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周清军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脑血栓, 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他汀类药物在脑血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6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颈动脉斑块面积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7.9%,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血栓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小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促进患者身体康复,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出血患者40例,临床观察和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40例上消化出血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均病情稳定,上消化道出血减少,均出血停止.结论 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早日康复.

    作者:兰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观察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联合抗病毒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 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氨酚黄那敏颗粒与抗病毒颗粒联合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63例)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即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32例)的药物主要为氨酚黄那敏颗粒与抗病毒颗粒,对照组(31例)的药物主要为利巴韦林,对比分析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鼻噻流涕、退热、咳嗽消失的时间分别为3.24±0.24d、2.14±0.18d、2.17±0.21d;实验组分别为2.05±0.25d、1.35±0.31d、1.61±0.54d,两组对比,对照组对照组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均比实验组长;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74.19%;经比较发现,对照组比实验组低(P<0.05).结论 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氨酚黄那敏颗粒与抗病毒颗粒联合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预后恢复,建议推广.

    作者:陈正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肺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PICC相关并发症在肺癌化疗患者当中出现的原因,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06例肺癌化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利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并探索患者出现PICC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结果 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98.11%,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84.91%,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9.43%,对照组发症发病率16.9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化疗患者在化疗过程中需要留置外周静脉穿刺管,利用针对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安雪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扩张性心肌病

    目的 观察中药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0年至2016年收治并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28例,选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化裁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28例患者中,治疗时间短10d,长30d,其中显效16例,好转8例,无效4例,有效率85.6%.结论 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采用中药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较好.

    作者:王晓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浅谈肘部筋膜炎患者的中医诊疗

    目的 探讨肘部筋膜炎患者的中医诊疗.方法 对患者采用手法治疗、练功法、药物疗法及封闭、针灸综合治疗.结果 采取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患者的康复率明显提高.结论 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保守治疗效果非常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春生;赵培良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呼吸内科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呼吸内科诊断以及治疗方法,为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呼吸内科诊治的80例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2组(各有40例),将常规治疗方法用于参照组患者,将常规治疗加纤支镜相关检查治疗用于实验组患者,统计2组患者的总有效数据和并发症总计数据.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数据(97.50%)和参照组患者(82.50%)相对比,检验出p<0.05的结果,显著差异性存在,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计数据(2.50%)和参照组患者(15.00%)相对比,检验出p<0.05的结果,显著差异性存在.结论 在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应用纤支镜相关检查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提升治疗总有效数据,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静;王黎黎;孔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研究身心化护理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溶栓术后护理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身心护理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溶栓术后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6年2月到17年2月来院接受治疗的100个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病人,任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全面护理和普通护理,应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病人满意度和相关症状产生率.结果 研究组进行全面护理方式后病人的满意度要明显比对照组好,而相关症状产生率却明显比对照组低.结论 对急性下肢动脉梗塞病人进行生理心理护理能提升护理水平,减少相关症状产生,让病人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帮助病人术后恢复,拉进医患距离,提升病人满意度.

    作者:张琦;朱小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效果.方法 运用数字随机方法,从辽宁省铁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检验的食品样品中,抽取90份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法将其分作甲组、乙组、丙组,每组有食品样本30份.其中,甲组采取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测定,乙组采取落菌总数试片检测法进行测定,丙组采取TTC培养基法进行测定,分析对比三组食品样本的检测结果.结果 甲组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合格率是80.0%;乙组菌落总数测试片检测的合格率是83.3%;丙组TTC培养基法测定的合格率是90.0%,三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品卫生采取平板菌落计数法、落菌总数试片检测法、TTC培养基法进行检测的合格率均较高,但TTC培养基法检测的合格率略高于其他两种,临床应用价值略高.

    作者:王秋枫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糖尿病教育护士开设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由糖尿病教育护士开设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成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和采用糖尿病护士开设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的观察组30例,将两组护理结果的差异进行对比.结果 相比干预前,两组的FPG、HbA1c、PBG2h水平都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3.3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专科教育护士开设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降低血糖具有很好的效果,适合在日后的有关护理中加以借鉴和参考.

    作者:杨思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观察急性肺栓塞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加肝素抗凝治疗的疗效

    目的 通过观察尿激酶溶栓与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为急性肺栓塞(APE)病人提供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的12例病人采取尿激酶溶栓与肝素抗凝结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尿激酶溶栓与肝素抗凝联合治疗急性肺栓塞能大幅改善患者症状及相关检查指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在明确急性肺栓塞得临床诊断后,合理且正确的溶栓及抗凝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晓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68例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 了解对普外科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 选取34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普外科手术方式治疗,选取3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分析比较治疗结果.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相比传统的保守治疗更佳并值得推广.

    作者:王大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研究关于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护理要点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筛入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685例,将本组随机分为对照组342例与观察组3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并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临床中根据护理要点给予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介入治疗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7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则采取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产褥病率以及子宫切除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4h内出血量、DIC以及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以及产褥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介入治疗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产褥病率以及子宫切除概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尹春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ICU危重患者114例留置导管的护理策略探

    目的 探究ICU危重患者留置导管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我院ICU病房收治的114例留置导管观察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系统的治疗与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各种病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科学、系统的治疗与护理后,114例留置导管的危重患者临床情况有所好转,有效降低了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保证了留置导管治疗的有效性,从而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结论 对ICU留置导管的危重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治疗工作的进行,降低并发症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对预后情况、治疗满意度情况均有重要影响.

    作者:张玉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碘营养水平与甲状腺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尿碘作为碘营养状态的主要监测指标,已成为当前评估人群碘营养水平以及实施干预后评估效果的重要手段.随着当今对碘营养相关的甲状腺疾病的研究深入,一些重要现象被发现和阐明.本文总结了碘营养状态研究的现状,探讨碘营养状态与甲状腺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为科学预防和治疗碘营养相关的甲状腺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左强强;冯琴;方美珠;刘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的研究

    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人类在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分别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不同的进展.本文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的不同方法在近几年来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徐天佑;许梅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非甾体抗炎药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非甾体抗炎药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消化溃疡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非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非甾体抗炎药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二者对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影响与作用.结果 非甾体抗炎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两种因素单独作用下会导致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升高,同时二种因素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均会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危险性大幅度提升,且两种因素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颜开华;孙振兴;朱明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天麻三七汤对伴有焦虑症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天麻三七汤对伴有焦虑症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高血压伴焦虑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西药降压治疗(对照组,27例)与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增用天麻三七汤治疗(观察组,29例)对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影响.结果 在对患者分别采取了上述两种治疗措施后,其各项血压变异性参数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增用天麻三七汤治疗高血压伴焦虑症状患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血压变异性状况,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石兰英;金振亮;刘洋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研究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汤治疗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小儿肺炎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分析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汤方案对小儿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6年0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开展分析研究,随机选择其中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对其展开治疗;选择另3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汤开展治疗,在完成治疗后对两组的症状改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研究组(94.12%)明显领先对照组(85.29%),对比P<0.05.结论 在对患儿治疗中应用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汤具有确切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尉娜;李倩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美托洛尔联合普伐他汀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远期 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讨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美托洛尔与普伐他汀治疗对心率变异性与远期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 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两组均按常规标准进行用药,在此基础上,给予Ⅰ组口服美托洛尔,给予Ⅱ组口服美托洛尔与普伐他汀,观察分析两组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同时统计患者半年、1年的生存状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检测SDNN、SDANN等心率变异性指标,检测值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各项心率变异性指标值均显著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Ⅱ组治疗后半年、1年随访的生存率统计结果为97.7%和90.9%,与Ⅰ组的90.9%和86.4%相比略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联合使用美托洛尔与普伐他汀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同时其远期生存状况也较有保障,值得推荐.

    作者:陈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