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用于煤矿社区PICC置管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赖丽芳;徐小红

关键词:健康教育, PICC, 煤矿社区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用于煤矿社区PICC置管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煤矿社区PICC置管患者86例,按照置管顺序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PICC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自我维护能力、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实施干预前PICC健康知识的知晓、自我维护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ICC健康知识知晓率、自我维护能力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0%,对照组为23.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PICC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自我维护能力,降低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自拟方防治中风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中风后抑郁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变化,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中医药防治中风后抑郁的效果显著,本文就近年来在自拟方防治中风后抑郁方面作一综述,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杨波;鞠亚波;耿玉强;吕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1例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并发术后出血的护理

    总结1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出血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各个班次加强做好病情观察及交接班.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及化验,凝血功能的检查,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穿刺孔敷料是否出现血液外渗,严密监护,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王秀芝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不同护理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效果对比

    目的:研究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措施,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干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爽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老年人精神类药物成瘾的研究进展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不顾后果持续服药的强迫行为,可导致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出现认知、行为、生理等综合改变.大多数药物成瘾是可治疗的,但需要心理学方面的长期支持和监测.

    作者:赵春善;张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对基层医院麻醉科现代管理的探讨

    现今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医院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高.对于医院的麻醉管理来说,必须要结合医疗事业的发展,能够与时俱进,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管理的效率,现今的医院麻醉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管理的效率,因此必须要进行有效的处理,提升管理的质量.本文主要是对基层医院麻醉科现代管理进行了有效的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作者:王秀芝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采取CBP治疗的危重患者52例,对比CBP前、CBP后的肾功能、血浆代谢性指标、电解质生化指标水平,分析临床疗效.结果:CBP后患者BUN、SCr水平均低于CBP前,且HCO3水平高于CBP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BP后患者Na+、K+、p3+水平均低于CBP前,且C1-、Ca2+水平高于CBP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P后可改善危重患者肾功能,恢复血浆代谢,纠正电解质紊乱,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郭立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4例80岁以上老年患者鼻肠管盲插的置管与护理

    本文总结了4例80岁以上老年患者盲插鼻肠管过程中的置管方法及置管后应用护理措施减少鼻饲引起的不良胃肠道反应的护理体会,为同类病人的护理提供借鉴,减少置管引起的不良损害,促进老年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云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45例高龄产妇围产期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高龄产妇围产期的特点,分析心理状态给予相应护理,以保证围产期的安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5例高龄初产妇,年龄35-45岁,平均37.6岁,结合产妇及家属的文化水平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结合结果制定护理计划.结果:45例高龄产妇不同程度存在恐惧、犹豫等心理状态.年龄和文化程度不同,产生的焦虑、恐惧比例和程度不同,为保障顺利生产,护理工作应个体化进行.结论:对高龄产妇群体,根据其特殊性,在围产期进行个体化、系统化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马玉香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42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急性发作的病例特点及诊治特点.方法:对42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明确痛风病史者占76.2%(32/42),其中28例痛风病史超过10年占66.7%(28/42),长期不规律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59.5%(25/42).所有患者均有关节红肿痛及血尿酸升高.痛风急性发作时采用地塞米松可控制痛风症状,治疗期间未诱发或加重消化道出血,缓解期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非布司坦.结论:痛风病程长、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NSAIDs药物的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大,在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患性发作,药物选择相互矛盾,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诊治经验选择佳治疗方案.

    作者:李英;夏先根;汤筱池;孙皓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针对手术麻醉后复苏过程中按照精细化管理展开护理的具体效果加以分析.方法:将120例患者(均随机抽选自本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所接诊病例)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且每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案”,并对比其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人数5例(8.33%),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人数0例(0%),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同样存在明显优势,(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方案运用于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较之于传统的常规护理管理方案,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实用价值越大、更值得广泛运用在临床实践中.

    作者:王晓梅;何生南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小儿胸外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在小儿心胸外科手术后的护理中加入优质护理方案后,其护理效果对于患病儿童的术后治愈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传统护理方法中的提升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录的240例接受胸外手术的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20)以及对照组(n=120),采取手术治疗后,对照组的患儿采取日常康复护理,而实验组的患儿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观测两组儿童术后护理的效果、SAS评分、SCL-90评分、遵医嘱行为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实验组儿童的以上各指标结果都要好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小儿胸外手术后的患儿在接受日常规护理中追加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升患儿的依从性,减缓焦虑并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术后治愈效果的提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黔东南民族地区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22例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黔东南民族地区胃镜下食营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配合,旨在提高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的满意性.方法:对22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病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本组22例胃镜下套扎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为4.35%,不良反应率为13.64%,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通过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良好的护理,可加强套扎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的满意度.

    作者:文放桃;周卉;轩书静;吴胜花;路玉婷;杨燕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消化道溃疡患者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循证护理对于老年消化道溃疡(peptic ulcer,PU)病患治愈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在2016.01-2017.07时间段内科收治的老年PU病患中抽出80例进行护理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病患均分为普通组和循证组,其中普通组病患采取普通护理,循证组病患在采取普通护理同时结合循证护理,观察2组病患的治念和住院时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结果:循证组病患的治愈和住院时间均短于普通组,在满意度方面,循证组病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2.5%,普通组病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0%,2组对比,p<0.05.结论:对老年PU病患行循证护理,可有效缩短其治愈和住院时间,提升护理质量,效果较好.

    作者:闾险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延续性护理对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8例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7 %(5/3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1.2%(14/34),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中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利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婴幼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婴幼儿腹泻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科的9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临床护理路径下予以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一般情况,家属对疾病认知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在腹泻次数上,护理前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p>0.05),予以护理后实验组患儿腹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时长及费用等方面,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以及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亦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有效减少患儿腹泻次数、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增加家属对疾病认知,提高护理满意度,应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陈涓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门诊不合理处方的问题和药学服务

    目的:分析门诊不合理处方及处理对策以及药学服务.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在门诊部开具的处方5000张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15年3月之前所开具的处方分为常规组,其余分为实验组.常规组为针对不合理处方给予任何处理措施,实验组针对我门诊部不合理用药处方引发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检查并对比两个组别中不合理用药的数量.结果:实验组中不合理处方发生率(0.84%)显著低于常规组中不合理处方发生率(16.88%),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药学专业性不强是导致不合理处方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针对性改进措施,可以显著控制不合理处方的发生率,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莉;崔文勇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配合及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对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接受腹腔镜妇科手术的52例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其中的护理方法,分析护理效果.结果:52例患者都顺利完成,术中严重并发症未出现,术后7.69%出现并发症,经处理与护理后顺利恢复,经(9.6±3.2)天住院后出院,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08%.结论: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护理配合有较多要点,需从多个方面展开综合护理,以促进手术效果的提升.

    作者:徐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左侧卧位及控制胎头速度对产程影响的研究进展

    国外的研究者对自然分娩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改进,探讨了多种自由体位及分娩法,倡导无医疗干预的分娩,胎儿自然娩出的生理过程.控制胎头娩出速度的方法更符合分娩的生理过程,能保证胎儿沿产道缓慢下降,逐渐扩张会阴周围组织,从而达到安全分娩的目的,减少会阴裂伤的发生[1].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在第二产程鼓励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但在宫口开全后协助产妇取左侧卧位分娩.现将分娩体位干预对产程影响的内容作如下综述.

    作者:陈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性状与基因的表达

    性状,究其根本是基因的表达,也一定程度上受环境等因素影响.性状是基因表达的外在体现,而表达的过程却是有着特定的法则和复杂的程序.

    作者:张湲汐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思考

    基本药物制度是保障群众基本医疗质量,保障分级诊疗效果的重要制度,用好基本药物制度,对解决群众基本医疗保障,促进全民健康,实现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的探讨,分析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探索找到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有效实施的新路径.

    作者:程正路 刊期: 2017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