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谭芳

关键词:临床, 检验, 血液细胞,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对于在临床上进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更好的为临床医学检验提供必要的帮助.方法:从2016年7月~2017年4月间,在我们进行血液细胞检查的患者当中,随机抽取257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从而对检验差异性进行必要的探讨.结果:血液检验的过程当中,影响血液样本结构的因素众多,而且由于操作的环境以及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终的结果也会具有一定的差异.结论:在进行血液细胞检查的过程当中,采血的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温度都会对于检测结果造成影响,要想获取更加真实的结果,必须要加强相关环节的重视并且及时的进行相关控制.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用于煤矿社区PICC置管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用于煤矿社区PICC置管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煤矿社区PICC置管患者86例,按照置管顺序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PICC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自我维护能力、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实施干预前PICC健康知识的知晓、自我维护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ICC健康知识知晓率、自我维护能力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0%,对照组为23.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PICC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自我维护能力,降低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赖丽芳;徐小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消异助孕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7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消异助孕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内美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异助孕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25例,显效5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1.4%,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9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74.2%,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异助孕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疗效确切,可提高受孕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亚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七氟烷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七氯烷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行胆囊腹腔镜切除术老年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实施麻醉,干预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实施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临床指标、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效果、临床指标对比显示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对比显示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胆囊腹腔镜切除术,应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麻醉效果显著,同时还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认知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作者:王立维;路艳;魏海亭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银安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银安汤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复方青黛丸治疗;治疗组60例,给予银安汤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安全性监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SI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监测未见异常.结论:银安汤能显著降低手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PASI评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

    作者:张志勇;白金尚;张瑜;郑晓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配合及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对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接受腹腔镜妇科手术的52例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其中的护理方法,分析护理效果.结果:52例患者都顺利完成,术中严重并发症未出现,术后7.69%出现并发症,经处理与护理后顺利恢复,经(9.6±3.2)天住院后出院,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08%.结论: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护理配合有较多要点,需从多个方面展开综合护理,以促进手术效果的提升.

    作者:徐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宫缩乏力产妇应用垂体后叶素防范产后出血的护理观察

    目的:总结宫缩乏力产妇接受垂体后叶素防范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产妇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两组全部接受垂体后叶素预防出血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全面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后出血几率和出血量,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对照组产生出现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几年显著高于研究组,出血量显著高于研究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为产妇早期应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同时给予产妇围产期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产后出血,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程剑晶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小儿胸外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在小儿心胸外科手术后的护理中加入优质护理方案后,其护理效果对于患病儿童的术后治愈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传统护理方法中的提升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录的240例接受胸外手术的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20)以及对照组(n=120),采取手术治疗后,对照组的患儿采取日常康复护理,而实验组的患儿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观测两组儿童术后护理的效果、SAS评分、SCL-90评分、遵医嘱行为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实验组儿童的以上各指标结果都要好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小儿胸外手术后的患儿在接受日常规护理中追加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升患儿的依从性,减缓焦虑并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术后治愈效果的提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肝脏健康管理新理念

    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新的医学模式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及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和过程.通过实施健康管理,将科学的生活方式提供给健康需求者,变被动的护理健康为主动的健康管理,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从而以小投入获取大健康效益.

    作者:孙艾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国内外手卫生行为及依从性差异比较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行为在较大程度上会导致出现院内感染,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改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以及依从性,探讨手卫生依从性研究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各项因素,希望可以为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以及依从性提供参考性价值.

    作者:郭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21例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时使用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共4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联合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X2 =4.286,P=0.038.结论:在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能够进一步优化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詹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ICU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ICU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予以实验组患者ICU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符合统计学应用(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ICU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张晓维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临床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CP用于护理管理工作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住院治疗患者(n=88),依照入院的顺序进行分组,对比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5.58±3.9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48±3.21分,(P<0.05);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73%与90.91%,(P<0.05).结论:CP用于护理管理工作的效果显著,便于提高护理服务工作的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升医院整体形象.

    作者:邵丽华;周红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在儿童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在儿童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3月期间入我院接受诊疗的40例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为门诊预约治疗病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本次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病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病例数均为20,对照组给予患儿平阳霉素治疗,研究组给予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1个疗程结束,6个月后入院复查评估疗效,并行组间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病灶缩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研究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p<0.05).结论: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儿童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作者:陈炫霖;冯红超;余鑫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目的:对于在临床上进行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更好的为临床医学检验提供必要的帮助.方法:从2016年7月~2017年4月间,在我们进行血液细胞检查的患者当中,随机抽取257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从而对检验差异性进行必要的探讨.结果:血液检验的过程当中,影响血液样本结构的因素众多,而且由于操作的环境以及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终的结果也会具有一定的差异.结论:在进行血液细胞检查的过程当中,采血的部位.送检时间以及温度都会对于检测结果造成影响,要想获取更加真实的结果,必须要加强相关环节的重视并且及时的进行相关控制.

    作者:谭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42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急性发作的病例特点及诊治特点.方法:对42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明确痛风病史者占76.2%(32/42),其中28例痛风病史超过10年占66.7%(28/42),长期不规律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59.5%(25/42).所有患者均有关节红肿痛及血尿酸升高.痛风急性发作时采用地塞米松可控制痛风症状,治疗期间未诱发或加重消化道出血,缓解期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非布司坦.结论:痛风病程长、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NSAIDs药物的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大,在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患性发作,药物选择相互矛盾,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诊治经验选择佳治疗方案.

    作者:李英;夏先根;汤筱池;孙皓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糖尿病教育和管理

    据统计,2015年全球20~79岁的人中有约4.5亿人患糖尿病(患病率为8.8%),另外有3.18亿人糖耐量受损(前期患病率为6.7%),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第一大国,2015年病患人数高达1.096亿人,13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根据2013年宁光教授发表在JAMA上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知晓率仅为30.1%,其中仅有25.8%的患者得到治疗,而在进行治疗的患者中,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仅有39.7%,由此可知,我国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投低,因而非常有必要进行糖尿病教育和管理,让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血糖管理方式,才能很好地控制住血糖.在20岁以上的成人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而我国60.7%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而无法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教育.

    作者:仝丽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C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C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将100名临床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实施CBL教学法,一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两组进行评价考核.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及临床实践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多教学生认为CBL教法的教学效果很好.结论:CBL教学模式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教学方法.

    作者:胡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胃泌素联合肿瘤标志物对胃癌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胃泌素17(G-17)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在我院确诊的胃镜治疗的108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将4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组2,将41例胃癌癌前病变患者观察组3,将53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G17、CEA、CA12-5、CA72-4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上述单项指标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1患者的G-17、、CEA、CA72-4、CA12-5均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观察组1、观察组2及观察组3的G-1 7 、CEA、CA72-4 、CA-1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中胃癌Ⅱ-Ⅱ期者G-17水平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CEA、CA12-5及CA72-4水平也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P<0.05).G-17、CEA、CA12-5及CA72-4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6%和90.3%,均明显高于各单项指标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大.结论:胃泌素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胃癌可明显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其对胃癌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英辉;侯云修;敬长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主观疲劳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主观疲劳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54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对其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和进行WHO生存质量量表简表进行评价,统计评价分数,并结合结果针对疲劳和非疲劳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154例患者疲劳率为57.79%;疲劳组与非疲劳组患者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及文化程度差异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疲劳组患者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等生存质量平均均显著低于非疲劳组,P<0.05.结论: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主观疲劳率较高,而生存质量评分较低,其中疲劳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低于非疲劳患者,即患者主观疲劳与生存质量具有相关性.

    作者:于洋;钟和英;熊家明;罗小华;任洪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健康管理在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应用观察

    目的:总结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应用健康管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找寻佳的骨质疏松症骨折健康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研究,所选患者全部为年龄在50岁到75岁之间的住院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用健康管理措施,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法之后,关于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高于护理干预之前,其中研究组了解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行为获得显著的改善,治疗依从性升高,各个部位骨密度全部高于护理干预之前,疼痛程度获得显著的缓解.结论:临床中对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为其开展全程健康管理措施,能够加快骨质疏松骨折的愈合速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产生骨质疏松再次骨折的几率,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