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对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影响

张丹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糖尿病, 血糖, 胰腺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对急性胰腺炎(AP)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AP患者,并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合并AP组和非糖尿病AP组.对两组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记录所有AP患者入院时Ranson评分,同时观察死亡人数.结果:本研究共入组糖尿病合并AP者112例,非糖尿病AP患者180例.(X)±s检验显示,糖尿病合并AP组中高脂血症引起的AP发病较非糖尿病AP组比例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糖尿病合并AP组Ranson评分显著高于非糖尿病AP组;(X)±s检验显示,糖尿病合并AP组死亡率显著高于组非糖尿病AP组.结论:糖尿病是AP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且高血糖和AP预后较差相关.因此,在糖尿病的日常护理中,应严格控制血糖、血脂等诱发因素,综合治疗,避免AP的发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对比探讨

    目的:观察并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AMI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后者在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并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AMI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可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王明博;郑柠;刘瑾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一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调查处置报告

    按照《贵州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工作规范(试行)》要求,黔西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于2016年9月22日下午组织县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对王诗帅接种二价脊灰疫苗(bOPV)后发生死亡的事件进行调查核实,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余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在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实施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6.00%明显高于研究组的6.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8.00%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8.00%,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实施优质护理,能整体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还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瑞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血液科中对接受输血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措施前后,输血总体质量合格率及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结果: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输血总体质量合格率及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在实施之前有所提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血液科输血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输血单合格率和提高输血质量,能够有效保证用血安全和质量,保证患者能够用上健康的血液,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刘新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全方位关怀式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全方位关怀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5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全方位关怀式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优良率分别为93.10%和72.41%,观察组明显更高,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全方位关怀式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患儿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联合湿润烧伤膏(美宝)治疗褥疮的疗效

    目的:分析探讨莫匹罗星软膏和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取材于近四年(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褥疮患者,数量为50例,褥疮患者的治疗方法一般为在创面涂抹湿润烧伤膏,本次观察组采用莫匹罗星软膏和湿润烧伤膏同时应用治疗褥疮,对照组为一般的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使用两种药物同时对患者进行作用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明显较高(P<0.05),患者恢复健康所需时间也明显较短,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事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两种药物同时作用,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广侠;丁健;李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延续护理对脊髓损伤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脊髓损伤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将46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23例/组.一组患者实施定期门诊复查(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延续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脊髓损伤患者的ADL评分、膀胱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脊髓损伤患者干预后的ADL评分情况、膀胱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是观察组更少(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积极的延续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曹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8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产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泌乳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琴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未经过免疫组化,仅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V-9000两步法),对比两组检查结果,进而分析乳腺病理诊断中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检出阳性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病理诊断中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郑德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105例晚期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评价

    目的:评价分析105例晚期肿瘤住院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科就诊的105例晚期肿瘤住院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运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对所有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情况进行评估.研究105例患者的病历,统计分析患者的住院时间、肿瘤位置以及典型症状,并分析患者住院时间与营养风险发生情况的相关性.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05例患者中具有48.57%(51/105)的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情况,其中56例消化系统癌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情况(55.36%)概率高;51例出现营养风险情况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8.5±2.3)天.结论:晚期肿瘤住院患者中,消化系统癌患者更易出现营养风险情况,并且出现营养风险情况的患者往往相对于未出现营养风险情况的患者住院时间越长.

    作者:董海平;霍忠超;苏英;赵李伟;李曼曼;王文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在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在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51±2.91)d明显高于护理组的(5.98±1.08)d,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5.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06%,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梦瑶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各科选出86例护理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操作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金秀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婴儿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婴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来我院分娩的92例产妇,入选时间为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依据产妇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实行母婴同室婴儿护理期间,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照不同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0.3±5.4)分,明显低于观察组(96.9±5.2)分,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产妇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统计分析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情况掌握程度,观察组产妇掌握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母婴同室对婴儿进行护理的时候,借助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可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提升产妇婴儿护理能力,进一步加深产妇对婴儿护理的掌握程度.

    作者:程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促进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中以中职为主的护理专业人员培养机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在新时期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加,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和办学规模不断增加,高职高专逐步发展成为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基地.但是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中还存在些许问题.例如许多高校教过于关注学生职业技能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教学工作,忽略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等.因此研究护理专业教育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对于提升高职高专护理人员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江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1例)和试验组(54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2组护理前后血压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的SBP、DBP均显著低于护理前,组间予以统计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血压水平,值得临床选择和积极推广.

    作者:代永科;高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个体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患者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19.44%)明显低于对照组(75.00%),配合治疗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52.78%),满意度(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其焦虑、紧张、抑郁的不良情绪,改善血液透析效果,使其依从性和满意度得到提高.

    作者:樵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临床路径在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心脏手术围术期患儿,分为究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5±1.6)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5.8±3.3)天(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3.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和8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患儿并发症发生,缩短其住院时间,提升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李林玲;杨艳波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研究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研究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综合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院内部分患者,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综合护理方法,通过数据统计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以分析两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这表明综合护理方法在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恢复,应当加强综合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推广.

    作者:孙东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对于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为了能够研究优质护理对于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感的影响.方法:选取院内94例患者,按照时间将其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优质护理方法,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感情况,分析优质护理对于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结论:优质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方法,无论是在24小时候的疼痛感还是72小时之后的疼痛感,都要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因此,应当加强优质护理方法的推广.

    作者:周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传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和传统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抢救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并结合临床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措施,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后的病情变化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观察后,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时间、住院费用、发病抢救时间、抢救后卧床时间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统一判定标准(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统一判定标准(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干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能够为患者赢得佳的抢救时间,大大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还可以优化患者的康复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急诊护理措施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在临床治疗领域具有进一步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吕亚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