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提高门诊分诊护士的情商能力

黄红梅

关键词:提高门诊, 分诊护士, 情商能力
摘要:近年许多文献报道,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其言行举止均可对患者造成影响,尤其是护理人员的不耐烦、急躁、冷漠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不但是对良好的护患关系的伤害,而且可能成为护患纠纷的导线.加强门诊导诊护士情商的培养,注重情绪的调控,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重要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监护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监护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58例,将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方法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以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以临床护理路径施以护理,此方式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亦可使得医患双方无障碍沟通,护理工作效率亦随之提升.

    作者:涂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评价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

    目的 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挑选90例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淋巴清扫数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CRP、TNF-α、IL-6与和IL-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发生率为17.7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可加强应用.

    作者:陈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前提下加入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PH、体温、舒张压、收缩压差异不显著(P>0.05),但心率、呼吸频率、SaO2、PaCO2、PaO2等生命体征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易被患者认可,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冯远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个性化护理在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风湿免疫科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风湿免疫科收治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75.56%,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菲洛拉·阿勒比亚提;高翠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讨剖宫产产妇术后采取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麻醉科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280例剖宫产产妇参与研究试验,按随机非盲法标准分组,Ⅰ组140例术后接受芬太尼+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镇痛,Ⅱ组140例术后硬膜外镇痛采取舒芬太尼+罗哌卡因进行,评估该两种镇痛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 Ⅱ组T1-T5各时点的VAS评测值相比Ⅰ组均显著降低,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两组术后镇痛期间均有产生副反应,但总副反应率(Ⅰ组为6.4%,Ⅱ组为4.3%)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结论 剖宫产产妇术后接受舒芬太尼+罗哌卡因方案行硬膜外镇痛,镇痛高效、安全,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徐栩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补肾固胎丸治疗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39例

    目的 观察(山西名老中医张敬武)补肾固胎丸[1]治疗反复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免疫性反复性自然流产(RS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采用补肾固胎丸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及心磷脂抗体(ACAB)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固胎丸治疗反复性自然流产的疗效非常显著,可视为临床滑胎首选方剂,可显著改善症状,提高抗心磷脂抗体转阴率.

    作者:葛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我院17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主要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2016年收集上报的178例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总结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结果 178例ADR中,女性及60岁以上的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较高;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起ADR的比例较高,占81.46%;涉及的药品绝大多数为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类,分别占56.18%和14.04%;所引发的ADR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占68.54%.结论 应加强特殊人群,静脉给药途径和重点药物的ADR监测,强调医师、护士和药师在ADR监测工作中的作用,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张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旋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应用

    总结旋后肩法处理85例肩难产患者的临床经验.为了减少肩难产时母儿的损伤,助产士在助产中发现肩难产时,采用逆时针或顺时针向下螺旋式牵引,使胎儿后肩向前旋转,将耻骨联合处嵌顿的前肩旋转135°至骨盆入口斜径处.再向下牵引胎头娩出胎儿后肩,胎头复位,常规方法娩出胎儿.结果:82例使用旋肩法成功娩出胎儿,3例使用旋后肩法失败.82例患者中5例发生产后出血,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无新生儿重度窒息,无锁骨骨折及软产道III度裂伤,无死产.旋肩法简单有效,易于操作,母儿产伤及并发症少.

    作者:马秋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究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1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厄洛替尼治疗,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可以发现,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厄洛替尼治疗并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文燕;李汶阳;刘凡平;冯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研究手足软组织缺损时一种新的修复方法和临床效果

    目的 探索针对手足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3年4月——2016年5月间接收的患手足软组织缺损的55例患者,均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55例患者术后的皮瓣均成活,其中创面Ⅰ期愈合患者49例,6例伴创面感染的患者于术毕后6周左右愈合.术后随访观察发现患者植入皮瓣质地均柔软,没有磨损和破溃情况,外观无显著臃肿,色泽和受区基本接近,保护性感觉恢复.供区植皮成活情况均良好,疗效满意.结论 针对手足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李统;丁明斌;杜志国;王华柱;张植生;张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院内感染控制预防中细节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着重于分析住院患者运用细节管理对其院内感染控制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细节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院内感染率.结果 实验组院内感染率为2.5%,护理质量评分为(97.5±2.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节管理能够降低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率,同时提高其护理质量评分,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孔霞;赵英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研讨优质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疾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影响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疾病者中,抽取88例纳入到讨论中,88例患儿按入院单双顺序分4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和44例研究组(优质护理模式),对比讨论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肺功能改善状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3.18%比对照组79.54%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肺部指数(FVC、FEV1、PEF),研究组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可给予小儿支气管肺炎疾病者优质护理模式,疗效突出,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应用性较大.

    作者:魏静;王凌燕;张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目的 讨论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出现需要实行尿常规的病人有1000例,分别实行干化学法的干化学法组,尿沉渣法的尿沉渣法组以及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的联合组,对三组的检测结果实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中的尿常规的检测高于干化学法组和尿沉渣法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常规检测中常使用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使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的检测的准确率更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陶格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生儿复苏理论

    和成人不一样的是新生儿无法做出他们自己的决定,无法代表自己的意愿,复苏通常是是一件不能预料紧急事件,在紧急操作前完全的知情同意很难实现.本文将具体分析新生儿复苏的研究现状,对婴儿存活率、残疾发生率、知情同意进行分析,提出尊重儿童自主权的重要性,希望可以提高人们对新生儿复苏的责任意识和重视度.

    作者:石福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治疗不孕不育的疗效

    目的 分析研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中,抽取78例到此讨论中,按入院单双顺序将其分两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通液术进行治疗)和39例研究组(接受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纳入对比研讨中.结果 经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为76.92%比对照组33.33%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妊娠状况,研究组12例患者妊娠,妊娠率为30.77(12/39),对照组4例患者妊娠,妊娠率为10.26%(4/39),研究组患者的妊娠率为30.00%比对照组7.69%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治疗不孕不育,其效果显著,有着极好的诊断价值,临床应用推广价值大.

    作者:邓兆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疾病者中,抽取120例纳入到讨论中,12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分60例对照组(西药治疗)和60例研究组(中药治疗),把两组治疗状况纳入对比讨论中.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血清指数,包含HDL、VLDL、CHOL、TG等指数,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周围神经体征、周围神经针状、神经功能评分状况,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疾病建议可给予中药治疗,各症状和指标改善显著,进而提升疗效,应用性和推广性均较大.

    作者:胡天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BL+LBL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LBL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护生,随机分组:研究组(接受PBL+LBL教学)和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对比①两组学生理论、实践考核成绩.②两组学生对课堂教学氛围满意度.对比①两组学生理论、实践考核成绩.②两组学生对课堂教学氛围满意度.结果 ①两组学生理论、实践考核成绩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②两组学生对课堂教学氛围满意度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本文认为PBL+LBL教学运用于基础护理学后,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护生成绩,活跃课堂气氛.

    作者:王雅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文丘里吸氧在气道湿化管理中的持续改进及应用

    临床当中,部分患者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辅助呼吸,部分患者在撤机实验成功后,虽然可以脱离呼吸机,但是由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因意识不清、气管软化、自主咳嗽功能差或反复误吸等原因不能拔除人工气道,此类患者不使用呼吸机期间,仍需实施有效的气道湿化,因此在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控制及预防发生肺部感染,为患者提供合适温、湿度的气体,尤为重要.对于带有人工气道的非机械通气患者,能否有效保证气道管理的质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及减低人工气道建立后并发症的发生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对于慢性肺部疾病的无人工气道患者,对于气道温湿化需求同样重要.文丘里加温加湿氧气吸入技术,满足了气道对温湿化方面的需求,能够降低危重症患者插管时间,促进疾病康复,降低住院天数,从而节省医疗资源.

    作者:朱轶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清金化痰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研讨清金化痰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疾病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8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40例对照组(常规性西药治疗)和40例研究组(清金化痰汤治疗),对比讨论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比对照组80%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炎症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疾病可考虑给予清金化痰汤进行治疗,疗效突出,加快各症状改善速度,应用性较大.

    作者:陆妹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昏迷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昏迷是指人体高级神经活动受到抑制而导致的脑功能严重障碍.昏迷患者均是危重疾病者,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发展变化快且复杂,临床上发生昏迷的原因较为复杂,由于老年昏迷患者身体机能差,其免疫力低,糖耐量下降、心肺功能衰弱等原因,这样就给临床治疗护理带来较大的困难.为了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便于治疗和用药,浅静脉留置针是非常必要的.静脉留置针因导管柔韧、对血管刺激小、无毒无害、可较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静脉输液治疗[1],但长时间在同一部位输注刺激性药物,对血管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可造成血管变硬、甚至出现局部发红、肿胀、疼痛等静脉炎的症状[2].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昏迷患者中被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妍;李敏;王可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