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的诊断价值

李艳宁;李智贤;杨红;罗佐杰

关键词:超声检查, 亚急性甲状腺炎, 急性期
摘要:目的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声像图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的价值.方法对27例临床明确诊断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声像图特征:甲状腺内呈不规则低回声,边界模糊不清,回声从外至内渐进性降低.定性诊断正确率92.6%.结论二维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乳房嗜麦芽假单胞菌感染1例超声表现

    患者女,18岁.左乳房肿块,外院诊断为左乳腺癌.3个月后左乳肿大,疼痛难忍来我院诊治.外观左乳房增大形态饱满,触之较硬.左乳房皮肤青紫,表面呈桔皮样改变,并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水泡样结构.左乳头周围可见不规则片状黑色溃烂面.胸前、颈前及上腹部皮肤可见多处大小不等的青紫色斑块及紫红色丘疹(图1).超声检查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左乳房及腋下超声检查:可见左乳房皮下组织增厚达11.6 cm,回声增强,浅表淋巴管扩张.

    作者:鞠国华;邹洪达;邓小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高频超声在观察兔动脉粥样硬化消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技术观察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自然消退及祛瘀消斑胶囊消退AS的作用.方法 12周末16只AS造型兔随机分为自然消退组和中药组,于实验开始、12周末和24周末分别进行血脂和超声检测,并与病理检测结果对比.结果造型后血脂显著升高,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显著增厚(P均<0.01).24周末两组兔血脂均显著降低,与自然消退组比较,中药组的各项血脂指标均显著降低(P均<0.05),IMT显著减小[(0.472±0.059)mm vs(0.617±0.125)mm,P<0.01],AIIc%较造型后显著增大(80.35±8.41 vs 69.61±8.40,P<0.01).两组形态学检查有明显差异.结论祛瘀消斑胶囊具有消退和稳定实验兔AS的作用,高频超声技术可作为定性和定量随访AS动态变化的可靠方法.

    作者:刘运芳;赵玉霞;于会明;周伟华;钟宁;宋文延;黄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声像图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的价值.方法对27例临床明确诊断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声像图特征:甲状腺内呈不规则低回声,边界模糊不清,回声从外至内渐进性降低.定性诊断正确率92.6%.结论二维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艳宁;李智贤;杨红;罗佐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高频超声对电击伤上肢血液供应的探讨

    目的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上肢电击伤血供状况.方法采用14 MHz高频探头检测上肢电击伤患者肱、桡、尺动脉各26条,与正常人相应动脉12条对照,比较血管二维、彩色血流图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与治疗、病理对照.结果保肢组9只上肢,血管壁规则,血流通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SPV)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截肢组17只上肢,动脉壁损伤,管腔节段性狭窄和扩张,血流中断,血管闭塞.血流中断近心侧SPV减慢,与正常组和保肢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伴行静脉血流信号消失.超声所见与大体及镜下病理结果十分符合.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评价电击伤上肢血供优劣,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定性、定量的科学依据.

    作者:张莉;刘达恩;李智贤;韦康来;黎洪棉;张步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介入性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76例分析

    目的探讨普通非穿刺探头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介入性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与价值.方法观察76例患者87个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经普通非穿刺探头超声引导穿刺无水乙醇治疗后超声图像的变化,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87个囊肿治疗后78个囊肿消失,9个囊肿明显缩小,有效率100%,治愈率89.7%(78/87).9例不孕者,治疗后2例受孕.结论普通探头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简便、安全及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程;王敦礼;杨琳;刘亚绵;藏树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胎儿颈部淋巴管囊肿1例

    患者女,29岁.第1胎,孕3个月产前常规超声检查.使用仪器为Acuson sequia-512,探头频率为4 MHz.检查所见:宫内单胎,胎心胎动正常,双顶径为31 mm,颅骨光环完整,颅内结构及头皮未见明显异常.颈部周围包绕囊状无回声区,囊壁薄,囊内有多个较厚的中等回声光带分隔,呈辐射状排列(图1).胸腹壁皮肤明显增厚水肿,厚处约12 mm.双胸腔见少量游离液性暗区.四肢骨及皮肤未见明显异常.胎盘位于前壁,羊水适量.超声诊断:(1)宫内单活胎;(2)胎儿畸形:胎儿颈部淋巴管囊肿伴胸腹部皮肤明显水肿,胎儿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引产后证实.

    作者:王金瑜;顾世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心腔内超声成像适用切面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心腔内超声的适用切面.方法应用Acu Nav心腔内超声探头对9只实验犬进行心脏成像检查.结果探头分别在右房、房室环、右室内3个节段,以不同角度成像,可以完成对整个心脏的扫查获得相应心内结构.结论心腔内超声可以从多角度高质量成像,且成像安全,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作者:郑敏娟;周晓东;张海滨;张民;田新桥;贺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孕晚期超声监测胎盘成熟度分级与病理改变、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探讨胎盘成熟度分级与胎盘病理改变的关系,评价胎盘功能,预测分娩结局.方法选取足月妊娠61例,于产前行超声检查对胎盘行成熟度分级(Grannum分级法),并行胎盘病理学检查,记数胎盘绒毛中的合体滋养细胞结节、绒毛间质纤维化数,行病理及妊娠结局的比较.结果成熟度Ⅰ、Ⅱ级组胎盘的合体滋养细胞结节及绒毛间质纤维化数与Ⅲ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Ⅰ、Ⅱ级组出现不良妊娠结局与Ⅲ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Ⅲ级胎盘是足月妊娠自然老化的声像图表现,但是胎盘Ⅲ级不表示胎盘功能的下降,应重视与孕周不相符的胎盘分级.超声判断胎盘成熟度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低,故不能作为预测妊娠结局的独立指标.

    作者:陶国伟;刘韶平;郝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超声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局部心肌的纵向收缩功能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的应变率(SR)变化特点及二尖瓣瓣环的收缩期SR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关系.方法 15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者,将取样容积分别置于心尖位左心长轴切面、两腔切面和四腔切面的左室壁基段、中段和二尖瓣瓣环水平,获取同步的心肌SR曲线,读取收缩期的峰值SR值.用Simpson法测量LVEF.结果 DCM组左室各节段心肌的纵向SR明显低于正常组相应节段的SR(P< 0.05).瓣环的SR与LVEF呈正相关(r=0.623,P=0.003).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各部位的心肌纵向SR呈均匀性降低,瓣环的SR可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功能.

    作者:穆玉明;唐琪;王春梅;陈晓峰;吐尔逊娜依;韩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乳腺癌超声形态学表现与病理、分子生物学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形态学表现与病理、分子生物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乳腺超声检查,分析乳腺癌的形态学表现.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抑癌基因nm23-H1的表达,并分析与超声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 45例乳腺癌中,癌肿毛刺状边缘、内部坏死与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癌组织nm23-H1阳性表达与肿瘤T分期呈负相关(P<0.05),而与形态学改变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形态学表现与病理、分子生物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根据其超声表现对癌灶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进行评估.

    作者:谷涛;傅庆诏;马喆;刘韶平;陶国伟;李海鹰;周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妊娠早期非瘢痕性子宫破裂1例的超声表现

    患者女,23岁.妊娠11周,下腹原因不明剧痛19 h,于2003年11月16日入院.患者孕2产0,2000年人工流产1次.末次月经2003年9月2日,停经48 d尿HCG(+),超声检查:子宫腔内探及4.9 cm×1.8 cm×3.0 cm妊娠囊,囊内可见顶臀径0.7 cm 的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

    作者:高建津;王玲;徐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与心肌病心脏移植存活者超声心动图比较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移植存活者的心脏结构、血流及功能状况,并与心肌病心脏移植存活者进行比较.方法用超声心动图二维、M-型、彩色多普勒及多普勒组织成像等超声技术前瞻性地对17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及19例小儿心肌病心脏移植存活者的左室内径、左室壁厚度、质量、房室瓣血流速度及心功能指标进行测量并对这2组患儿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各参数2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与心肌病患儿在心脏移植平均存活2年后经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心脏结构、血流及功能指标无明显区别,其心脏移植后的效果是基本相同的.

    作者:吴进;LI Bezold;徐赐祥;黄德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经阴道超声对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诊断的临床应用

    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是妇科常见疾病,主要发生于生育年龄,一般为单侧,少数为两侧,约有75%可恶变.以往诊断,主要依赖临床体征及腹腔检查,患者痛苦且操作复杂,经阴道超声检查,操作简便、迅速、可靠、安全,更有利于早期诊断,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希华;宋玲;龚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视网膜囊肿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视网膜囊肿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对16例视网膜囊肿患者仔细探查,观察晶状体、视网膜、玻璃体等眼球内情况.结果本组视网膜囊肿患者均合并视网膜脱离,其中10例合并部分性视网膜脱离,6例合并完全性视网膜脱离.声像图表现为:脱离的视网膜上可见一囊泡状隆起,近椭圆形,内为无回声.结论视网膜囊肿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高频超声及CDFI技术对其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可为眼科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许敬华;李晓华;雷建明;邹凯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法洛四联症的胎儿期超声心动图特征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胎儿期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提高产前诊断率.方法对所有受检胎儿均行四腔心切面及四腔心平面头侧偏转法获得左、右心室流出道、主肺动脉长轴切面、心底短轴切面及三血管平面扫查.对产前诊断的15例法洛四联症的胎儿期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产前共诊断15例法洛四联症,漏诊2例,在产前诊断的所有法洛四联症病例均具有肺动脉内径较主动脉内径窄、大于0.40 cm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但仅5例有右室前壁增厚.漏诊的2例法洛四联症为轻型,肺动脉仅轻度狭窄,室间隔缺损直径小于0.40 cm.结论法洛四联症的胎儿期超声心动图特征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室前壁增厚不明显,轻型法洛四联症可能漏诊.检查时须四腔心切面及四腔心平面头侧偏转法获得左、右心室流出道、主肺动脉长轴切面、心底短轴切面及三血管平面扫查,才不致漏诊.

    作者:钟晓红;李胜利;陈琮瑛;刘菊玲;毕静茹;文华轩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Vater壶腹占位1例

    患者女,61岁.因全身黄染月余,上腹部不适1周来诊.临床诊断: 阻塞性胆囊炎,肿物不除外.超声检查: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图1),胰管明显扩张,胆总管全程扩张,内径约为1.3 cm,于十二指肠壶腹部见一个大小为1.9 cm×1.5 cm的中等略低回声团,不伴声影,边界较清(图2).胆囊增大,腔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团伴声影,位置可变动,大约为1.1 cm×1.5 cm(图1).超声诊断:符合梗阻性黄疸声像图改变(1)十二指肠壶腹部实性占位;(2)胆囊多发结石;(3)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扩张;(4)胰管扩张.CT检查:胰头增大,相当于肝胰总管处管腔中断闭塞.胰总管、胆总管、左右肝管均示扩张.肝内胆管呈树枝状扩张.胆囊增大,张力增高.CT印象:壶腹部占位.

    作者:李琦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管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诊断的价值

    目的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在血管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CDUS检测45例ED患者药物诱导阴茎勃起前、后阴茎海绵体动脉和背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45例中非血管性ED 22例(48.9%),动脉性ED 12例(26.7%),静脉性ED 11例(24.4%).勃起时动、静脉性ED组阴茎海绵体动脉PSV、EDV及RI均明显低于非血管性ED组,而疲软时前两组PSV与后一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静脉性ED组阴茎背深静脉血流主要表现为持续血流信号,而非血管性和动脉性ED组则不然.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血管性ED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进兵;黄道中;饶可;张青萍;赵胜;李银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高频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与功能改变的评价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46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老年人颈动脉行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颈动脉内-中膜有无增厚、有无斑块、斑块数目和回声情况,测量舒张期内-中膜厚度(IMT);M-型超声记录颈总动脉前后壁在收缩期和舒张期运动幅度变化,测量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内径,计算内-中膜横截面积(IMSCA)、僵硬度β指数、扩张性(distensibility )和顺应性(compliance)等参数.结果脑梗死患者比健康老年人斑块数目及低回声斑块检出率增加,大IMT和平均IMT增厚,内-中膜横截面积、收缩期内径和舒张期内径、僵硬度指数增大,扩张性和顺应性降低(P<0.05).IMT与僵硬度指数、扩张性和顺应性无明显相关性.IMSCA、僵硬度指数、扩张性和顺应性与脉压相关(P<0.01),而与收缩压、舒张压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频超声是无创诊断颈动脉早期动脉硬化的简便有效的方法,颈动脉IMT结合僵硬度、扩张性和顺应性等指标可反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特征,可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作者:刘荣桂;钱蕴秋;何光彬;周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睾丸囊肿1例

    患者男,74岁.因阴囊肿、痛明显就诊.查体:仅见右侧阴囊肿大压痛.B超所见:右侧睾丸增大,约80 mm×35 mm×42 mm,内见一液性暗区占据大部睾丸,大小70 mm×33 mm×38 mm,壁光整,透声好,睾丸组织受压变薄,厚仅5 mm(图1).CDFI:该液性暗区内未见血流信号,受压睾丸组织周边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左侧睾丸大小及内部回声正常.超声诊断:右侧睾丸囊肿.术中所见:右睾丸内部见60 mm×40 mm×40 mm囊肿,囊液澄清.病理诊断:睾丸单纯性囊肿.

    作者:杨忱;沈美珍;朱剑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乳头溢液的超声与纤维乳管镜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超声对乳头溢液相关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观察,结合手术和病理结果与纤维乳管镜检查进行对比.分析乳头溢液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诊断优势和不足.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诊断正确率为67.86%,纤维乳管镜的诊断正确率为89.29%,导管内癌的超声诊断正确率为54.55%,纤维乳管镜的诊断正确率为90.91%.结论超声能准确地显示扩张的导管,但对导管内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低于纤维乳管镜,结合纤维乳管镜能为手术提供准确的诊断.

    作者:马步云;吕青;许瑞华;彭玉兰;魏兵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