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护理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效果对比

李爽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效果对比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措施,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干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对外科重症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外科重症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外科重症患者96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及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x2 =18.37,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3.77,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在外科重者患者中效果满意,不仅提高了护理满意度,还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卓春梅;张钰欣;曾志媛;张威;张双;王蕾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GSP在基层药品批发连锁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2013年6月1日起实行的新版GSP巳广泛应用于药品批发连锁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对提高药品质量、提高民众用药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基层药品批发连锁企业直接面向县级及以下农村集镇药品销售门店,在广大农村百姓的用药安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基层药品监督日常工作总结,现从4个方面探讨新版GSP在药品批发连锁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为基层药品批发连锁企业的药品监督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李智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老年人精神类药物成瘾的研究进展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不顾后果持续服药的强迫行为,可导致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出现认知、行为、生理等综合改变.大多数药物成瘾是可治疗的,但需要心理学方面的长期支持和监测.

    作者:赵春善;张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施行风险护理管理降低手术室感染率的价值评析

    目的:探计施行风险护理管理降低手术室感染率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7年7月100例手术病人分组.对照组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风险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沟通能力、消毒隔离技术、手术室物品管理质量、风险防范意识评分;手术室感染率.结果:风险管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度80%(包含40例满意,10例不满意),风险管理组满意度96%(包含48例满意,2例不满意).风险管理组护理人员沟通能力、消毒隔离技术、手术室物品管理质量、风险防范意识评分94.50±2.13分、97.50±3.24分、96.61±2.12分、97.50±2.51分高于对照组85.61±1.67分、86.51±1.61分、83.24±1.41分、85.22±2.61分,P<0.05.风险管理组手术室感染率6.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施行风险护理管理降低手术室感染率的价值高,可提升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护理服务质量,有效降低手术室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敖秀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微信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对进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l~6月在我科进行首次IVF-ET治疗的患者,根据不同的进周医生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选取500例.对照组采用原来每周2次现场授课的宣教方式,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移植前焦虑抑郁程度、知识掌握程度、临床妊娠率等指标.结果:移植前一日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和知识掌握程度测评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妊娠率也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对IVF-ET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好,可提高临床妊娠率,无形中减少医患双方的接诊就诊时间.

    作者:郭梅;韦立红;李忻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子宫腺肌病恶变1例

    子宫腺肌病是常见妇科疾病之一,恶变率很低.子宫腺肌病恶变无典型临床表现,大多数术前诊断困难,需术后病理明确诊断.

    作者:张双丽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某市中心医院门诊工作量预测

    目的:建立回归模型,预测我院2013-2016年门诊就诊人数.方法:采用间接小二乘法建立曲线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我院2013-2016年的预测人数分别为65.6734703、73.94833、83.26581682和93.75731.结论:小二乘法是从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出发来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而我们通过判断,使用间接小二乘法更具有说服力,通过预测门诊人数,能为医院的工作计划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使卫生资源更合理的使用.

    作者:李宝慧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复方莪术油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复方莪术油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在附属医院进行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的38例患者,将其分为常规药物药敏试验组(A组)及复方莪术油栓药敏试验组(B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结果:B组复方莪术油药敏试验抑菌率为88.89%,显著高于A组伊曲康唑抗菌药敏试验抑菌率77.77%,两组间抑菌程度差异不显著.结论:采用复方莪术油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由于其是中药成分,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宋波;于秀文;张晓杰;胡芳;王俊苹;张宏伟;孙士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国内外手卫生行为及依从性差异比较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行为在较大程度上会导致出现院内感染,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改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以及依从性,探讨手卫生依从性研究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各项因素,希望可以为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以及依从性提供参考性价值.

    作者:郭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随着中风病越来越年轻化,中风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中风病的治疗已经有多年历史,从古至今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对中风病的治疗均有较多经验.随着如今对中风病的不断深入研究,中西结合治疗成为治疗中风病的研究重点.因此本文对西医和中医治疗直到如今的中西结合治疗中风病进行综述,为临床中西结合治疗中风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爱方;李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60名护理人员,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而实验组采取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此次研究时程为6周,观察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比较两组的专业知识理论、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操作水平评分.结果:经护理,实验组的专业知识理论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操作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彭静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医院护理管理部门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不断改进质量,以提高护理品质.品管圈活动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它可以解决许多的临床问题,激发护士的智力和管理热情,提高护理质量.但是,在培训、实施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强化品管技能培训、咨询沟通,将品管圈理念渗透到日常护理工作中.

    作者:戴燕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健康体检路径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在体检中心优质服务中应用健康检查路径所带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到2017年8月之间1000个体检人员,用随机的方式将这1000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运用传统体检流程实施对照组人员的体检,运用健康检查路径实施观察组人员的体检,采集他们的检查效果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实施对比.结果:在此次观察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前提下,采用健康体检路径的观察组人员的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要高出许多.结论:在体检中心优质服务中应用健康检查路径对于提高体检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体检者的满意度方面有重要作用,应当大力推广.

    作者:胡秀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基于新形式下医院后勤运行维修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研究

    医院在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新的影响下,在管理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就是为适应社会对医院期望的上升,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提高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本文通过新式下的医院后勤运行维修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为医院后勤的有序开展提供有效的对策,进一步促进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为医院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潘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且80%以上发生在产后2h内[2].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出血量、失血速度及孕产妇的体质不同而存在差异,在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大量失血可迅速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存活者可因休克时间过长,引起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垂体腺垂体功能减退一希恩综合征[3].使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产后出血的护理尤其重要.本文针对近年来广大学者在产后出血的护理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冯宝芝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狭窄支架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狭窄支架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狭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患者)与实验组(3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颅内外狭窄血管支架治疗,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前后血管狭窄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狭窄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狭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纯计学意义.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狭窄患者治疗中应用支架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孟淑荣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浅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综合护理干预工作

    目的:调查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综合护理干预工作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且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之后对患者进行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常规组(行常规护理)与综合组(行综合护理).护理后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有效率等.结果:综合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值低于0.05;综合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段琼丽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周边绩效理论运用于医院绩效管理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研究周边绩效理论运用于医院绩效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根据本院自身特点构建一套科学的、系统的、适用的绩效管理体系,将构建好的绩效理论运用于医院绩效管理中,观察医院绩效管理的效果、医院的运营效率.结果: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力,有效的提高了员工的绩效,使医院能够更好更快更稳定的发展.结论:面对这一局面,我院在内部人才管理上提高医院竞争力,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绩效,保证医院可持续的平稳发展.

    作者:王敏;石安平;葛茂林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调研优质护理监管质量持续改良运用到子宫肌瘤患者内的成效.方法:抽选2015年7月到2017年8月来本院医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同时分成两组,试验组39例施以优质护理监管质量持续改良,对照组39例施以常规有关的护理,并比较调研两组患者通过护理过后的护理成效、护理质量总分等.结果:试验组通过护理过后的护理成效、护理质量总分都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监管质量持续改良运用到子宫肌瘤患者内具备尤为理想的成效,值得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作者:李宇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导致皮肤色素脱失3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临床常见疾病的诊疗中发现的罕见问题予以观察总结.方法:采用我院2015-1017年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腱鞘内注射的患者中出现的皮肤色素脱失症状的患者予以观察.结论:总结此类反应的发作特点,持续时间,针对性处理意见.

    作者:于洋 刊期: 2017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