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村孕期保健系统化管理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于敬敏

关键词:农村孕期, 系统化管理, 母儿结局,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研究农村孕期保健过程中实施系统化管理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唐县人们医院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产检的1000名农村孕产妇,所有孕产妇均在知情同意之下完成本次操作,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0名孕产妇实施常规的管理措施,观察组的500名孕产妇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管理措施,比较两组在剖宫产率、高危妊娠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的差异,了解系统化管理加强农村孕期保健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剖宫产率、孕期感染率以及早产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生长萎缩、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儿畸形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孕产妇实施系统化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母儿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采取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将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有效率为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官绯妍;桑巴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雨花台区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的经验与体会

    目的:通过慢病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区群众健康水平。方法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和2013版)的要求,针对慢性病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逐步规范了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提升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结论通过实现社区慢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居民的健康保健和自我防病治病意识,能体现政府对百姓的关怀,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作者:徐翠林;曹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已确诊的高血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00%,不良反应率4.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6.0%,不良反应率14.0%;两组有效率与复发率对比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好,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及耐药性少,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作者:李金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伴有不同程度智力障碍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予常规项目如功能训练、推拿、手功能训练、引导式教育、经颅磁治疗,1次/d,30min/次,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予感觉统合训练,1次/d,1h/次,每周5次,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儿智力康复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显效20例,有效8例,进步2例,治疗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0例,进步8例,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在提高脑瘫患儿智力康复水平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英英;郭鑫;娄元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应激性胃溃疡应用雷尼替丁与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雷尼替丁与奥美拉唑用于治疗急性应激性胃溃疡(ASU)的效果。方法 ASU 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A 组(41例)应用雷尼替丁治疗,B 组(41例)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B组总有效率(95.12%)显著高于A组(80.49%),止血时间较A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奥美拉唑用于治疗 ASU 的疗效优于雷尼替丁,能够缩短止血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瀚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探索与研究

    中风是人体颅内血管中形成血栓,阻碍了血液运行而出现的相关症状。中医和现代医学治疗中风的机理是一致的,都是抑制血栓的形成、溶解已形成的血栓,终目的是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作者:张连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部平扫CT在闭合性外伤性肠破裂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部平扫 CT在闭合性外伤性肠破裂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了我院对收治的42例闭合性外伤性肠破裂患者急诊行腹部 CT 平扫的影像学资料。结果42例闭合性外伤性肠破裂中十二指肠6例,空肠15例,回肠12例,结肠6例,直肠2例,肠道多段伤2例。肠破裂经急诊手术治疗后愈合良好率(76.19%)明显高于愈合不良(19.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T表现为膈下、肠管及肠系膜间、腹膜后间隙积气,肠管及其系膜间隙、腹腔间隙积液,肠梗阻及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结论腹部CT平扫早期诊断闭合性外伤性肠破裂临床价值较高,早期明显诊断及积极手术治疗是愈合良好的关键。

    作者:郭德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沙唑嗪联合索利那新对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观察

    目的:研究多沙唑嗪联合索利那新对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多沙唑嗪联合索利那新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的多沙唑嗪进行治疗。所有的患者治疗后,进行相关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的下尿路症状、腰躯关节疼痛、性生活指数、日常的工作能力以及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联合运用多沙唑嗪与索利那新可明显改善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优于单独服用多沙唑嗪,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接诊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实验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了强化护理。通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等,进行对比实验,以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情绪、食欲、治愈信心以及康复时间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恢复时间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立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42例心源性晕厥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心源性晕厥的病因及24h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心源性晕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可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缓慢性心律失常与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晕厥的主要病因,42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中,晕厥与心电图长 R-R 间期有显著的相关性,R -R 间期小于3.0s 者无晕厥表现,R -R 间期大于3.0s者才出现晕厥表现。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由于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的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叶青;王洁;徐征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2015年7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者48例,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运动疗法、营养管理、疾病分期管理、寻求医疗帮助掌握率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活动能力、社交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氧疗、预防急性加重掌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敏;柴玉丽;姜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康妇炎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康妇炎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康妇炎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4.45%,2组疗效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糜烂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高度三种,随着糜烂程度的加深,患者总有效率逐渐降低。结论康妇炎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金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65例糖尿病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解析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上肢或下肢神经传导和 F 波的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5例患者共检查神经396条,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各198条,运动神经异常51条,感觉神经异常82条,感觉神经受累多于运动神经(P<0.05)。198条运动神经中潜伏期异常的有30条,波幅异常的有34条,波幅异常率与潜伏期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198条感觉神经中波幅异常的有65条,传导速度异常的有59条,波幅异常率与传导速度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上肢与下肢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下肢多于上肢(P<0.05)。运动神经异常率与 F 波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觉神经异常率和F波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传导和 F波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

    作者:刘振丽;王宝军;崇奕;韩春风;贺佳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临床电生理与肌肉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临床电生理与肌肉病理。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本院近年来收治的35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电生理以及肌肉病理。结果全部患者均是慢性起病,均存在肌强直、颞肌萎缩、肌萎缩以及四肢肌无力症状,有20例患者存在视力障碍。结论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检查诊断中,电生理与肌肉病理是关键,若患者患有多系统损害遗传性疾病,症状表现以肌强直、肌无力以及肌萎缩为主,应综合考虑是否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及时采取相应的诊治法处理,以确保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者:王莹;黄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通道的数字化研究

    目的:应用数字化方法探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进针点和方向轴的方法。方法收集一例健康成人下颈椎 CT连续扫描数据,将断层扫描数据 dicom 格式图像以三维数据形式导入Mimics14.0软件,重建颈椎三维表面数字模型。数据保存为。 Stl格式,将模型导入 Imageware13.2软件,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通过对下颈椎 CT 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C3-C7椎弓根左右内切圆半径、水平面及矢状面进针角度、中心轴上的佳进针点。结论应用Mimics及Imageware可计算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数字化三维通道佳置钉角度及进针点,为数字化虚拟手术和临床手术方案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朱彦昭;徐荣明;马维虎;黄雷;赵刘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48例,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照组行常规造影。观察两组患者输卵管插管、造影成功率,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输卵管插管及造影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复查输卵管再通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2-6个月后自然受孕率37.5%显著高于对照组25%,且观察组未受孕患者经药物干预后自然受孕率87.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造影成功率较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然受孕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内科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内科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方案和临床疗效,提高诊疗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观察总结近来经内科综合治疗3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案例,并与以往传统治疗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行内科综合治疗方案的35名患者:治愈31例,中转手术4例(其中死亡3例),病死率8.6%,综合治愈率88.6%。结论内科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较好,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护理(严密观察记录等);早期应用生长抑素、合理选用抗生素、营养补给、配合应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为主)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如有必要须中转手术。

    作者:赵菊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疗机构在保障病人权益与控制医保基金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完善。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基金在医疗机构的使用中存在部分基金浪费以及流失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并对就诊病人权益发挥不利影响。加强医疗机构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强化医保基金的有效控制,维护参保病人的正常权益是医疗机构医保办的服务职责[1]。本文主要综述医疗机构医保办在保障病人权益与控制医保基金中的作用,旨在强化医保服务工作的落实,系统规范我院医保管理制度。

    作者:隋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得7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取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采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苏醒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平均动脉压为77.9±6.9mmHg,心率102.7±16.3次/分,氧分压99.2±2.5%,二氧化碳分压39.1±5.4mmHg,对照组术中平均动脉压为61.9±2.4mmHg,心率123.5±36.5次/分,氧分压93.2±1.2%,二氧化碳分压35.1±4.45mmHg,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优与对照组 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拔管时间为术后6.1±0.2分,苏醒时间为术后10.3±1.4分,苏醒评分6.4±1.9分,对照组的拔管时间为术后12.5±3.2分,苏醒时间为术后13.6±2.4分,苏醒评分4.3±2.1分,观察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苏醒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取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术中麻醉效果好,指标稳定,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苏醒评分高,可在临床中优先选择。

    作者:王东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age+异体骨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在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在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Cage +同种异体骨植骨与自体髂骨植骨这两种术式疗效之间的差异。方法对42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A、B两组,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A组22例病人选择行Cage +同种异体骨植入术,B组20例病人行取自体髂骨植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椎间高度、JOA评分、症状改善率、融合率情况并分析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异。结果 A组在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方面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A组患者较 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两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及症状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融合节段椎间高度术前术后有显著差异(P <0.01)。在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融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自体髂骨相比,Cage +同种异体骨在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疗效满意,且创伤更小,没有取髂骨带来的疼痛和吞咽困难等并发症,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较为理想的术式之一。

    作者:陈星;孔维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