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姜建国老师治疗胃痞经验总结

何爱国;阮守清;刘震;孔媛媛

关键词:姜建国, 名医经验, 胃痞
摘要:姜建国,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曾荣获首届“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调查表在神经内科临床路径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调查表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2月———2014年5月32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2例。试验组责任护士使用健康教育调查表为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宣教。结果试验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调查表内容顺序进行宣教及签字回收,健康教育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李晓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乙肝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主要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治疗组主要使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13%,通过两组患者的比较,治疗组的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HBsAg)、乙肝病毒基因转阴率(HBV-DNA)等明显要比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白飞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提高患者术前肺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研究

    目的:了解开胸患者术前肺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现状,为临床提供开展肺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的依据。方法未干预前对30例在我科行开胸手术前的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人数的调查,采用 QC方法对存在问题进行追查原因,分析资料,提出方案,选择对策,草拟计划,标准化流程。结果按标准化流程改善后开胸患者术后能有效咳嗽效果显著。术前采用标准流程可以提高患者术前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达到提高,减轻了术后患者因咳嗽方法不对造成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李锦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孕期进行驱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孕期进行驱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50例梅毒孕妇,将所有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驱梅组各25例。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分娩,驱梅组孕妇需要进行驱梅治疗后进行分娩。结果驱梅组孕妇的梅毒儿、低体重儿以及窒息儿发生率5%、10%、5%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梅毒儿、低体重儿以及窒息儿发生率20%、35%、15%,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在孕期进行驱梅治疗能够改善妊娠结局,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相关分析

    目的:为了探究焦虑抑郁患者的病理特征,以及产生这些病理现象的基本作用要素,从而提出相关改善患者病理特征的措施和建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之间到我院精神内科就诊的患者58例,采取焦虑、抑郁两套调查问卷,通过电话、上门随访等方式,在征询患者同意的条件下,组织调查问卷,对于表达出现困难的一些患者,采取对其家人进行调查相关问题。之后利用spss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要素。结果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58例患者有一半以上都是属于假性焦虑、抑郁病症,只有不到一成的患者是正真出现了焦虑、抑郁病症;焦虑和抑郁病症与学历、年纪呈现正态关联,性患者的比例都比男性要高很多。结论心理介入的互动,现代音乐治疗方式,社区治疗模式等现代化的措施和手段可以实现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袁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研究人性化护理在皮肤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深入探讨在皮肤科门诊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门诊于2012年11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4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皮肤科门诊中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保证护理效果,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史四季;王素枝;刘秀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中药足浴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中药足浴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中药足浴,对照组在治疗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疗程三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疗程结束后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护理干预中药足浴对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何慧;苏成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于一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携带者的调查处置报告

    目的:评价镇江市丹徒区的1例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携带者的流调和处置。方法对此例病毒携带者进行个案调查、粪便样本采集送检、测定免疫功能。对密切接触者和周围健康儿童的粪便标本进行采集送检、儿童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接种率调查、OPV查漏补种以及医疗机构和社区 AFP病例主动搜索。结果该病例检出III型VDPV 和脊髓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当地儿童OPV接种率较高,未检出阳性病毒。结论本次疫情造成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不大。

    作者:解琴;王涛;张春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将46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A组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B 组单用GP化疗方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化疗毒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生活质量改善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 GP 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优于单纯化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倩倩;沙莎;高志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疗机构在保障病人权益与控制医保基金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完善。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基金在医疗机构的使用中存在部分基金浪费以及流失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并对就诊病人权益发挥不利影响。加强医疗机构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强化医保基金的有效控制,维护参保病人的正常权益是医疗机构医保办的服务职责[1]。本文主要综述医疗机构医保办在保障病人权益与控制医保基金中的作用,旨在强化医保服务工作的落实,系统规范我院医保管理制度。

    作者:隋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护一体化在乳腺科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在乳腺科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于2014年1月起开始实施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对实施前后各80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比较医护一体化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医护一体化实施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7.5%,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9.5%,医护一体化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1%,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乳腺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升了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姗姗;胡晓川;胡青芳;李俊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儿科收治的急性良性肌炎患儿2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儿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指标和治疗情况。结果儿童急性良性肌炎起病急,由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冬春季,患儿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肢肌痛,稍有活动,疼痛增加,并且儿童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指标显著上升。经过综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下肢可正常活动,没有出现后遗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童急性良性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肌肉炎症,起病急,临床症状为患儿下肢疼痛,且多为小腿双侧疼痛,患儿体内CPK指标会显著上升,采取综合治疗法,让患儿静卧并给予抗病毒治疗方式,能使患儿恢复健康。

    作者:魏永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深入探讨将中西医联合治疗理念作用于免疫性不孕不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消抗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免疫性不孕不育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罗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童原发性水痘肺炎49例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水痘肺炎(PVP)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PVP的影像特点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9例PVP的CT或胸片表现均表现有两肺或一侧肺散在大小不等小结节状影,边界模糊,两侧腋窝淋巴结反应性增大。结论两肺散在小结节,边界模糊,是儿童PVP特征性表现。

    作者:徐庆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4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选的54例非肿块乳腺病变患者中,有36例(66.67%)患者为恶性病变,有18例(33.33%)患者为非恶性病变;患者病变类型的病例数差异性明显;在超声表现及分级中有38例患者为1级、12例患者为2级、4例患者为3级,患者超声表现及分级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具有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的特点,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并采用多种诊断方式相配合对患者进行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唐生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骨折手术治疗得39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39例患者分成两组,健康教育组2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健康教育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健康教育组的住院时间为21.5±3.4天,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37.6±5.7天,健康教育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8.2732,P <0.01,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组无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发生,对照组出现肌肉萎缩1例,关节僵硬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19(31.58%),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组,X2=10.889,P <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减少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骨折患者的并发症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鼻内糖皮质激素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鼻内糖皮质激素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到2015年9月间接收的8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鼻内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8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显著,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显著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故而值得在临床治疗使用中借鉴。

    作者:马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配方颗粒“单煎”和传统汤剂“共煎”是否具有等同性

    目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单煎”和传统汤剂“共煎”是否具有等同性。方法采用红外指纹图谱技术和计算机比对技术进行比对。结果通过对茯苓工艺的研究,让四君子汤配方颗粒和传统汤剂相关性提高了将近20个百分点。结论红外指纹图谱对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化生产指供了依据汤剂是中医真正的精髓,辨证施治,遣方抓药,这才是我们中医真正的精髓。但汤剂的不方便性,让大多数就诊中医的患者无奈,放弃汤剂。

    作者:张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直肠脱垂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结1例直肠脱垂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通过术前宣教、术后规范化护理及康复指导,患者经直肠脱垂根治术治疗后,恢复良好,未发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等并发症,病人康复出院。

    作者:归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降低体重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降低体重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收的60名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计算患者在入院时的体重,手术结束3天后检测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的情况,随后对两者进行分析。结果体重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血浆降钙素原的水平之间联系比较紧密。当体重降量在25千克以上时,男性组的比值为3.34,95%CI为1.62-6.77;女性组OR值为2.92CI为0.97-3.23。结论体重超标是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水平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王金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