腹透管移位和腹透液进出阻滞不能及时有效地予以矫正将导致PD失败.

    作者:胡旭光;吴灏;郭志勇;郑成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薄基底膜肾病基因点突变后蛋白空间二级结构的改变及与表型的关系

    目的 分析薄基底膜肾病(TBMN)患者COL4A4基因点突变后导致编码蛋白中甘氨酸被其它类型氨基酸替代后的结构;探讨基因突变对编码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及与表型的关系.方法 以临床确诊的1例常染色体显性连锁遗传型TBMN并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患者为研究对象,该患者症状较重,临床表现为血尿、大量蛋白尿,基因检测确定为COL4A4中的g.1214G>A导致p.CA05E.对照选取1例健康人和1例文献报道的单纯TBMN患者(基因检测确定为COL4A4中的g.1550G>A导致p.G448S).应用E.coli分别表达患者α4(Ⅳ)链的含有突变位点的结构域及对照α4(Ⅳ)链的相同结构域,圆二色谱检测并比较它们二级结构的差异.结果 TBMN并发FSGS患者重组蛋白的圆二色谱低峰所在的波长由正常对照的208 nm 变为约220 nm 处,而且峰度降低.单纯TBMN对照重组蛋白的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改变较轻微,低峰所在的波长不变,峰度仅轻度降低.二级结构分析显示,来自健康对照的重组蛋白中α螺旋、β折叠、转角和无规卷曲均存在,其中前二者各占约1/4.与健康对照蛋白相比,来自TBMN并发FSGS患者的重组蛋白中α螺旋结构增多,约占1/3,无β折叠结构;单纯TBMN对照的重组蛋白与健康对照相似,α螺旋的比例下降而β折叠增多.结论 位于α4(Ⅳ)链相邻结构域的两个不同位置的甘氨酸被不同的氨基酸替代,它们的临床表型不同,α4(Ⅳ)链的二级结构也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二级结构的改变程度与临床表型的严重性一致.

    作者:房秋园;王云峰;章友康;王素霞;卜定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来氟米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

    炎性反应机制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抗炎治疗对延缓DN的进展有效~([1]).研究显示肾内NF-κB的活化及其介导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炎性因子的表达可能促进了DN的发生和发展~([1,2]).

    作者:郭汉城;黄清河;姚春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应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建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模型

    目的 应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建立具有胰岛素抵抗和早期肾脏损害特征的2型糖尿病模型.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SHR大鼠2周诱导胰岛素抵抗,同时用WKY大鼠作为对照组.测定大鼠收缩压、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及胰岛素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评价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禁食12 h后,模型组予以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35 mg/kg,对照组予以相同剂量的柠檬酸缓冲液.注射STZ 72 h后测随机血糖,以血糖≥16.7 mmol/L为造模成功.观察8周后模型组与对照组的肾质量指数、收缩压、血脂、尿蛋白排泄以及肾脏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SHR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血脂、血糖均显著增加(均P<0.05),HOMA-IR也显著升高(5.03+0.38比2.61±0.34,P<0.05).8周后,模型组大鼠多尿、多饮、体质量减轻,收缩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尿蛋白量(24 h)明显增加[(57.58±16.54)mg/24 h比(5.35±1.90)mg/24 h.P<0.01],肾质量指数(mg/g)也增加(P<0.05),造模成功率为81.8%.病理改变为肾脏肥大,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足细胞空泡变性,足突消失,部分融合.结论 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及小剂量STZ注射SHR大鼠成功制备2型糖尿病特征的动物模型,并诱导出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为进一步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干预提供了简单实用的动物模型.

    作者:戴厚永;汤日宁;马坤岭;郑敏;倪杰;李青;张晓良;刘必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妊娠并发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并发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妊娠结局及肾功能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03年至2007年间59例妊娠并发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出现肾病的时间、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Scr、血尿酸、血压;胎儿存活率、死亡率、早产率、出生体质量;以及孕妇产后随访蛋白尿、肾功能和血压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妊娠患者的肾脏转归及胎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孕妇出现蛋白尿孕周平均为(20.35±9.40)周,尿蛋白量(24 h)3.5~15.0 g,中位数5.1 g;血浆白蛋白10~28 g/L,中位数22.5 g/L;Scr32~825 μmol/L,中位数84 μmol/L;血尿酸196~793 μmol/L,中位数385.5 μmol/L.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为75%,其中先兆子痫占55.5%.胎儿存活率72.9%(43/59),其中早产占76.7%(33/43);低体质量儿占62.8%(27/43).产后50%患者持续肾病综合征.24例原有慢性肾炎,其中75%患者蛋白尿较怀孕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8例伴有肾功能受损,其中36.8%患者产后肾功能受损加重,23.7%进入终末期肾衰竭;其中80%发生在Scr≥265μmol/L的患者.89%患者产后持续高血压.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孕期高尿酸血症(P=0.018,OR=1.012)和Scr升高(P=0.039,OR=1.005)是孕妇产后肾功能受损加重的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P=0.012,OR=1.006)也是胎儿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妊娠并发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胎儿存活率低,其中高尿酸血症是威胁孕妇和胎儿的首要危险因素.

    作者:沈平雁;任红;张文;陈晓农;徐耀文;李晓;徐静;陈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55例临床分析

    我们对宁波地区部分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婴幼儿配方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利华;康国责;郑丽萍;卢文波;张爱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COOPERATE研究论文被撤回所带来的警示和思考

    2003年著名的柳叶刀(Lancet)医学杂志发表了由日本肾脏病学者Nakao牵头的COOPERATE临床研究论文~([1]),当即引起了国内外肾脏病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作者:章友康;谌贻璞;李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湖南省长沙县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研究我国中南地区长沙县农村人群中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在湖南省长沙县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果园镇、安沙镇及干杉乡2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1950人,进行CKD及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尿检测.结果 在资料完整的1727名居民中,经过人口年龄、性别构成比校正后,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8.5%;血尿的患病率为5.1%;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为1.5%.该人群CKD的患病率为14.6%,知晓率为1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年龄增加10岁、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与白蛋白尿独立相关;女性、年龄增加10岁、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尿酸血症与肾功能下降独立相关;女性与血尿独立相关.结论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南地区农村中,人群CKD的患病率为14.6%,知晓率为16.5%,CKD的疾病谱与我国大城市和发达国家类似.

    作者:李瑛;周乐天;刘伏友;李军;彭佑铭;杨丽君;彭翔;唐文彬;何雅億;吴静文;彭金定;王德军;陈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脂多糖(LPS)作用下大鼠腹膜间皮细胞(PM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 胰蛋白酶消化法用于PMC的原代培养和传代,经鉴定,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细胞随机分组:(1)正常对照组;(2)不同浓度LPS(1、10、100 mg/L)组;(3)不同时间LPS组:10 mg/L LPS作用PMC 2、6、12、18、21、24、36 h;(4)血必净组:10 mg/L LPs预孵育2 h后,加入不同浓度血必净(2、10、20 g/L)再作用4及22 h.RT-PCR法检测HMGB-1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HMGB-1的蛋白量.结果 (1)LPS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性显著上调PMC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LPS刺激后,PMC TNF-α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更为明显,且36 h内表达出现双峰.(3)血必净可抑制TNF-α和HMGB-1的表达,与10 mg/L LP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血必净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结论 HMGB-1作为晚期炎性因子参与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理过程.血必净可明显下调TNF-α及HMGB-1的表达,减轻腹膜炎性反应损伤.

    作者:陈硕;樊怡;马健飞;杨丽娜;张秀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低钙血症诱发哮喘二例

    患者1,男性,45岁,2000年因慢性肾衰竭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既往有哮喘病史.2007年8月查血Ca 2.40 mmol/L,P 1.19 mmol/L,PTH 1723 ng/L,予1.25(OH)_2维生素D_3 4.0 μg,2次/周冲击治疗.

    作者:马杰;阮桂仁;陈丽萌;陶建瓴;孙阳;李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尿液足细胞检测在肾脏病中应用的进展

    大量研究证实足细胞损伤在肾小球硬化症和肾脏疾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肾脏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有创的肾活检,通过电镜观察足细胞病变.

    作者:陈桂香;顾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持续不卧床性腹膜透析并发鲍曼不动杆菌腹膜炎二例

    持续不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并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并不多见.近,本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例1 男性,28岁,2008年11月进行CAPD治疗,于2009年6月发现腹透淮浑浊入院.

    作者:黄蕾;吴永贵;卢文;齐向明;钱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广西城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现况多中心调查

    尿毒症患者所需的医疗费用对国家、社会和患者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掌握本地区的尿毒症治疗现状,促进透析治疗规范化,对于在医疗实践中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至关重要,同时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险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作者:龚智峰;唐盛;彭小梅;闭闵;吴潮清;张文欣;曾西;王浩宇;叶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NG2蛋白多糖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积聚

    目的 探讨NG2蛋白多糖参与肾小球硬化过程的可能机制.方法 构建针对NG2的特异性shRNA(Psilencer-NG2)和对照shRNA(Psilencer-NC).将Psilencer-NG2、Psilencer-NC和全长型NG2真核表达载体pcDNA/NG2以及空质粒pcDNA I分别转染到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RMC).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质粒对NG2的干扰效率和过表达效率;MTT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层粘连蛋白(laminin)的表达.结果 转染pcDNA/NG2后的HBZY-1细胞NG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P<0.05),而针对NG2的特异性shRNA干扰导致HBZY-1细胞NG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P<0.01),分别表明达到过表达和沉默NG2的效应.过表达NG2后,RMC中laminin β1表达显著增加(1.25±0.04比1.00±0.09,P<0.05);RMC增殖明显,处于S期的细胞数明显增加,而G0/G1期的细胞数减少.而沉默NG2后,laminin β1表达显著减少(0.81±0.02比1.00±0.08,P<0.05);RMC增殖缓慢,处于G0/G1期的细胞数明显增加,而S期的细胞数减少.结论 NG2蛋白多糖可能通过促进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积聚参与肾小球硬化的过程.

    作者:熊京;汪洋;刘建社;朱忠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