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丽
目的:探究中药外敷如保留灌肠疗法在肝硬化腹水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我科10年内共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163例为样本,征询患者意见,采取常规西药治疔和中药外敷加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分别对应对照组和观察组.终,112例患者选择中药外敷加保留灌肠治疗,51例患者选择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进行保肝、利尿、支持治疗,使用甘草酸二胺、速尿片、安体疏通片等,观察组在常规肝硬化腹水护理的基础上使用连水散进行外敷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共163例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效果较对照组优.观察组112例患者中显效57,有效44例,无效14,总疗效率90.20%;对照组51例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9例,无效16例,总疗效率68.63%.治疗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外敷加保留灌肠疗法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并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静;王亮亮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慢阻肺稳定期与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治疗成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接收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与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各28例为探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基础以上加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存在明显差异,使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能有效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并提升其生活质量,而对于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其治疗成效还需进行不断研究.
作者:贾卫强;宁康 刊期: 2017年第26期
中医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新形势下中医药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当前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萘,我们认为中医治未病首当优先,因为其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引导性.治未病的实用性表现在饮食、情志、起居、运动等方面具有实际的健康指导价值,推广治未病就是在校园里播通健康的种子;其趣味性有利于工作开展;其引导性可引导学生身体自强,行动自觉,生命自爱,文化自信,为实现健康中国、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增添助力.
作者:李星萱;李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索儿科儿科门诊的安全管理隐患,防止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对我们医院儿科门诊管理的安全性因素总结,针对不同的隐患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儿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包括HR,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工作量,法律概念,护士的沟通能力,技术的娴熟度,护理安全管理,儿童和家长等八大因素.结论:儿科护理安全十分重要,做好风险防范措施,提高护理安全性,提供具有优质护理服务的儿童护理质量.
作者:张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外来手术器械集中管理对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外来手术器械206件为研究对象,按照采用的管理方式分组,分为分散组和集中组,其中分散组包含外来器械102件采用分散式消毒管理,集中组包含外来器械104件采用集中式管理,对两组器械的消毒情况及手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集中组器械消毒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分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中组患者接受手术后愈合率明显优于分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外来手术器械采用集中式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消毒清洗合格率,并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保障.
作者:张志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减影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0例经由双源CT检查的头颈部CT血管成像病患,对双能减影后的图像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分析其辐射剂量.由两名放射学专家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双能减影后图像的信噪比、对比度及噪声等参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50例病患中,对头颈部CT血管成像显示效果良好,由48例病患可锐利清晰显示细微血管,其中2例病患能清晰显示细微血管,但边缘不锐利.50例病患的辐射剂量远远低干常规螺旋CT血管成像扫描.结论:双源CT双能减影技术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能良好显示头颈部动脉血管,提供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景昊 刊期: 2017年第26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生活压力的日渐增大,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形成因素比较多,如高血脂、高血压和凝血功能等因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形成密切相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往往伴有高血脂和高凝状态,因此会显著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
作者:张源一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总结1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出血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各个班次加强做好病情观察及交接班.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及化验,凝血功能的检查,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穿刺孔敷料是否出现血液外渗,严密监护,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王秀芝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8例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7 %(5/3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1.2%(14/34),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中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利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红光治疗仪治疗精索鞘膜积液疗效.方法:对6例精索鞘膜积液用红光治疗仪(河北普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结论:红光治疗仪是治疗精索鞘膜积液有效实用的方法.
作者:吴澄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2013年6月1日起实行的新版GSP巳广泛应用于药品批发连锁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对提高药品质量、提高民众用药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基层药品批发连锁企业直接面向县级及以下农村集镇药品销售门店,在广大农村百姓的用药安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基层药品监督日常工作总结,现从4个方面探讨新版GSP在药品批发连锁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为基层药品批发连锁企业的药品监督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李智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调研优质护理监管质量持续改良运用到子宫肌瘤患者内的成效.方法:抽选2015年7月到2017年8月来本院医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同时分成两组,试验组39例施以优质护理监管质量持续改良,对照组39例施以常规有关的护理,并比较调研两组患者通过护理过后的护理成效、护理质量总分等.结果:试验组通过护理过后的护理成效、护理质量总分都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监管质量持续改良运用到子宫肌瘤患者内具备尤为理想的成效,值得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作者:李宇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60名护理人员,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而实验组采取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此次研究时程为6周,观察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比较两组的专业知识理论、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操作水平评分.结果:经护理,实验组的专业知识理论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操作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彭静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海盐县自2016年6月推行家庭医生移动随访包,作为当年度的政府实事工程,在近一年的使用中,移动随访包作为责任医生的助手,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档案的动态管理、慢性病的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健康体检、中医体质辨识及责任医生签约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荣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对比老年内科护理带教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常规教学法的有效性.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7月到我院老年内科实习的护生按照护理带教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案例教学法)与对照组(常规教学法),对比两组护生的各项成绩对比.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科室评分以及综合成绩等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老年内科护理带教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可明显提高护生的综合成绩,应全方位推广应用.
作者:程绪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在婴幼儿腹泻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科的9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临床护理路径下予以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一般情况,家属对疾病认知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在腹泻次数上,护理前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p>0.05),予以护理后实验组患儿腹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时长及费用等方面,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以及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亦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有效减少患儿腹泻次数、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增加家属对疾病认知,提高护理满意度,应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陈涓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CP用于护理管理工作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住院治疗患者(n=88),依照入院的顺序进行分组,对比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5.58±3.9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48±3.21分,(P<0.05);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73%与90.91%,(P<0.05).结论:CP用于护理管理工作的效果显著,便于提高护理服务工作的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升医院整体形象.
作者:邵丽华;周红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供肾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4年1-2014年12月期间实施的56例肾移植患者,分为观察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和参照组(传统尸体肾移植),56例患者应用三联抗排斥用药对策,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结果:跟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明显较低,统计学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术后增强对并发症的护理是度过围手术期的主要环节,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提升医患之间的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史罗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周边绩效理论运用于医院绩效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根据本院自身特点构建一套科学的、系统的、适用的绩效管理体系,将构建好的绩效理论运用于医院绩效管理中,观察医院绩效管理的效果、医院的运营效率.结果: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力,有效的提高了员工的绩效,使医院能够更好更快更稳定的发展.结论:面对这一局面,我院在内部人才管理上提高医院竞争力,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绩效,保证医院可持续的平稳发展.
作者:王敏;石安平;葛茂林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顽固性高血压的联合用药治疗方法疗效.方法:选取顽固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各30例,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观察组显效率73.33%,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率43.33%,有效率73.33%;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松岩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