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长指背动脉蒂逆行掌背皮瓣的临床应用

娄宏亮;杨连根;安小刚;韩守江;葛海岩;王晖

关键词:超长, 指背, 动脉蒂, 掌背皮瓣, 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 资料与方法, 指腹缺损, 术后恢复, 血管蒂, 脱套, 食指, 切削, 皮肤, 年龄, 面积, 绞伤, 机器, 创面, 病因
摘要: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1年3月采用指背动脉蒂逆行掌背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8例,术后恢复满意,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25~60岁.病因:砸压伤2例,切削伤4例,机器绞伤2例.部位:食指1例,中指4例,环指3例.指端皮肤脱套2例,指腹缺损4例,指端缺损2例.创面大小:2.0 cm~4.0 cm×1.5 cm~2.5 cm,皮瓣面积3.0 cm~4.5 cm×2.0 cm~3.0 cm,血管蒂长6.0 cm~9.0 cm.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外周神经损伤显微手术治疗6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外周神经损伤显微外科修复的疗效.方法对外周神经损伤采用神经松解19例,神经吻合41例,神经移植8例.结果经6个月~2年随访,按6级法评定标准:M4.5S4属优、M2S3良、M2S2可、M1 oS1为差.其中优32例,良18例,可14例,差4例,优良率73.5%.结论外周神经手术好3个月内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神经挫伤行神经松解术,神经断裂行神经外膜端端吻合术,神经移植的疗效差,但对修复部分感觉功能有益.

    作者:王愉思;许自力;王家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吻合浅静脉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报道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吻合浅静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吻合头静脉的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4例,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区、踝周及足背部软组织缺损8例.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静脉通畅.随访3~26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吻合浅静脉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转移范围大,切取容易,损伤小,不牺牲主干动脉,较好地解决了同类皮瓣静脉回流障碍的问题,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作者:罗志平;边子虎;饶海群;谢建军;黄大江;曾剑文;廖洪跃;刘思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报道听神经瘤经枕下-乙状窦后显微手术切除的临床经验.提高大型听神经瘤的全切除率和面、听神经的保留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39例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大型听神经瘤,对影响肿瘤全切除的因素及手术中的关键技术点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34例(占87.2%),次全切5例.术中解剖保留面神经31例(79.5%),听神经解剖保留15例(38.5%),其功能保留率分别为56.4%、17.%.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提高听神经瘤手术切除率和面、听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的关键.术中诱发电位的应用可提高面、听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

    作者:陈立华;刘运生;袁贤瑞;马建荣;方加胜;秦天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带蒂皮瓣转移与外固定支架联合应用修复小腿严重创伤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应用健侧小腿内侧带蒂皮瓣桥式交叉与外固定支架修复对侧小腿严重毁损伤所致大面积皮肤坏死、骨折而致骨、肌腱等外露的修复方法,免除截肢所造成的重大残疾.方法临床治疗41例小腿大面积皮肤坏死伴骨折而致骨、肌腱等外露的病例,应用健侧小腿内侧带蒂皮瓣进行创面修复覆盖,同时应用外固定支架恢复骨的连续性并取得牢固的固定作用结果41例皮瓣全部成活,骨折愈合.术后随防8个月~3年,患肢外观正常,不臃肿,患肢骨折愈合,活动尚好,远端肢体供血明显改善,大限度的恢复患肢功能,避免截肢残疾的发生.结论小腿软组织缺损伴骨折,造成骨、肌腱等外露,应用健侧小腿内侧带蒂皮瓣加外固定支架综合方法修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建明;黄秋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自体第二足趾与异体手指复合组织移植

    目的调查异体手指复合组织与自体第二足趾同时移植再造拇、手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自体()甲皮瓣包绕冷冻异体手指复合组织并连第二足趾游离移植为多指缺失者24例(25手)再造出拇、手指50指.采用信访填表、拍片、门诊复查15例(16手)进行疗效分析.平均随访时间4年.结果再造手指的触、痛及温度觉恢复,对掌功能优良,供足能胜任步行,但4例植皮区易磨损,3例(4足)()趾外翻,2例前足底产生胼胝.冷冻或冻干的异体手指移植后无排斥反应,供、受体骨与肌腱连接愈合.结论异体手指复合组织与自体第二足趾联合移植可减少足趾数丧失,多造手指,保持供足步行功能.移植物经过冷冻或冻干处理后,抗原性很弱,无须应用抗排斥反应药物.

    作者:侯明钟;黄燮青;贾万新;沈尊理;蔡燕娴;王岚;黄一雄;章开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复合组织瓣移植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报道应用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的远期疗效.方法对临床应用的90例,就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远期疗效及供区的功能做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皮瓣及复合组织瓣术后成活89例,仅1例术后皮瓣坏死.前臂背侧供区外形及功能正常.结论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路来金;宫旭;刘志刚;张志新;刘彬;杨喜林;于家傲;陈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选择性腰骶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双上肢痛觉恢复一例

    作者:楼征;王秋根;杨超;张秋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海绵窦外侧壁肿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报道海绵窦外侧壁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年来收治的7例海绵窦外侧壁肿瘤的临床资料,7例临床均表现为海绵窦综合征,MRI检查显示一侧海绵窦外侧壁边界清楚的占位病变,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向内侧移位,颈内动脉无狭窄或肿瘤包绕,全部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1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结论海绵窦外侧壁肿瘤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及MRI检查,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施行显微手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林佳平;黄正松;吴新建;刘金龙;陈晓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桡神经自发性断裂一例

    患者男,37岁.因左上肢伸腕、伸指受限1.5个月就诊.自诉1.5个月前在搅拌水泥时,其左上肢突发剧痛、麻木,腕关节及手指不能背伸.经当地医院诊治无效后住我院治疗.查体示:左上肢三垂征阳征,伸腕、伸指、伸拇及肱挠肌肌力0级,虎口区皮肤浅感觉减弱,左上臂中下1/3桡神经走行区有压痛,Tinel's征阳性.

    作者:赵学文;张欣;钱万永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严重损伤28例

    作者:吴波;吴景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鱼际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报道手部大鱼际损伤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89年起,采用掌浅弓或掌深弓转移、大鱼际肌瓣重新组合、损伤神经修复、皮瓣移植等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大鱼际损伤21例.结果受损的拇指和皮瓣均存活,两点辨别觉5~10 mm,大鱼际肌肌力4级,拇指对掌功能满意.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大鱼际损伤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智;吴春辉;颜志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低龄幼儿绞轧性断腕再植一例

    患者男,2岁,2001年12月30日因左手搅入电动打米机致左腕部离断4 h入院,检查发现左腕部离断,仅腕背部有1.5cm宽皮肤相连,断端组织损伤、污染严重,腕屈、指屈肌腱及腕伸、指伸肌腱断裂,尺、桡动脉和正中神经断裂,左手各指冰凉,肢体远近断端另有多个横行伤口,腕掌侧有3 cm×3 cm皮肤缺损.

    作者:陈强;王永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第二足趾携带(足母)趾腓侧岛状皮瓣再造修复示指中指一例

    患者男,17岁,因左手示、中、环指外伤部分缺如、畸形10年余,要求修复再造而收住院.检查:左手示指及环指中远节缺如,中指中节短缩偏向桡侧成角畸形,末节残存,指甲外观满意.

    作者:苑芳昌;柏春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在修复足跟部创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足跟部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临床应用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15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4年,皮瓣感觉良好,外形满意,质韧耐磨,无溃疡现象,足及足趾活动功能良好.结论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是修复足跟部创面的良好方法.

    作者:岑海洋;林锎;梁胜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膈神经为受区神经源的背阔肌游离移植治疗面瘫

    目的探讨以膈神经为受区神经源的肌肉移植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带神经及血管的背阔肌移植治疗面瘫3例.术中以同侧膈神经作为受区神经源,以同侧面动、静脉为受区血管.肌肉起点固定于颧弓,止点固定于鼻唇沟及口角处.结果3例于术后12~16周逐渐恢复肌肉运动功能,面部动态和静态表情得到明显改善.2例肌肉移植后术侧较饱满,其中1例作二期手术修薄肌肉和皮下脂肪后得到改善.结论与现有的肌肉移植治疗面瘫的术式相比,该术式可以1次完成.手术不需要在健侧面部寻找面神经颊支,不会造成健侧创伤和留下瘢痕;另外,受区的膈神经较长且易分离,移植肌肉上仅保留很短的神经就足够吻合,使神经再生距离短,肌肉恢复功能较快.

    作者:许扬滨;刘均墀;李平;徐晖;赖伟文;朱家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管转流管在静脉窦旁脑膜瘤显微全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血管转流管在静脉窦旁脑膜瘤显微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2月~2002年3月收治静脉窦旁脑膜瘤18例,其中17例侵犯后2/3矢状窦,1例侵犯先天单侧横窦.术中全部应用血管转流管,在手术显微镜下施行肿瘤切除.结果全部病例均全部切除肿瘤和受侵犯之窦壁(SimpsonⅠ级切除),12例作人造血管移植重建静脉窦,4例行窦壁硬脑膜修补,2例因静脉代偿充分仅单纯结扎静脉窦,术后恢复好,无死亡病例.结论血管转流管的应用是保证后2/3矢状窦旁及横窦脑膜瘤全切除及顺利进行静脉窦重建的良好技术之一.

    作者:刘金龙;黄正松;林佳平;吴新建;陈晓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利用中指一期再造拇指一例

    作者:顾宇彤;张德松;强加和;陈浩;程志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头坏死

    作者:俞汝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诊肩胛侧胸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儿童上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一例

    患儿男,12岁,左上肢棉花机压砸伤8 h急诊入院.查:左上肢屈侧自肱骨中段到腕关节皮肤缺损达45 cm×15 cm,自桡骨颈平面以下屈侧全长外露,屈肌群仅剩环、小指屈、伸深肌及尺侧腕屈肌存在,尺神经血管鞘外露,尺动脉搏动弱,诸手指皮温低,中、环小指毛细血管反应微弱存在.

    作者:林立;谭雄进;陈国奋;林昂如;顾立强;裴国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窄蒂侧颌颈部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目的为窄蒂侧颌颈部皮瓣的血供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探讨其成活机制,以期指导临床应用.方法2例新鲜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分别灌注红色乳胶及明胶墨汁,前者解剖剔除表皮以显示真皮下血管网,后者制成透明标本;10例头颈部铸型标本上,观察面部和颈部血管分布.临床应用窄蒂侧颌颈部皮瓣修复各种面额部组织缺损29例,皮瓣大面积11cm×10 cm,小面积5 cm×6 cm,蒂宽1 cm~1.5 cm,蒂长2 cm~8 cm.结果侧颌颈部皮肤血供主要来源于面动脉、颞浅动脉的分支、枕动脉及甲状腺上动脉亦发出分支营养颈上部皮肤,各动脉逐级发出分支,在面颈部各层形成稠密吻合的血管网.蒂部血供主要来源于颞浅动脉的小穿支形成的真皮下血管网及皮下血管网.29例皮瓣,26例全部成活,2例静脉淤血、皮瓣远端坏死,1例皮瓣大部分坏死.结论窄蒂侧颌颈皮瓣的成活主要依赖于蒂部稠密吻合血管网及高灌注压供血,创基创缘的营养及适当的加压促进静脉回流对皮瓣的成活亦起重要作用.该皮瓣是一种超常规的任意型皮瓣.

    作者:赵天兰;程新德;熊绍虎;徐达传;李光早;徐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