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前列腺素E1制剂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比较

赵志权;霍冬梅

关键词:前列腺素, 制剂, 慢性肾小球肾炎, 阻塞性肺部疾病, 心瓣膜病, 慢性肾炎, 外源性, 冠心病, 风湿性, 治疗, 应用, 疗效
摘要:近年来,外源性的前列腺素(PG)E1制剂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慢性肾炎.我们探讨两种PGE1制剂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的差异.
中华肾脏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前列腺素E1制剂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比较

    近年来,外源性的前列腺素(PG)E1制剂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慢性肾炎.我们探讨两种PGE1制剂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的差异.

    作者:赵志权;霍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生物人工肾小管体外构建及对氨基酸、钠离子、肌酐转运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构建生物人工肾小管(RAD)的方法及5 h内RAD在体外对肌酐(Cr)、葡萄糖(Glu)、钠离子(Na+)和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的转运功能.方法采用猪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LLC-PK1)体外培养,然后植入FH66血液滤过器内腔继续培养两周构建RAD.测定RAD对Na+、Cr、葡萄糖及4种氨基酸的转运功能,并与未植入LLC-PK1的滤过系统做对照,并观察哇巴因、根皮苷对转运的特异性抑制作用.结果RAD组肌酐滤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AD组Na+、葡萄糖、氨基酸的滤过率在哇巴因及根皮苷作用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去除药物抑制因素后,滤过率又能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体外构建的RAD具有对氨基酸、葡萄糖、钠离子、肌酐的选择性转运功能,且能在5 h内稳定维持.

    作者:应旭曼;王笑云;沈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Rock-Ⅰ激酶在肾间质纤维化大鼠不同阶段肾组织中的激活及意义

    目的观察小G蛋白Rho相关激酶--Rock-Ⅰ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组织的表达规律及其活化状态的改变,并探讨其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免疫印迹法,从基因、蛋白质水平观察UUO大鼠肾组织Rock-Ⅰ表达规律与定位;免疫印迹法检测其底物肌球蛋白磷酸酶的磷酸化状态,作为该激酶功能活化的标志.结果(1)Rock-Ⅰ mRNA在肾间质纤维化发生早期即明显上调(F=15.18,P<0.01),其表达较肌成纤维细胞标志α-SMAmRNA提前达到高峰,2者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1).(2)免疫印迹结果显示UUO模型大鼠肾组织中Rock-Ⅰ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21.18,P<0.01),并随肾间质纤维化相对面积的扩大而逐渐增加,2者呈显著正相关(r=0.83,P<0.01).(3)UUO模型组大鼠肾组织肌球蛋白磷酸酶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F=48.87,P<0.01),并且与肾间质纤维化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5).结论UUO大鼠肾组织中存在小G蛋白Rho相关激酶Roek-Ⅰ的表达上调与功能活化,提示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在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骅;陈荣华;黄文彦;费丽;郭梅;潘晓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尿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浓度与狼疮肾炎肾组织损害的关系

    目的观察狼疮肾炎(LN)患者尿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浓度是否升高及其与LN肾组织MIF表达、肾脏病理及功能损害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反映狼疮肾损害的非创伤性指标.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LN患者血、尿MIF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观察肾组织MIF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情况.了解尿MIF水平与狼疮肾组织MIF表达、巨噬细胞浸润、狼疮肾组织活动指数、肾脏功能及组织学损害的关系.结果LN患者肾组织MIF表达及尿MIF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尤以增生及炎症明显的Ⅲ、Ⅳ型LN为明显,尿MIF浓度与肾组织MIF表达、巨噬细胞浸润、狼疮肾组织活动指数、肾小管损害显著相关,但与血MIF水平、蛋白尿程度及肾功能损害无显著相关.结论LN患者尿MIF浓度明显增高,并与肾组织MIF表达及狼疮肾组织活动情况显著相关,可作为一种监测狼疮肾活动及肾损害的非创伤性指标.

    作者:陈伟英;李广然;余学清;梁英杰;陈立新;关伟明;蓝辉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加强对小管间质性肾炎的研究

    小管间质性肾炎(TIN)是病变主要在肾间质及小管的炎症性肾脏病,简称间质性肾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若将系统性疾病继发的TIN除外,西方国家统计它在慢性肾衰竭病例中约占20%~40%,是一种很需重视的肾脏病.

    作者:谌贻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脏病变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伴有蛋白尿时称为AITD肾病.该病鲜见有临床病理报告.我们介绍2例典型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结合另9例进行临床病理讨论.

    作者:邵蓉蓉;黄朝兴;许菲菲;徐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多囊肾病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的关系

    目的研究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hHGF)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途径.方法3H-TdR掺入法研究rhHG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囊肿衬里上皮细胞c-MET酪氨酸激酶磷酸化.结果rhHGF显著促进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以1 ng/ml rhHGF作用48h组强(P<0.01).抗HGF抗体、genistein显著抑制rhHGF刺激的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P<0.01),抗TGF-β1抗体不影响rhHGF刺激的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P>0.05).rhHGF作用的囊肿衬里上皮细胞c-MET酪氨酸激酶磷酸化呈时间相关性.抗HGF抗体不诱导c-MET酪氨酸激酶磷酸化.结论rhHGF显著刺激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HGF和c-MET结合激活c-MET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以及细胞内pp60c-src可能参与了rhHGF促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过程.

    作者:原爱红;梅长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测定的临床意义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肾脏的炎症反应中对炎症细胞的趋化和激活起重要的作用[1].肾固有细胞及浸润炎性细胞均可表达MCP-1,MCP-1并可随尿排出体外,尿MCP-1可成为肾脏疾病病情监测指标[2],但目前国内对之研究较少.本课题旨在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尿MCP-1水平与肾功能、蛋白尿及肾小管损害的关系.

    作者:刘宏;刘必成;俞济荣;王艳丽;尹莲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终末期肾病血管钙化机制

    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管钙化十分普遍,可导致心肌缺血、梗死等严重症状及死亡.深入研究其发生机制将有助于对其防治,减少ESR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提高生存率.

    作者:章斌;史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p38信号通路对腹膜间皮细胞p27kip1和纤连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p38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MAPK)对高糖诱导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p27kip 1的表达和纤连蛋白(FN)分泌的影响.方法同步化生长融合的HPMC在有或无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的条件下和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共同孵育.采用Bradford法测定细胞内总蛋白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27kip1 mRNA的表达.p27kip1和p38 MAPK蛋白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细胞培养液FN水平.结果高糖刺激HPMC时细胞内总蛋白量、p27kip1蛋白及细胞培养液里的FN蛋白水平明显升高.抑制p38 MAPK活性可有效阻断高糖介导的腹膜间皮细胞p27kip1的表达及FN的分泌.结论高糖通过p38 MAPK的活化可上调HPMC p27kip1的表达和FN的分泌.

    作者:许钟镐;郑寿焕;洪明玉;陈瑛;金华;朴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载体质粒介导的TGF-β1短发夹RNA及TGF-β1反义RNA对人腹膜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pcDU6载体质粒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短发夹RNA(shRNA)对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TGF-β1表达的影响,并与TGF-β1反义RNA对HPMC的作用比较.方法针对TGF-β1的以ggcc开始的21碱基大小的片段,分别设计2对寡核苷酸,形成双链后将其依次连入带有U6启动子的pcDNA3.1(-)载体(命名为pcDU6).2.对DNA双链通过BamHI酶切位点连接后形成中间由6碱基序列间隔的反向互补序列,构建成TGF-β1短发夹RNA的产生质粒.并构建反义TGF-β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人大网膜组织中分离间皮细胞,建立稳定的体外培养模型.用脂质体转染表达TGF-β1 shRNA的pcDU6载体质粒和表达反义TGF-β1RNA的pcDNA3.1(-)的载体质粒导入高糖(4.25%D-葡萄糖)和细菌脂多糖(LPS)刺激下人腹膜间皮细胞.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HPMC中TGF-β1 mRNA的表达以及纤连蛋白(FN)、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和胶原Ⅰ(Col Ⅰ)的mRNA表达.采用双抗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HPMC培养液中TGF-β1蛋白质水平以及FN和PAI-1的蛋白质水平.结果HPMC在高糖和LPS的刺激下可明显上调TGF-β1的表达(P<0.01).TGF-β1反义RNA转染HPMC 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FN、Col Ⅰ、PAI-1 mRNA分别下调17%、26%、9.6%;转染48 h后FN、PAI-1蛋白含量亦明显下降(P<0.05).pcDU6载体质粒介导的TGF-β1 shRNA干扰组较GS+LPS组及pcDU6空载体组明显下调TGF-β1的表达(P<0.01);pcDU6载体质粒介导的TGF-β1 shRNA干扰组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别(P>0.05);pcDNA3.1(-)的载体质粒介导的反义RNA组与pcDU6空载体组比较并无明显差别(P>0.05);pcDU6载体质粒介导的TGF-β1 shRNA干扰组较pcDNA3.1(-)的载体质粒介导的反义RNA组明显下调TGF-β1的表达(P<0.01).结论pcDU6载体质粒介导的TGF-β1shRNA能够明显抑制高糖和LPS刺激下的HPMC TGF-β1的基因表达,可能是防治CAPD患者腹膜纤维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刘伏友;刘虹;袁芳;彭佑铭;刘映红;段绍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WNK家族基因在小鼠肾脏表达的特性分析

    目的检测WNK1和WNK4基因在小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位点.方法RT-PCR方法扩增WNK1和WNK4基因片段作为探针,在小鼠多组织膜上进行Northern印迹杂交.将上述片段克隆人pGEM-T载体,测序证实后,体外转录RNA探针并在小鼠肾脏石蜡组织切片上进行原位杂交.结果WNK1基因广泛表达在小鼠各组织中,在肾脏有9.5 kb强杂交信号.WNK4基因主要表达在肾脏组织中,有4.4 kb杂交信号.原位杂交显示WNK1基因仅表达在肾脏远曲小管中,而WNK4除表达在肾脏远曲小管外,还表达在髓质集合管上.结论WNK1和WNK4基因均在肾脏中有表达,WNK4基因在肾脏中表达比WNK1基因更广泛.

    作者:吕晶玉;Jean Marie GASC;Xavier Jeunemaitre;赵彦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恶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目的了解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的恶性高血压(MHT)的临床特点及其对肾脏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我科1990~2002年4月收治的肾脏病伴发MH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用多元回归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符合诊断的共38例,男女比例3.75:1;平均年龄(29.5±7.7)岁,皆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病因以IgA肾病多见.这组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75.7%,长期治疗率13.5%,控制率5.4%.其中6例发生急性肾衰竭,16例发生慢性肾衰竭基础上的急性肾衰竭,13例为慢性肾衰竭,3例肾功能正常.经过积极抗高血压治疗后,41.7%患者肾功能好转,需透析者中20%脱离透析.1年肾存活率55%.高血压家族史、高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以及肾脏慢性病变积分是影响短期肾功能好转的不良指标.高血肌酐水平和肾脏慢性病变积分是决定1年肾脏存活的重要指标.结论在年轻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发生MHT并不少见,严重影响肾脏预后.经过积极降压治疗部分患者可好转.高血肌酐水平和肾脏慢性病变积分是决定1年肾脏存活的重要指标.肾性高血压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低可能是这组患者容易发生MHT并导致肾功能快速恶化的重要原因.

    作者:程叙扬;赵明辉;李晓玫;刘玉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造影剂激活p38信号通路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造影剂诱导的肾小管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大鼠肾小管细胞(NRK-52E),分别加入不同种类和浓度的造影剂刺激,部分实验同时加入SB203580(p38 MAPK抑制剂).台盼蓝排除试验检测细胞膜完整性.流式细胞仪DNA分析、FITC-Annexin V binding/PI染色以及电镜扫描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分析和免疫沉淀法检测MAPK的磷酸化水平和活性.结果高渗性造影剂泛影葡胺可诱导NRK-52E细胞凋亡,并且,在一定的渗透浓度范围内,随着渗透浓度的升高,细胞凋亡率越高;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也越高.低渗性造影剂欧乃派克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则不能诱导NRK-52E细胞凋亡.泛影葡胺刺激NRK-52E细胞15 min后,p38 MAPK磷酸化水平及活性便明显增加,并持续至60 min,120min时磷酸化水平及活性明显降低,几乎回到零水平.总的p38 MAPK水平在整个实验期间内几乎无变化.SB203580可明显抑制泛影葡胺诱导的NRK-52E细胞凋亡.p44/p42 MAPK的磷酸化水平在整个实验阶段则无明显变化.结论造影剂呈渗透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诱导NRK-52E细胞凋亡,造影剂诱导细胞凋亡与其高渗有关.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介导了造影剂诱导的NRK-52E细胞凋亡.

    作者:刘冬舟;贾汝汉;丁国华;黄从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尿总蛋白/肌酐正常参考值的探讨

    尿总蛋白定量测定单位及正常参考值普遍采用总蛋白<150 mg/24 h,近年有报道采用总蛋白与肌酐比(TRCR,mg/g@cr).尿蛋白定性与定量不一致情况时,有必要探讨尿总蛋白测定单位及正常参考值.

    作者:胡望平;胡盈莹;黄兢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骁悉、环孢素A和泼尼松在肾移植受者联合应用中适剂量探讨

    目的探讨国人肾移植后骁悉(MMF)、环孢素A(CsA)和泼尼松(Pred)联合应用的适剂量.方法比较常规剂量组(104例)和低剂量组(96例)患者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用量和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发生率和人/移植肾生存率.结果MMF和CsA用量在术后3个月、Pred用量在术后6个月内常规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在6个月内包括活检证实、临床推断和亚临床排斥,其总的急性排斥发生率为17.3%,而低剂量组为19.8%,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5).两组患者在6个月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0.4%和11.5%(P<0.0001),尤其是重症肺部感染发生率常规剂量组明显要高(26.9%比5.2%,P<0.0001).两组患者人/肾1年生存率分别为87.4%/85.5%和97.9%/96.9%(P均<0.01).排除感染所致的带功死亡后两组患者人/肾1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低剂量MMF、CsA和Pred联合应用并不增加急性排斥率、亚临床排斥发生率、排斥治疗逆转率和排斥反应的严重程度,但明显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吴建永;陈江华;王逸民;何强;吴东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个家族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家系报告

    家族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FSG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或血尿,伴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直至肾功能衰竭;肾脏病理呈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不伴有其他系统异常;遗传以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方式传递[1].我科近收治了1例以无症状蛋白尿起病的患者,根据其临床表征、实验室检查及家系资料,诊断为FFSGS,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树忠;赵学智;刘召义;梅长林;孙田美;楼翰琦;徐成刚;强吉华;宋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分解酶基因多态性在小儿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复发中的意义

    95%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对激素治疗敏感,但40%~90%的患儿在激素减量或停药后容易复发,而目前仍然没有预测激素敏感型NS易复发的可靠指标.近年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Ang)Ⅱ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与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的两个重要介质.

    作者:沈茜;徐虹;杨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胶原分泌的影响

    目的比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反义寡核苷酸两种导人方法的优缺点,观察CTGF反义寡核苷酸对TGF-β1刺激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脂质体包裹和未包裹的CTGF反义寡核苷酸(分高剂量和低剂量)处理NRK52E肾小管上皮细胞,观察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荧光标记的反义寡核苷酸的导入情况和细胞的生长状态.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CTGF和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脂质体包裹有助于反义寡核苷酸的导入,于6 h~9 h细胞即出现生长抑制,形态改变.直接导入法反义寡核苷酸进入较慢,在96 h内仍未出现明显细胞毒性.直接导入法中,反义寡核苷酸处理48 h后,高、低剂量组CTGF mRNA和蛋白大部分受抑,72 h时低剂量组CTGF的表达有少量的恢复.TGF-β1刺激能够显著增加Ⅰ型胶原分泌,加入CTGF反义寡核苷酸共同孵育48 h,可以大部分取消TGF-β1的作用,而正义和错义的寡核苷酸没有作用.结论反义寡核苷酸直接导人细胞较慢,但仍然能够达到较好的抑制效果,且细胞毒性小,可以用于体外反义技术的研究.CTGF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TGF-β1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胶原Ⅰ型分泌增多,表明阻断CTGF可能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海燕;李幼姬;杜勇;梁鸣;李晓艳;余学清;叶任高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鼻烟窝和前臂内瘘在血液透析应用的比较

    近年来我们对鼻烟窝和前臂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探讨内瘘的部位选择与应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关系.

    作者:汪年松;乔勇;薛勤;简桂花;盛晓华;范瑛;俞岗;崔勇平;唐令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