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肾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曹俊娟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 肾衰竭, 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肾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肾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常规组给予患者日常护理,干预组应用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肾功能各项指标.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18%显著高于常规组77.27%,干预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肾衰竭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增加延续性护理,可以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PCI治疗后的临床应用效果 及预后观察

    目的 探究对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的临床治疗结果及其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并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以往常应用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左心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左心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

    作者:韩婷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麻疹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与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麻疹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总结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本县麻疹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导致麻疹出现的危险因素.结果 6个月-5周岁发病率占42.31%,12岁以上占57.69%;4-6月发病率占76.92%,高于其他月份;接受麻疹免疫疫苗接种的患者占30.77%,明显低于未接受麻疹免疫接种的患者比重69.23%.结论 及时实施有效预防措施能有效控制麻疹的发生,年龄、麻疹疫苗接种情况是影响麻疹出现的危险因素,所以必须做好适龄人群的麻疹接诊工作.

    作者:李玉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68例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 了解对普外科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 选取34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普外科手术方式治疗,选取3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分析比较治疗结果.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相比传统的保守治疗更佳并值得推广.

    作者:王大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本文就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我科在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不同疗法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参照组为73.33%,组间比较P<0.05.结论 应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可获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邱连荣;王春娟;栾培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巧探讨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巧.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7年6月我方医院收治的5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52例患者对照组26例患者给予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采用髓内钉操作规范化的手术方式.比较两组26例采用治疗方式的结果以Rasmussen评分统计结果.结果 观察组21例患者Rasmussen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手术技巧和经验规范化髓内钉操作流程,有利于提高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微创效果有利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

    作者:李光浩;韩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椎旁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疾病 的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椎旁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2015年9月——2017年2月本院接收75例腰椎疾病患者,以随机法分成2组:A组38例施以椎旁肌间隙入路腰椎融合术,B组37例施以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融合术,对照2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2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等手术指标比对,差异明显(P<0.05);A组术后VAS评分,比B组低(P<0.05).结论 临床以椎旁肌间隙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疾病,疗效比传统后正中入路更显著,且操作起来安全性较高.

    作者:唐建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微信及电话随访在首次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行延续性护 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信及电话随访教育在首次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行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于我院诊断为糖尿病并首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电话回访行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微信平台教育,比较两组的血糖变化、治疗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随访两组患者1个月、2个月和6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HbA1e较初始治疗时均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同期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对延续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信及电话随访在首次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行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付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医特色护理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效果,从而为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护理提供有效的手段.方法 将156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分成二组,每组78例,实验组接受肛肠科常规护理并进行耳穴压豆、吴茱萸热盐包敷腹中医特色护理,对照组只接受肛肠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预防尿潴留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应用中医特色技术操作后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是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瑞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手术室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4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护理.护理干预后,对比2组术前术后呼吸频率、心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术前呼吸频率、心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均由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3%)少于对照组(17.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身体状态,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健;张海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肾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肾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肾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常规组给予患者日常护理,干预组应用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肾功能各项指标.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18%显著高于常规组77.27%,干预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肾衰竭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增加延续性护理,可以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俊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社区小儿预防接种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6——2016.6期间收治的预防接种儿童48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40例儿童预防接种中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240例儿童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后儿童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后,观察组儿童治疗依从性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1%,家长满意度99.2%明显高于对照组82.1%,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 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采用护理干预,有效提高儿童治疗的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辉;陈晓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焦虑情绪、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焦虑情绪、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15年10月3日——2017年9月6日期间收治的78例骨折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39例,采用舒适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视觉模拟评分法(VRS)、我院自制问卷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疼痛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41.45±2.87)分、VRS评分(4.5±1.2)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6.59±2.57)分;对照组SAS评分(55.32±4.17)分、VRS评分(7.6±0.8)分、护理满意度评分(74.36±5.12)分(P<0.05).结论 在骨折术后患者中落实舒适护理,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深受广大骨折患者的认可与好评,值得推广.

    作者:王美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剖宫产围手术抗生素应用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产妇的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2月3日——2016年10月11日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产妇2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使用头孢呋辛,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观察2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与产褥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切口愈合优良率(94.3%)高于对照组(76.4%),产褥感染率(7.1%)低于对照组(1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呋辛作为第2代头孢菌素,可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率,促进产妇切口早日愈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葛金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急性心肌梗死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过去我院收治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在用药前后的改善幅度、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凝血功能在用药前后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70.7%(P<0.05);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0例(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能够大幅度改善凝血功能,减少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使治疗效果提升.

    作者:宋志斌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 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冠心病120例患者(在2016年3月11日至2017年3月11日期间选取),随机分组化(60例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96.38±2.63)分、物质生活(98.43±1.22)分、躯体功能(95.82±2.29)分、心理功能(96.54±1.2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多重排粪造影对直肠功能性便秘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重排粪造影对直肠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更好的明确便秘的原因,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方法 通过多重排粪造影,对382例便秘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观察测量分析,直接分析患者的便秘原因.结果 直肠出口性梗阻在多重排粪造影时出现的不同直肠及盆底功能性影像改变,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结论 多重排粪造影对直肠出口梗阻便秘可全面形象客观可靠准确的明确诊断,并能为临床提供客观的分析及评估.

    作者:郭强;张明;侯振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门诊处置室中各类昏厥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目的 研究分析门诊处置室中各类昏厥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在门诊处置室中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实施昏厥预防及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护理后患者出现各类昏厥的总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出现各类晕厥总发生率为11.7%,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晕厥总发生率的25.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3.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的75.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门诊处置室中各类昏厥患者,可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患者出现不良体征时,需要及时给与治疗和护理,通过综合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各类昏厥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季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研究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结肠镜下治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对此方法进行详尽的介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结肠镜下切除治疗,对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镜下息肉切除率达到100.00%,术后仅发现手术部位出血的患者2例,但未发生有术后穿孔的病人.结论 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具有高的切除率,患者出血量小、术后病发症少以及患者自身的损伤小等特点,具有安全有效等特性,有效的降低了肠息肉性疾病继续发展成为癌变的风险,安全有效,临床上可以广泛推广此疗法.

    作者:邱玉瑾;朱锦兵;周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后伤口及口腔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防治对口腔颌面损伤后伤口和口腔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医院进行诊治的颌面部受伤的120个病人,依照性别和病种不同,按比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分别实施个性化护理防治和普通护理,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研究组进行具体化护理防治后,患者创伤处痊愈和口腔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 个性化护理防治有利于口腔颌面受伤后创伤部位痊愈和口腔功能回到正常水平,为以后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借鉴经验.

    作者:潘婷;王玉洁;张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部分任务训练模型在儿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模拟医学教育中部分任务训练模型在提高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及意义.以临床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分别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实习生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及理论考核成绩.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实践技能及理论成绩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部分任务训练模型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临床操作技能.

    作者:梅花;新春;张亚昱;朝鲁门其其格;宋丹;高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