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研究

孙东芹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 综合护理, 手术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研究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综合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院内部分患者,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综合护理方法,通过数据统计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以分析两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这表明综合护理方法在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恢复,应当加强综合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在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51±2.91)d明显高于护理组的(5.98±1.08)d,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5.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06%,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梦瑶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14年10月17日到2016年3月17日期间)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上述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各34例,对比2组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6个维度的分值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后在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单纯的健康指导,可以明显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双萍;火久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新形势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促使医疗制度的逐步完善,我们发现医院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路和优势发挥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并没有与医院产业化发展同步.所以需要医院管理者在新形势下,提高对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视度,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构建创新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强化医护人员道德思想素质建设从而为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打下基础,大限度提高医院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力.

    作者:张云岭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5.73±0.26)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7.25±0.84)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81.97%,护理满意度95.0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个性化知识宣教和护理指导,有效糖尿病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加强了患者的自我监管,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倪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护理

    探讨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要点.对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探查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80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术后1例并发出血,经全面观察、及时抢救护理,均痊愈出院.1例因术后呕吐致鼻胆管脱落,6例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经积极的对症处理后均治愈,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发生并发症.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在术前、术中、术后都有很多影响因素,而有效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效率及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耿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浅谈如何对ICU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

    通过方法将我院ICU2016年-2017年收治老年骨科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1];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整体护理,实验组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给优质护理[2].探讨和比较两组老年患者发生非计划性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结果通过比较发现患者发生压疮、跌倒、坠床、液体外渗、烫伤、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我院ICU收治老年骨科患者的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老年骨科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附108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结直肠癌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25例,横结肠切除术4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例,Miles术10例,Dixon术69例.结果:全组108例,103例手术成功,5例肿瘤侵犯周围脏器及粘连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2小时,术中出血量平均5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0 d,术后3例出现尿潴留症状,无出血、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全组患者随访3~36个月,3年生存率78%.结论:用腹腔镜辅助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康复快等特点,技术可行,可以达到开腹根治术的效果.

    作者:王若天;孙长河;梁振雄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DNA拓扑异构酶I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了DNA拓扑异构酶I的结构特性及作用机制,并对抑制剂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了近年来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对喜树碱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

    作者:孙雨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研究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研究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综合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院内部分患者,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综合护理方法,通过数据统计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情况,以分析两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这表明综合护理方法在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恢复,应当加强综合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推广.

    作者:孙东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进行护理工作量测量的方法

    目的:在护理工作量测量中采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查看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资料收集和科研调查等方式,并采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对护理工作量进行了初步的统计调查.随后经过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将系统中的主要调查项目及其权重确立下来,并确定获取数据的基本方式.结果:在经过一轮和二轮的资料收集、调查和专家咨询后,将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中的主要调查项目定位225项,项目权重范围设置在0.1至18.0之间,以上数据的获取方式主要包括移动终端、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录入数据.结论:通过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可以准确、快速地了解护理工作量的基本情况,且数据来源可靠,权重设置科学,因此结果反馈较为准确.

    作者:张夫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通过防止性措施预防和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2014年7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采取术前积极控制全身疾病,加强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患肢末梢血运及感觉运动,并逐步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常规应用抗凝及扩容改善循环对症治疗,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结果:实验组术后下肢DVT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2h、12h、24hTEG的R和K高于对照组,而CI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及舒适度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和治疗性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贺丽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1例)和试验组(54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2组护理前后血压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的SBP、DBP均显著低于护理前,组间予以统计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血压水平,值得临床选择和积极推广.

    作者:代永科;高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PDCA循环模式在医院消化内镜护理当中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消化内镜的检查患者当中随机选取了48例来作为对照组,对这部分患者实施普通的护理操作,另外选取48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来作为观察组,在对其实施普通护理的基础之上再增加PDCA循环模式,然后再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详细的对比与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对比组,而且对比差具有非常显著的提升(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中的充分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高媛媛;梁荣荣;连凯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分阶段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阶段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内瘘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将2013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做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常规护理+分阶段护理;记录二组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如心理状态等的变化情况,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干预效果和心理状况改善效果都优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幅度也明显低于另一组,结果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选择常规护理+分阶段护理的效果显著,经此护理方式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本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制定护理对策.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以及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抑郁和生理疼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马晓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儿童变应性鼻炎102例舌下脱敏疗法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究儿童变应性鼻炎舌下脱敏疗法治疗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期间我院确诊为粉尘螨阳性的儿童变应性鼻炎患儿10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舌下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对患儿治疗前后的各症状、以及视觉模拟评分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后患儿的鼻痒、流涕、喷嚏、鼻塞、体征评分、用药评分、症状总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优于患者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变应性鼻炎患儿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对患儿采取舌下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加强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杨天文;李柳金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一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调查处置报告

    按照《贵州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工作规范(试行)》要求,黔西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于2016年9月22日下午组织县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对王诗帅接种二价脊灰疫苗(bOPV)后发生死亡的事件进行调查核实,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余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风湿免疫病患者应用生物制剂的综合性护理干预

    目的:针对风湿免疫病患者应用生物制剂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11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生物制剂治疗,对照组55例,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55例,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性护理干预,心悸、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6%,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应用生物制剂治疗的风湿免疫病患者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魏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中药炮制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实际应用疗效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所接收的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2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20例,实验组患者随机再分为三组,设定为A、B和C组,各40例.对照组不予以进行中药炮制处理,而实验组则接受中药炮制处理,其中,A组选择挥发油类药物,B组选择苷类药物,C组选择生物碱类药物,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有5例,腹胀腹痛的有5例,惊厥抽搐的有2例,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为10.0%;实验组患者中,C组出现恶心呕吐的有3例,而A组与B组却未出现不良反应,可得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上,实验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药炮制方法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极低,安全可靠,其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耿红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近3年来收治的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钻孔引流术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人,术后的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十分重要,能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沈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