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 床治疗效果

林本福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 呼吸窘迫综合征, 静脉滴注
摘要:目的 针对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4年3月——2017年3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2例(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例(82.22%),由此可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采用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对患者的病情有效改善,提升其存活率,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呼吸机发病几率以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数量为88例,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两组患者的发病因素.结果 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有19例,占比21.59%,不存在的患者有69例,占比78.41;白蛋白高于30g/L的患者有28例,占比31.82%,低于30g/L的患者60例,占比68.18%;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有70例,占比79.55%,未使用的患者有18例,占比20.45%;进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有66例,占比75.00%,未进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有22例,占比25.00%;使用制酸剂的患者有68例,占比77.27%未使用制酸剂的患者有20例,占比22.73%;处于仰卧位的患者有66例,占比75.00%,处于45°半卧位的患者有22例,占比25.00%;机械通气时间超过5天的患者有28例,占比31.82%,不足5天的患者有60例,占比68.18%.结论 患者在治疗期间如果存在白蛋白水平不足30g/L、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和制酸剂、进行过侵入性操作以及发生MODS等情况就会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同时,处于仰卧位的患者以及机械通气时间较长的患者都容易发生呼吸机性肺炎.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个体化对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中积极恢复阴道微生态对降低BV复发 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对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中积极恢复阴道微生态对降低BV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4年2月——2015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炎氧菌治疗.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对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第一疗程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两组3个月的随访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采用个体化对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BV的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红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六部标准沟通流程在门诊分诊导诊护理工作中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六部标准沟通流程在门诊分诊导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学习六部标准沟通流程,采取确实可行的实施措施,在门诊分诊导诊护理工作的实践中应用.结果 有效提高了护士的沟通能力,改善了患者的就诊体验,和谐了护患关系.结论 六部标准沟通流程应用实施,有效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密切了护患关系,改善了患者的就诊体验,降低门诊患者的抱怨及服务投诉,值得探讨.

    作者:张宏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鄂尔多斯市地区肿瘤药物的临床用药发展趋势

    肿瘤是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化疗仍是综合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为了解抗肿瘤药应用情况,探讨其临床用药特点及发展趋势,本文对我院近几年抗肿瘤药应用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胡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观察联用缬沙坦、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本文就在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治疗过程之中,应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这一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 就本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已被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并根据随机分组法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给予观察组缬沙坦联用硝苯地平治疗,给予对照组缬沙坦治疗,就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本次研究之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之对照组患者有了显著的提升(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时,可以应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这一治疗模式,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发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外科术后患者应用心电监护仪常见问题原因及对策

    目的 探究外科患者术后运用心电监护仪的常见问题及对应措施.方法 选外科手术且应用心电监护仪的患者128例,对其心电监护仪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措施予以解决.结果 针对性措施实施后,使用心电监护仪出现的常见问题明显减少,且医患纠纷发生率降低显著,与实施前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心电监护仪运用在外科患者术后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对问题出现的原因具体分析,并制定出对应的措施防治,可减少护理差错与医患纠纷.

    作者:史媛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健康管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干预价值探析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8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分组.对照组仅在体检时给予健康告知,健康管理组则进行健康管理.比较两组随访1年糖尿病发病率;合理饮食执行情况、适当运动执行情况、自我血糖监测执行情况;干预前后患者血糖指标、BMI.结果 健康管理组随访1年糖尿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管理组合理饮食执行情况、适当运动执行情况、自我血糖监测执行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指标、BMI相近,P>0.05;干预后健康管理组血糖指标、BMI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管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干预价值高,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行为,使其坚持合理饮食、运动,并加强对血糖的监测,有利于控制血糖,避免病情恶化而引起糖尿病.

    作者:何佩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多奈哌齐与银杏叶片治疗老年痴呆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在治疗老年痴呆症中使用多奈哌齐及银杏叶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痴呆症患者列入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制定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比组及治疗组各36例,对比组实施银杏叶片药物治疗,治疗组实施多奈哌齐药物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精神状态(MMSE评分),生活能力情况(ADL评分)及治疗成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且其治疗成效总有效效率与对比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痴呆患者中应用多奈哌齐药物效果比银杏叶片显著.

    作者:范俊林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脑膜瘤患者头部伽马刀治疗后甘露醇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的效果

    目的 由于脑膜瘤患者头部行伽马刀治疗后易出现水肿颅内压增高等一系列症状,因此术后护理利用甘露醇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本文采用不同的分组来比较不同剂量的甘露醇和地塞米松的术后治疗结果,终确定佳剂量.方法 分3组,每组10名患者,患者头部伽马刀治疗后输入不同剂量的甘露醇和地塞米松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血压下降和疼痛缓解明显;B组血压下降和疼痛缓解明显,但甘露醇用量是A组的2倍;C组血压略下降和疼痛缓解略不明显,A组效果优于B组和C组.结论 脑膜瘤患者头部伽马刀治疗后输入125毫升20%甘露醇15分钟输完和地塞米松10毫克静脉滴注联合应用效果好.

    作者:陈思同;王永才;周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对比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分析

    目的 探究并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治疗结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收诊治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展开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展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均表现为显著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结论 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展开治疗,相较于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方式,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血脂水平具有显著的调节效果,且临床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高,不存在不良反应情形.

    作者:韩玉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牛蒡解肌汤治疗女性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牛蒡解肌汤对女性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及优势.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以氯雷他定口服,0.9%NS湿敷及外涂橄榄油(食用性),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牛蒡解肌汤.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5%与65.0%,P<0.05).结论 牛蒡解肌汤治疗女性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优势明显,能明显缩短病程与减少临床症状.

    作者:赵丽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急性心肌梗死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过去我院收治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在用药前后的改善幅度、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凝血功能在用药前后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70.7%(P<0.05);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0例(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能够大幅度改善凝血功能,减少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使治疗效果提升.

    作者:宋志斌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老年患者中,抽取100例随机分作A组、B组,各50例.A组予以多巴酚丁胺治疗,B组予以左西孟旦治疗,对比结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心功能均无意义,P>0.05,治疗均改善,但B组改善的程度优于A组,P<0.05.A组治疗有效率是81.67%,低于B组的96.67%,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 老年ADHF患者予以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国青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目的 对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到我院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90例阑尾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采取积极的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基本手术指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对照组11.11%,无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等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

    作者:姚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当归龙荟丸联合卡托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眩晕肝火亢盛证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当归龙荟丸联合卡托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眩晕肝火亢盛证的疗效.方法 筛选原发性高血压眩晕病例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次,1次/d;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mg/次,1次/d.治疗组口服卡托普利,25mg/次,3次/d;口服当归龙荟丸,6g/次,2次/d.两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肝火亢盛证症状评分、眩晕程度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清中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肝火亢盛证症状(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及面红目赤)评分和眩晕评定量表(DARS)、眩晕障碍量表(DH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78.85%(P<0.05).结论 当归龙荟丸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眩晕肝火亢盛证疗效明显.

    作者:杨赣军;张小强;孙弋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小柴胡汤合蒿芩清胆汤治疗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治疗肺癌化疗所致恶性、呕吐中使用小柴胡汤合蒿芩清胆汤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治疗的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共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阿瑞匹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小柴胡汤联合蒿芩清胆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以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的改善也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柴胡汤联合蒿芩清胆汤在治疗肺癌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中有更好的疗效,显著提高患者食欲,改善其营养状况.

    作者:杨丽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CTMPR与超声在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CTMPR)平扫技术与超声检查在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临床确诊的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均行CTMPR平扫与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灶检出率、定位准确率、诊断符合率及病灶血流情况.结果 ①MPR组发现肾上腺占位性病灶直径≤1cm(P<0.01)及直径在1-2cm(P<0.05)的检出例数明显多于超声组.②MPR组发现肾上腺占位性病灶位于肾上腺内、外侧支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组(P<0.05).③MPR组与超声组对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的比较,MPR组优于超声组,差异显著(P<0.05).④病变区的供血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较CTMPR平扫技术具有独特性.结论 CTMPR技术在肾上腺区占位性病灶中的检出价值、定位价值及诊断符合率方面明显优于超声检查,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观察病灶血流供应的价值较CTMPR平扫技术具有独特性,这两者各有特色,互相补充,为临床诊治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作者:冯晓强;夏从羊;俞扬;高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ICU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并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并对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伤口感染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ICU脑出血患者时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减少住院时间,改善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可予以推广.

    作者:石玉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生机制与分型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由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做出的防御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该疾病女性患者较为多见,尤其是中年妇女,该阶段为疾病高发期.不及时就医,病情将会发展至肝硬化,随后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且该病比病毒性肝炎进展到肝硬化的病程要短,病势凶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作者:刘缘婷;许梅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腹腔镜下保护单侧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排尿功 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单侧盆腔植物神经保护对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按照TME和PANP(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及保留盆腔植物神经)原则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28例.依据肿瘤的浸润程度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单侧盆腔植物神经保护组)和对照组(双侧盆腔植物神经保护组).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排尿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3个月实验组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19.4%,和对照组(16.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双侧盆腔植物神经保护比较,直肠癌根治术中单侧盆腔植物神经保护对术后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没有差异性.

    作者:白文武;赵恩宏;任聪;罗志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