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旋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应用

马秋丽

关键词:肩难产, 旋肩法
摘要:总结旋后肩法处理85例肩难产患者的临床经验.为了减少肩难产时母儿的损伤,助产士在助产中发现肩难产时,采用逆时针或顺时针向下螺旋式牵引,使胎儿后肩向前旋转,将耻骨联合处嵌顿的前肩旋转135°至骨盆入口斜径处.再向下牵引胎头娩出胎儿后肩,胎头复位,常规方法娩出胎儿.结果:82例使用旋肩法成功娩出胎儿,3例使用旋后肩法失败.82例患者中5例发生产后出血,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无新生儿重度窒息,无锁骨骨折及软产道III度裂伤,无死产.旋肩法简单有效,易于操作,母儿产伤及并发症少.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30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的分析,探究血液检验在贫血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前来就诊的30例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这30例患者的MCHC、MCH、RDW、MCV的水平进行记录,并同时选取3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血液检验结果的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所记录的血液检验结果发现,对照组健康成年人的MCHC、MCH、RDW、MCV的水平高于贫血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血液检验技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防范护理管理措施探讨

    目的 分析精神科意外事件发生类型,总结有效防范护理管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2016年12月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120例,分析意外事件发生的类型,总结防范护理管理措施.结果 本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6.67%,男性65.63%,女性34.37%;自伤、自杀患者占15.63%;攻击他人、毁坏物品患者占25%;误服药物中毒患者占9.38%;出走逃跑患者占21.88%;噎食的患者占12.5%;跌伤的患者占15.63%.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出现意外事件的几率很高,临床医护人员必须加强重视,做好监管,采取有效的防范护理管理措施,尽可能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燕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脂肪干细胞与Bio-oss支架构建组织工程骨治疗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研究

    目的 探讨种植体周围缺损采用脂肪干细胞与Bio-oss支架构建组织工程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本组的82例患者中,80例伤口一期愈合,占97.56%,2例延迟愈合,占2.44%;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的骨痂生长明显,达到骨愈合,能够完全负重行走,并且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患者Bio-oss支架与脂肪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治疗,能够促进骨愈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肖正俊;沈晓桐;阿良;李洪秋;邓纯博;刘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面瘫患者联合采用加味牵正散与针灸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 分析加味牵正散与针灸联合应用于面瘫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0例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面瘫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加味牵正散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显效20例,有效12例,治疗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中显效1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68.57%,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面瘫患者临床采用加味牵正散与针灸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加强应用.

    作者:刘立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加尿激酶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6.67%)与对照组患者(6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便例数、黑便例数、皮肤黏膜问题例数、心律失常例数(11例、3例、2例、1例)与对照组患者(13例、5例、4例、3例)相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尿激酶治疗的效果较佳.

    作者:蔡秋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原地区骨科创伤患者实施急救及护理观察

    目的 探究高原地区骨科创伤患者采取综合急救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0例创伤性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急救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抢救时间较短,成功率较高,医疗费用较低.结论 对高原地区骨科创伤患者实施急救及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升抢救成功率,缓解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加安;赵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nea syndrome,SAHS)患者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的发生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正常对照组54例、SAHS患者73例,所有入选病例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AECG)检查,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SAHS可引起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赵小娟;郭小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循证管理及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循证管理及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护理部在全院23个护理单元中推行循证管理为观察组,回顾2015年1月——12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为对照组,在综合护理质量、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循证管理后,在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上都明显优于实施前;同时实施循证管理的服药安全性、意外伤害及并发症发生率也均较实施前有较明显改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者应用循证管理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效果,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继春;康建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骨折疾病者中,抽取49例纳入到讨论中,回顾分析患者病历记录资料,49例患者均接受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 49例患者均接受6个月的随访,患者均为一期愈合.3例患者有轻度性腕关节畸形合并旋转抗阻力疼痛性,2例患者因骨折复位造成高度性丢失,且疼痛需口服止痛药物.骨折愈合时间为(12.1±1.5)周.均接受X线片检查发现:桡骨远端关节面掌倾3.4度,尺倾18.9低,桡骨茎突和尺骨茎对比,前者大约要长0.9厘米.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疾病可考虑给予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方式进行治疗,此方式固定牢靠,存在较低退钉率,腕关节功能可早期恢复良好,属于保持和恢复桡骨远端关节面和高度的良好选择之一.

    作者:刘景锋;高福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颅内动脉瘤的佳时机及影响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佳时机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希望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佳时机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和间期组、延期组相比较,超早期、早期的患者治疗之后,完全栓塞的程度较高.与超早期和早期的患者相比较,间期患者手术之后的肢体活动障碍程度明显,将多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单因素的角度进行切入分析,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主要包括有动脉瘤的位置、高血压病、基础病、HUNT-HESS分级以及瘤颈的宽度等危险因素.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超早期、早期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够取得更佳的治疗疗效.而动脉瘤的位置、高血压病、基础病、HUNT-HESS分级以及瘤颈的宽度等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邹德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疆和田市新涂阳结核病患者情况分析

    为了解和田城区肺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以促进本地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降低发病率.现就和田城区结核病门诊2013年——2016年登记确诊并监督治疗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本资料来源于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结核病门诊.2013年——2016年《初诊患者登记表》、《结核病患者登记表》及季报表和月报表.

    作者:袁春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6例,均对86例患者行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并按入院数据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乳腺纤维瘤患者在手术中放置引流的有15例,占17.44%;手术后,干预组患者拔除引流平均所需时间为(24.2±2.1)h;对照组平均时长为(30.3±2.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愈合时间为3d-8d;对照组的愈合时间为5d-11d;干预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出现创伤血肿1例,术后转为恶性肿瘤3例.结论 通过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乳腺纤维瘤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的切口愈合,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胡开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肺性高血压的急诊救治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肺性高血压的急诊救治.方法 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肺性高血压患者中抽取7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及急诊救治后的各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较治疗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采取合理有效的急诊救治措施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马建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疼痛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提高,能够更好的把握手术的治疗时机,进而有助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值得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作者:刘东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联合采用恩度与化疗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联合采用恩度与化疗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资料分析,将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化疗治疗,研究组联合采用恩度与化疗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在35.76%,疾病控制率为71.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54%、43.86%,组间比对存在统计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联合采用恩度与化疗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聂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惊厥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小儿惊厥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治疗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窒息、缺血性脑病、自伤、自卑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小儿惊厥的护理效果.

    作者:齐小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对比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将34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7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胃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胃肠道恢复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及引流管拔出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希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胆囊炎患者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炎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进行胆囊炎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跟踪记录进行分析.统计患者的治愈率及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护理措施对胆囊炎术后患者护理疗效.结果 经过对患者的术后治疗及护理,4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切口感染,其中1例患者患有糖尿病.患者的整体治愈率很高.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短,治疗疗效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王桂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外科急腹症常见的护理问题

    目的 探讨外科急腹症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外科急腹症患者38例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38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经临床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均病愈出院.结论 对于急腹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在诊断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外科护士的护理质量.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福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