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海丽;李英淑;邱丽萍
目的:分析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罗红霉素治疗,治疗组采用米诺环素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效果,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2组总有效率相比,治疗组为97.73%,对照组为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重度痤疮中采用米诺环素治疗,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宗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家长课堂对脑瘫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按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 Bobath,Vojta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家长定期参加家长课堂,治疗前后采用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分量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月后,两组患儿综合功能,大运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提高( 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对家长进行课堂教育更有利于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提高。
作者:袁记霞;常小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免疫受损与非免疫受损患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免疫受损并发肺结核患者41例,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治疗非免疫受损合并肺结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探讨总结二者间异同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胸痛、湿罗音等症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误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受损合并肺结核患者在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表现,临床诊断易误诊,因此需加强患者临床表现观察、重视患者各类症状表现,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茹先古丽·艾依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70例(92只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47只眼)和观察组(35例45只眼),观察组行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单纯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术后3个月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31例33只眼对比敏感度曲线在参考范围内,对照组28例31只眼对比敏感度曲线在参考范围内,观察组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明显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有效调节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对比敏感度视觉,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许之娟;邓慧兰;王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萨热十三味鹏鸟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诃子、肉豆蔻、木香、麝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铁棒棰中乌头碱进行限量检测。结果薄层色谱法均能检出诃子、肉豆蔻、木香、麝香;乌头碱的限量检查法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产品的安全性。结论此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萨热十三味鹏鸟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义智;孙绪丁;袁发荣;孙跃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创伤以及感染创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调取我院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份到2015年4月份收治的骨科创伤以及感染创面患者。其中常规治疗患者40例列为对照组,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40例列为试验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对骨科创伤以及感染创面进行治疗,安全性高,能够缩短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荐。
作者:刘俊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患者采取低位直肠癌造瘘术并配合有效护理措施,研究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低位直肠癌造瘘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日常护理措施,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由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了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使得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较明显。结论通过对低位直肠癌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及优质护理的顺利开展。
作者:罗莉;杜励;贾蓉;袁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离子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农村饮用水中游离氰化物的差异性。方法用离子色谱法和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分别对20份农村饮用水中氰化物进行检测,对影响两种检测方法因素进行分析,将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配对t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95%的置信水平,以及比较两种方法加标回收率、精密度。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配对t检验,t=0.415,t<t(0.05,20)。离子色谱测得回收率为97%-104%,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0.98%-1.87%,比色法测得回收率为95%-106%,相对标准偏差为1.38%-1.97%。结论两种方法在测定水中游离氰均可得到较好准确度和精密度,两种检测方法没有明显显著性差异。
作者:陈剑锋;陈清德;洪乙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变异与基因型、肝功能检测指标、HBV-DNA病毒载量等的相关性。方法检测 HBV 的耐药突变位点以及基因型,并对 HBV 耐药变异与基因型、肝功能检测指标、HBV-DNA病毒载量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乙肝患者的耐药变异位点与基因型、肝功能指标无相关性(P>0.05),与HBV-DNA 病毒载量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①乙型肝炎耐药变异位点与基因型、肝功能检测指标无相关性,而与血清HBsAg定量、HBV-DNA病毒载量等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②血清HBsAg定量分别与 HBV DNA定量及肝内 cccDNA定量存在相关性。
作者:叶扬;马玲;郭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介入作业治疗对患者上肢、手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疗效。方法对185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康复治疗介入的时间﹙≤1个月、1-3个月、3-6个月和6-12个月﹚将患者分为4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评定患者的上肢、手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康复治疗介入时间≤1个月组的患者其上肢、手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均有提高(P﹤0.5);1-3个月和3-6个月组的患者除手功能无明显改善外,其余功能均有提高(P﹤0.5);6-12月组的患者其运动级别无改善,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提高(P ﹤0.5)。结论全面系统的作业治疗有利于脑卒中后不同时期的患者。
作者:熊国芳;不艾尔;李金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 PCI)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通过对 PCI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的观察和护理,了解股动脉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介绍如何做好穿刺部位的术后观察和护理,防治术后并发症。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主要是局部血肿,并发症治愈率为100%。结论严格掌握 PCI 操作规程,充分做好术前准备,重视术后穿刺部位的观察和护理,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处理,可减少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张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在开展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采用两种麻醉技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1月至11月期间采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的手术者中随机抽取88例,将其按照麻醉方法分为硬膜外组和腰-硬联合组,比较不同麻醉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腰-硬联合组的麻醉效果均为优效,未出现良效以及差效,麻醉优率达到100%,硬膜外组中,有37例手术者麻醉效果为优,麻醉优率仅有84.09%,腰-硬联合组的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组(P<0.05);两组手术者早麻醉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但硬膜外组手术者产生的变动幅度明显大于腰-硬联合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选择腰-硬联合法进行麻醉不仅麻醉效果好,而且有利于稳定手术者在麻醉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陈中洪;顾增浪;毛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增敏表阿霉素治疗骨肉瘤的效果和机制。方法培养人骨肉瘤细胞MG-63,倒置显微镜观察骨肉瘤细胞 MG -63的生长情况;MTT 法检测单独和联合用药前后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单独和联合用药前后 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下游蛋白 Bax的表达。结果白藜芦醇和表阿霉素各自单独应用对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但当表阿霉素在2.0-8.0μmol/L浓度范围内时,对 MG -63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反降低,此时可引起MG-63细胞NF-κB信号通路表达上调。联合用药后药物对MG-63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白藜芦醇在体外与表阿霉素联合应用,可明显增敏表阿霉素的抗肿瘤效果;白藜芦醇和表阿霉素联合用药后通过下调NF-κB表达并上调下游蛋白Bax的表达,增敏表阿霉素的抗骨肉瘤作用。
作者:刘志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优势法则:大脑皮质在结构、功能上分为许多区域。从事脑力活动时,其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这些区域是否有良好的兴奋状态。神经中枢能从作用于机体的大量刺激中选择强、重要、符合自己目的愿望的少数刺激,使相应区域的兴奋状态占优势,由此在皮质中形成优势兴奋灶。优势兴奋灶不但兴奋性高于其他区域,还可将皮质其他部位的兴奋性吸引过来,加强自己的兴奋度,同时使其他部位呈抑制状态[1]。因此,优势兴奋灶具有好的反应能力,条件反射易形成,学习能力强。因此,教学前应使儿童明确学习目的,产生浓厚兴趣,学习中就能集中注意力,不易受其他刺激干扰。年龄越小,优势兴奋灶越易消失,注意力越不能持久。因此,现有教学安排中每节课的时间,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的。再如一个专心看书的人,往往烟头烧到手指头还不觉得。处于优势兴奋灶的区域,具有好的反应能力[2]。那么我们在学习上如何利用它呢?优势兴奋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生物个体后天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优势兴奋灶与人的兴趣有直接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对某件事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往往就会做得很出色。作为学生,要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培养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多寻求有意义的,有趣味的学习内容,从而使大脑皮层中容易形成更多的优势兴奋灶,使大脑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佳的反应能力,使之能更好地参与指挥我们的学习活动。
作者:李志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分析2009———2014年张家港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政府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运用 Excel数据库绘制流行病学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对部分手足口病例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核酸检测。结果2009———2014年张家港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3927例,其中死亡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9.23/10万。每年出现两个发病波峰,6月份达到发病高峰,10-12月又出现一个小波峰。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居多,男性发病高于女性。部分患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为主。结论张家港市手足口病防控形势严峻,人群、时间、病原学分布特征明显,应重点加强对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杜国明;邵海枫;邹艳;邱海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的利弊与时机。方法分析了我院对收治的4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的临床资料,总结在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的利弊。结果4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治疗,同时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后,成功与呼吸机脱离40例(83.33%),平均带机7.5±3.5天,8例病死。治疗前后患者的氧合指数,PH 值,PaCO2,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具有改善气体交换、减少呼吸作功、缓解呼吸肌疲劳之利,也有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之弊,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膈肌损伤的风险。
作者:徐海洲;千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西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3月份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甲钴胺治疗,实验组联合硫辛酸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性显著,P <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西药硫辛酸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病情,值得推荐。
作者:魏新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剂量激素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注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体征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比对照组(66%)多30%。2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X2=18.6756,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体征消退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6276,P<0.05)。结论在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治疗中应用小剂量激素及阿奇霉素,能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使体征消退时间不断减少,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周丽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农村孕期保健过程中实施系统化管理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唐县人们医院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产检的1000名农村孕产妇,所有孕产妇均在知情同意之下完成本次操作,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0名孕产妇实施常规的管理措施,观察组的500名孕产妇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管理措施,比较两组在剖宫产率、高危妊娠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的差异,了解系统化管理加强农村孕期保健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剖宫产率、孕期感染率以及早产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生长萎缩、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儿畸形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孕产妇实施系统化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母儿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于敬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中实施护理会诊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接诊的自愿接受本研究的消化内科患者200例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处理,而研究组则加用护理会诊。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与护理差错率,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与疼痛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更高,而护理差错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中实施护理会诊,不仅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疼痛,同时可提高满意率,减少差错事件,值得借鉴。
作者:刘素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