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联合抗病毒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 染的临床疗效

陈正益

关键词:氨酚黄那敏颗粒, 上呼吸道感染, 抗病毒颗粒
摘要:目的 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氨酚黄那敏颗粒与抗病毒颗粒联合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63例)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即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32例)的药物主要为氨酚黄那敏颗粒与抗病毒颗粒,对照组(31例)的药物主要为利巴韦林,对比分析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鼻噻流涕、退热、咳嗽消失的时间分别为3.24±0.24d、2.14±0.18d、2.17±0.21d;实验组分别为2.05±0.25d、1.35±0.31d、1.61±0.54d,两组对比,对照组对照组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均比实验组长;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74.19%;经比较发现,对照组比实验组低(P<0.05).结论 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氨酚黄那敏颗粒与抗病毒颗粒联合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预后恢复,建议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85例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后,针对急诊科室30名护士作为观察对象,1组42例急诊患者实施急诊分诊常规管理,2组43例急诊患者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分析两种管理方式下急诊护理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2组急诊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及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1组急诊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针对急诊分诊实施安全管理能显著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钱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研究关于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护理要点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筛入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685例,将本组随机分为对照组342例与观察组3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并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临床中根据护理要点给予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调护中中医体质辨识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调护中中医体质辨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饮食调护,给予试验组中医体质辨识指导下的饮食调护.比较患者血糖各项指标,并比较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治疗过程中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调护中中医体质辨识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牟雁飞;徐清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68例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 了解对普外科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 选取34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普外科手术方式治疗,选取3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分析比较治疗结果.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相比传统的保守治疗更佳并值得推广.

    作者:王大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粪菌移植的现状综述

    粪菌移植(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又称粪便移植、粪菌治疗、肠菌移植和肠微生态移植,是指将健康个体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消化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作者:丁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早期强化血液净化联合胃肠道灌洗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早期强化血液净化联合胃肠道灌洗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抢救的百枯草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共选择20例不典型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及时应用自配灌洗液实行胃肠道灌洗并联合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同时服用心得安、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实行呼吸和其他脏器功能支持治疗.结果 20例患者中5例患者在服药量超过100ml时发生多器官衰竭、肺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衰竭,5例患者中毒量超过100ml抢救无效,1例患者家属主动放弃治疗在出院后1周内死亡.其余9例患者转归结果均为痊愈,随访时6个月仍健康生存,复查CT未发现肺纤维化,动脉血气正常.结论 早期强化血液净化联合胃肠道灌洗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突出,能够显著提升整体抢救率,是一种效果理想的抢救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诚;侯庭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于高血脂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对高血脂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取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月份收治的200例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100例患者采用血脂康治疗,设为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设为实验组.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进展,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脂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血脂指标改善较优,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实验组的血脂指标改善较优,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实验组治疗后的TC、LDL-C、TG均比对照组低,HDL-C均比对照组高,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少,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效果确切且安全.

    作者:仇新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不同根充糊剂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对比分析

    目的 主要研究不同根充糊剂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对比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9月到2017年10月我院接收的牙髓根尖周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根充糊剂填充,观察组患者使用Vitapex糊剂进行填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就治疗有效率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9%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就疼痛率而言,观察组患者疼痛率为63.2%,对照组患者疼痛率为81.6%;就治疗满意度,观察组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75.5%,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根充糊剂治疗,Vitapex糊剂在治疗牙髓根尖周病时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让患者更加满意.

    作者:罗立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补肾安胎法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补肾安胎法在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我院80例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0月份收治.采用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40例,实施补肾安胎法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记录、分析和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高,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孕酮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低,HC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高,止血时间以及腹痛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短,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补肾安胎法对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实施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作者:马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9月之间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的手术室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系统的手术室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明显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裴宗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GSES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孙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术后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6例,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两组,各13例.对参照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优质护理干预.对2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参照组相比较,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工作中,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减少患儿的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韩婧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周围炎龈下牙龈卟啉单胞菌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周围炎龈下牙龈卟啉单胞菌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5例微螺钉支抗治疗后种植体周围炎的患者,共20种植体,为观察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微螺钉支抗治疗的患者14例,共20种植体,经证实无种植体周围炎,为对照组,不加治疗.记录两组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指数(PD)及龈沟出血指数(SBI).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观察组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周围炎,可明显改善种植体周围炎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其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

    作者:孙广平;李忠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长春西汀联合胞二磷胆碱应用于脑梗塞的疗效及预后研究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梗塞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单纯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7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利于患者预后,值得应用.

    作者:高贞伟;姜淑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治疗的126例急性腹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手术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4.3%,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腹膜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降低了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因手术切口较小,更好的保持了腹部外观,该手术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26例D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常规治疗者作为对照组(60例),于此基础上加以丹红注射液治疗者作为研究组(66例),比较两组血糖及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血糖指标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HbAlc水平(7.03±1.27)%较对照组显著低(P<0.05);两组治疗后肾功能各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其中以研究组SCr、BUN、UAER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 DN患者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丹红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且有助于肾功能改善,具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相爱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MRI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比较在诊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采取CT检查与MRI检查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7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行CT检查、MRI检查,对比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漏诊率、敏感度、损伤检出率.结果 CT检查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漏诊率30.56%、敏感度69.44%,MRI检查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漏诊率16.97%、敏感度83.33%,P<0.0,统计学存在分析意义.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CT检查损伤检出率60.60%,对比MRI检查损伤检出率78.78%,P<0.05,统计学分析意义存在.结论 将CT检查与MRI检查应用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均存在一定效果,但是MRI检查更具使用价值.

    作者:任广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研究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中选择本院2016年1月到2017年4月的9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以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分析中,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为65.96%,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Barthel评分中,观察组74.30±1.39分,对照组60.37±0.97分,观察组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结论 通过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可以提高护理效果,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谢春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心脑血管治疗仪联合葛根素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治疗的疗效

    目的 针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施予心脑血管治疗仪和葛根素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4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0例进行随机分组探究,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各40例.对两组患者均采取葛根素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心脑血管治疗仪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为90.00%较参照组患者的75.00%高(X2=4.02,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心脑血管治疗仪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禹焕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对2015年到2017年我院165名基本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实施分层管理组织机构对全体工作人员经营培训.结果 在进行分层管理以后,基础护理安全病房管制等方面都比使用之前好.结论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可以激励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更好的为患病人服务,与此同时也对提高护士的满意度有帮助,创设良好的护理工作气氛,从而提升护理质量,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图叶;斯琴格日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