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例80岁以上老年患者鼻肠管盲插的置管与护理

王云春

关键词:老年病人, 鼻空肠管, 置管方法, 护理
摘要:本文总结了4例80岁以上老年患者盲插鼻肠管过程中的置管方法及置管后应用护理措施减少鼻饲引起的不良胃肠道反应的护理体会,为同类病人的护理提供借鉴,减少置管引起的不良损害,促进老年患者早日康复.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6S管理模式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开始在病区管理中应用6S管理模式,期间选取52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52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6S管理模式开展前后的护理质量,并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100.00%,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2.31%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观察组平均护理质量评分是(94.15±2.37)分,高于对照组的(85.36±3.26)分(P<0.05).结论:6S管理模式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张爱武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究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患者的诊、疗方法,优化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6月-2017年06月于我院行骨科手术并在术后产生肺栓塞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患者的诊、疗方法.结果:19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治疗“显效”或“有效”,5例患者治疗无效,且有3人治疗无效并死亡.结论: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断方法较多,如临床症状判断、影像学检查等;治疗的方法也比较多,如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骨科手术后肺栓塞是一种死亡率相对较高的疾病,及早的发现并进行治疗对于优化治疗效果意义巨大,因而应该不断的强化疾病预防、尽可能的避免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发生.

    作者:齐向东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某市中心医院门诊工作量预测

    目的:建立回归模型,预测我院2013-2016年门诊就诊人数.方法:采用间接小二乘法建立曲线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我院2013-2016年的预测人数分别为65.6734703、73.94833、83.26581682和93.75731.结论:小二乘法是从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出发来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而我们通过判断,使用间接小二乘法更具有说服力,通过预测门诊人数,能为医院的工作计划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使卫生资源更合理的使用.

    作者:李宝慧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7月接收的120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随机分为EVL组和EVS组,各60例,分别行内镜下套扎疗法和内镜下硬化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3周及3个月门脉高压性胃病分度情况,以及食管静脉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周及3个月,EVL组患者PHG新增数及严重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VS组患者PHG新增数及严重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VS组治疗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明显优于治疗前及EVL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镜下硬化疗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影响较内镜下套扎疗法更小,针对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更宜选择内镜下硬化疗法.

    作者:邢世磊;刘宝珍;金艳;敬长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性状与基因的表达

    性状,究其根本是基因的表达,也一定程度上受环境等因素影响.性状是基因表达的外在体现,而表达的过程却是有着特定的法则和复杂的程序.

    作者:张湲汐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2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组,每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者设定为对照组,实施风险管理者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估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83%,对照组为78.26%,两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时,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故有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作者:程文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门诊不合理处方的问题和药学服务

    目的:分析门诊不合理处方及处理对策以及药学服务.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在门诊部开具的处方5000张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15年3月之前所开具的处方分为常规组,其余分为实验组.常规组为针对不合理处方给予任何处理措施,实验组针对我门诊部不合理用药处方引发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检查并对比两个组别中不合理用药的数量.结果:实验组中不合理处方发生率(0.84%)显著低于常规组中不合理处方发生率(16.88%),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药学专业性不强是导致不合理处方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针对性改进措施,可以显著控制不合理处方的发生率,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莉;崔文勇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血流分布情况等,以终手术病理诊断作为标准,分析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经超声诊断发现甲亢患者16例,甲状腺炎25例,甲状腺瘤20例,甲状腺癌19例,诊断准确率为96.25%'手术病理诊断,甲亢患者17例,甲状腺炎24例,甲状腺瘤19例,甲状腺癌20例,诊断准确率为100%,X2=3.822,p=0.051,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准确率较高,许多病变早期即可发现,这种检查方法具有无创、快速、清晰等优点,可以作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首选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郑锦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心脏死亡供肾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供肾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4年1-2014年12月期间实施的56例肾移植患者,分为观察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和参照组(传统尸体肾移植),56例患者应用三联抗排斥用药对策,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结果:跟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明显较低,统计学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术后增强对并发症的护理是度过围手术期的主要环节,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提升医患之间的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史罗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健康促进医院创建实践与成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促使人们改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1].健康促进医院是提高医护质量与病人生命质量、改善医患关系、促进人文医学发展的国际行动;是健康促进理论和策略在医疗机构和诊疗服务中的运用[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也是医院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3].我院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全院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创建工作实践,取得了预期成效.

    作者:江雪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周边绩效理论运用于医院绩效管理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研究周边绩效理论运用于医院绩效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根据本院自身特点构建一套科学的、系统的、适用的绩效管理体系,将构建好的绩效理论运用于医院绩效管理中,观察医院绩效管理的效果、医院的运营效率.结果: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力,有效的提高了员工的绩效,使医院能够更好更快更稳定的发展.结论:面对这一局面,我院在内部人才管理上提高医院竞争力,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绩效,保证医院可持续的平稳发展.

    作者:王敏;石安平;葛茂林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健康管理在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应用观察

    目的:总结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应用健康管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找寻佳的骨质疏松症骨折健康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研究,所选患者全部为年龄在50岁到75岁之间的住院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用健康管理措施,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法之后,关于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高于护理干预之前,其中研究组了解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行为获得显著的改善,治疗依从性升高,各个部位骨密度全部高于护理干预之前,疼痛程度获得显著的缓解.结论:临床中对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为其开展全程健康管理措施,能够加快骨质疏松骨折的愈合速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产生骨质疏松再次骨折的几率,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68例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成功的因素及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68例记录资料完整的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情况及术后1周、2月到1年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正位率1周为91.18%、2月为85.29%、1年为83.82%.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恢复率越高,3~8岁组为100%,9~12岁为66.67%,>12岁组为26.92%.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越早越好,年龄越小双眼视觉恢复越好.术前有无融合功能对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洪德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健康教育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和其它相关科研做参考.方法:选取我单位201 5年10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110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患者,观察组5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治疗.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半年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探究健康教育的应用.观察指标为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半年后,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包括生活习惯知识、运动知识、治疗方法知识等)掌握程度评分为(70.67±8.10)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2.59±6.04)分,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的为40例,占总数的72.73%;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包括生活习惯知识、运动知识、治疗方法知识等)掌握程度评分为(85.49±4.14)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3.03±3.26)分,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的为50例,占总数的90.90%.经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观察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方法上采取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治疗有显著的疗效,适合广泛应用和研究.

    作者:杨萌;杨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C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C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将100名临床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实施CBL教学法,一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两组进行评价考核.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及临床实践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多教学生认为CBL教法的教学效果很好.结论:CBL教学模式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教学方法.

    作者:胡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96例小儿肺炎护理效果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小儿肺炎的患儿9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9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23%,数据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4.17%,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2.50%,数据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提升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和症状改善的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邵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双能减影技术在头颈部CTA扫描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减影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0例经由双源CT检查的头颈部CT血管成像病患,对双能减影后的图像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分析其辐射剂量.由两名放射学专家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双能减影后图像的信噪比、对比度及噪声等参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50例病患中,对头颈部CT血管成像显示效果良好,由48例病患可锐利清晰显示细微血管,其中2例病患能清晰显示细微血管,但边缘不锐利.50例病患的辐射剂量远远低干常规螺旋CT血管成像扫描.结论:双源CT双能减影技术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能良好显示头颈部动脉血管,提供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景昊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肺康复护理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肺康复护理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6例COPD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肺康复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关对症治疗,对照组38例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8例患者给予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评估表》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OPD患者给予肺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对改善个体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巫萍丽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小儿哮喘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小儿哮喘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12月为时间区间,纳入60例小儿哮喘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30例,分别予以常规扩理、舒适护理,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咳嗽、喘急、哮鸣音、呼吸困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且研究组病情复发率、再入院率分别为3.33%(1/30)、0.00%(0/3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0.00%(6/30)、13.00%(4/30),(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缩短患儿各种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优化预后,效果明显.

    作者:付春香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婴幼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婴幼儿腹泻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科的9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临床护理路径下予以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一般情况,家属对疾病认知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在腹泻次数上,护理前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p>0.05),予以护理后实验组患儿腹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时长及费用等方面,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以及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亦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有效减少患儿腹泻次数、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增加家属对疾病认知,提高护理满意度,应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陈涓 刊期: 2017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