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平;陈香美;师锁柱;田月
目的研究霉酚酸酯(MMF)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中,能否减少肾小管间质肌成纤维细胞(MyoF)的浸润、增殖及Ⅰ、Ⅲ型胶原(Col Ⅰ、ColⅢ)的沉积.方法将54只大鼠中的36只行左输尿管结扎术,另外18只行假手术.结扎后的大鼠分为模型组和MMF组.术后第5、10及15天分别处死各组中的6只大鼠,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ColⅠ、ColⅢ的表达情况.行HE和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结果MMF能显著减少肾组织处于增殖状态下的细胞数目和肾小管间质区MyoF的浸润,减轻了Col I、ColⅢ的沉积,并有效改善了肾脏的病理学改变.结论MMF可减少输尿管梗阻后MyoF的浸润并抑制其增殖,从而改善UUO所致的肾脏损伤,提示MMF有潜在的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程的作用.
作者:朱忠华;张春;邓安国;王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前临床常规使用的腹膜透析液(L-PDS)含葡萄糖和高浓度的乳酸,对腹腔防御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有负性影响.对此一些学者提出常规L-PDS中加小剂量碳酸氢钠可以减轻腹透液对细胞的毒性作用,但增加碳酸氢钠后腹透液的pH、稳定性、以及碳酸钙沉淀问题目前并不完全清楚.
作者:郭黎莉;金惠敏;徐琴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前,肾脏体外保存主要是浅低温保存[1],低温保存有诸多局限性.我们不是按传统的思路降低保存肾脏的代谢,而是从尽量满足保存肾脏的代谢需求的角度研究肾脏的体外保存.
作者:袁发焕;程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系膜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s)的调节作用.方法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系膜细胞应用人重组VEGF孵育12 h,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MMP2、MMP9、TIMP1、TIMP2的蛋白质水平;应用白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MMP9的活性;应用RT-PCR检测系膜细胞TIMP1、TIMP2mRNA表达.结果VEGF(10 ng/ml)可提高小鼠系膜细胞MMP2和MMP9蛋白质释放(和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43%和34%,P<0.05),MMP2和MMP9活性分别提高17%和26%(P<0.05).同时,VEGF可呈剂量依赖地下调小鼠系膜细胞TIMP1和TIMP2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VEGF(25 ng/ml)可减少小鼠系膜细胞TMP1和TIMP2蛋白质释放分别为43%和67%(P<0.05);并抑制TIMP1和ⅡMP2mRNA的表达(分别下降41%和59%,P<0.01).结论VEGF使系膜细胞MMPs蛋白质表达增加、活性增强,同时下调TIMPs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可能在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姜宗培;杨念生;韩东哲;余学清;李熙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男,46岁,因慢性肾小理肾炎、尿毒症于2001年4月行肾移植术.术后两个半月,头皮、耳垂、躯干、四肢、脂、趾、足底等处出现多个约黄豆大小,高出皮肤表面的环形小结节,表面光滑、颜色初呈现红色,渐变紫红色.
作者:张孔;曾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复用滤器对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溶质清除率、安全性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8例稳定的维持性透析患者分别接受初用和复用滤器的后稀释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测定透析开始后20 min和整个治疗时间的透析液侧及血液侧溶质清除率.全血培养法测定透前、透后、透析开始后20 min滤器前后细胞因子产生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前、透后血浆及透析液中总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和维生素E含量.结果两组透析开始后20 min及总治疗时间内透析液侧及血液侧小分子物质清除率相似,但复用组β2-微球蛋白(β2-m)吸附清除率明显低于初用组,透析液侧清除率则显著高于初用组.复用组透析液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初用组,两组透前、透后维生素E水平无显著改变,但透后总抗坏血酸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复用组透析后脱氢抗坏血酸/总抗坏血酸比例较透前明显下降.全血培养法显示,两组彼此之间及透前、透后及透析开始后20 min滤器前后细胞因子产生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初用组及复用组透析中临床症状以及透析后体温无明显差异.结论复用滤器不影响联机血液透析滤过的溶质清除率,但可增加白蛋白丢失;虽然复用滤器对血液炎症因子产生细胞的激活程度与初用组相似,但有增加氧化应激的危险.
作者:丁峰;刘晖;顾勇;朱秋毓;薛骏;崔丽卿;朱建国;林善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对天津地区汉族人内皮细胞固有型一氧化氮合酶(ecNOS)基因内含子4的插入/缺失多态性(ecNOS4b/a)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联性进行研究.方法应用PCR-小卫星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对ecNOS4b/a基因型分布进行检测.包括正常对照组70例,2型糖尿病无DN组48例,2型糖尿病有DN无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组35例,2型糖尿病DN有CRF组45例和非DN导致的CRF组58例.结果(1)发现1例罕见基因型(女性DN无CRF患者),为447 bp+420 bp杂合子.(2)2型糖尿病无DN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1.672,P=0.196).(3)2型糖尿病伴DN组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2型糖尿病无DN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1.082,P=0.298).(4)DN无CRF组与DN伴CRF组等位基因频率相近(校正x2=0.002,P=0.967).(5)DN伴CRF组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其它原因导致的CRF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360,P=06037).结论a等位基因可能不是天津汉族人DN的危险因素;天津地区汉族健康人群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日本人;ecNOS在DN导致的CRF中的作用可能与非DN CRF不同.
作者:林珊;屈会起;邱明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AA)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及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hRIFs)的作用.方法(1)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反应.(2)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检测AA的细胞毒作用.(3)应用RT-PCR观察细胞Ⅰ型胶原(Col I)、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mRNA表达.结果(1)AA在10、20和40 μg/ml时对HK-2及hRIFs无刺激增殖及细胞毒效应(P>0.05);而在80和160 μg/ml时却能明显杀伤上述细胞(P<0.01).(2)40 μg/ml浓度的AA孵育细胞16 h,可显著上调HK-2的TGF-β、PAI-1和TIMP-1 mRNA表达(P<0.05),也可上调hRIFs的Col I、TGF-β、PAI-1和TIMP-1 mRNA的表达(P<0.05);而10和20 μg/ml浓度的AA未观察到上述作用.结论80和160 μg/ml AA对HK-2有明显细胞毒作用,此作用可能与急性马兜铃酸肾病发病相关;而40 μg/ml AA可上调HK-2及hTIFs的TGF-β、PAI-1和TIMP-1 mRNA表达,并能上调hRIFs的Col I mRNA表达,此作用可能与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发病相关.
作者:唐功耀;田雪飞;谌贻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败血症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败血症AR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计算APACHEⅡ和ATN-ISI积分,并与非败血症ARF进行对比,运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观察由败血症引起ARF的临床和主要生化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败血症并发ARF者66例,占同期ARF患者的15.6%.多脏器衰竭发生率为87.9%,病死率高达69.7%.单因素分析发现外科原因的败血症、并发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辅助呼吸、少尿、昏迷、多脏器衰竭、在ICU中出现ARF以及慢性疾病数目为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尿、在ICU中出现的ARF、慢性疾病数目和多脏器衰竭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败血症所致ARF患者预后差,其高病死率与少尿、在ICU中出现ARF、合并慢性疾病数目和多脏器衰竭有关.
作者:张文贤;张训;侯凡凡;陈平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部位、动态变化及其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方法制备UUO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UUO术后第1、3、5、7、14天肾小管间质中TIM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的表达及其与输尿管梗阻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结果UUO术后第1天肾间质可见少量TIMP-1表达细胞,第3~7天TIMP-1表达明显增加,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UUO术后第3天肾小管PCNA表达达高峰,随后下降,而肾间质PCNA水平于第7~14天仍较高.UUO术后第3天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可检出α-SMA表达并随时间递增.α-SMA阳性面积与肾间质相对面积成正相关(r=0.924,P<0.01).TIMP-1表达与间质相对面积(r=0.835,P<0.05)及α-SMA阳性面积(r=0.922,P<0.01)成正相关.结论TIMP-1蛋白质于肾小管间质病变早期表达于肾小管间质,早于肾间质纤维化出现,其表达量与肾间质α-SMA表达及肾间质相对面积呈正相关并随病变进展逐渐增加.TIMP-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高表达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增殖可能参与介导UUO术后肾小管间质损害.
作者:董健平;陈香美;师锁柱;田月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及其所致内毒素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仍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病死率较高.近年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合酶(NOS,包括诱导型iNOS、内皮型eNOS和神经型nNOS,后两者又合称为结构型cNOS)表达和一氧化氮(NO)生成改变在内毒素休克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海华;范亚平;蒋季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们采用ELISA法检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ColⅣ)水平,并与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比较,以探讨尿ColⅣ检测在DN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付延红;姚丽;王力宁;周华;范秋灵;孙立;冯江敏;马健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44例血透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24个月时的血红蛋白水平、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血压、内瘘吻合口直径、血流量、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等指标.第24个月根据患者内瘘血流量的大小分为低血流量组(A组<900 ml/min)及高血流量组(B组≥900ml/min).结果随血透时间的延长,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逐渐增大,心胸比例提高,以血透治疗后24个月高血流量组(B组)显著,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以射血分数(EF)及舒张早期及晚期大血流速度比(E/A)变化明显.A、B两组重度水钠潴留者的心胸比例、LVDd及LVMI高于同组的轻度水钠潴留者,E/A低于轻度水钠潴留者.相关分析提示,内瘘血流量与LVDd、LVMI呈明显正相关(均P<0.05),与EF及E/A呈负相关(P<0.05),而与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短轴缩短率(FS)及等容舒张时间(IRT)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较高的内瘘血流量与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有关,水钠潴留有协同作用.
作者:袁伟杰;湛冯岚;付鹏;于光;李保春;苏红;程杰;陆石;贺佳;黄宝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先天性肾动脉异常罕见于肾动脉来源异常即肾动脉发自于腹主动脉以外.我们碰到1例右肾动脉发自于肠系膜上动脉,现报告如下.患儿男性,13岁.口干多饮(3 L/d)11年,乏力、腰酸2个月于2001年6月18日入院.尿量2~3 L/d.
作者:余海峰;陈军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用非离子型造影剂iohexol血浆清除率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方法选择93例各种肾脏病患者,男45例,女48例,年龄12~80岁,清晨空腹注射iohexol 5 ml,4 h后留取血样,高效液相(HPLC)法检测血浆iohexol浓度,应用Jacobsson和Bubeck两种一室分布的数学模型,计算iohexol血浆清除率,以99Tc-GFR作为检测GFR的金标准,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Jacobsson法算得iohexol-GFR与99mTc-GFR相关系数为r=0.85,标准误为16.06 ml/min;Bubeck法算得iohexol-GFR与99mTc-GFR相关系数为r=0.82,标准误为17.75ml/min.在早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iohexol-GFR较Scr、Ccr能更敏感反映肾功能减退.结论应用Jacobsson和Bubeck两种模型单点法计算iohexol血浆清除率是检测GFR的简便、准确的方法.
作者:史浩;陈楠;陈晓农;王伟铭;张文;徐耀文;任红;何新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CD38+CD8+T淋巴细胞水平在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体内的变化,探讨其监测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可能性.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56例肾移植受者手术前后的CD38+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巨细胞病毒白细胞抗原,并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肾移植术前所有患者巨细胞病毒白细胞抗原均为阴性,其(CD38+CD8+)/CD8+的平均比值为0.11±0.05;肾移植后检测到有14例患者巨细胞病毒白细胞抗原阳性,出现阳性的时间为术后(32.7±16.6)d,(CD38+CD8+)/CD8+的比值在术后(29.6±8.4)d出现了有显著意义的升高,平均数值为0.43±0.21.这些患者接受静脉滴注丙氧鸟苷治疗后巨细胞病毒白细胞抗原转阴,(CD38+CD8+)/CD8+平均比值下降为0.16±0.09.治疗前后CD38+CD8+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D38+CD8+T淋巴细胞水平的检测结合巨细胞病毒白细胞抗原检查有助临床监测肾移植后CMV活动性感染.
作者:费继光;吴培根;陈立中;孔庆喻;王长希;郑克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肾动脉狭窄(real atrery stenosisRAS)是常见的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之一,其确切发病率还不十分清楚,有研究表明其约占高血压患者的1%[1].此外,RAS也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RSD)的常见病因之一[2].
作者:周福德;王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