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干预对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胡开辉

关键词:临床护理干预, 乳腺纤维瘤, 切除术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6例,均对86例患者行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并按入院数据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乳腺纤维瘤患者在手术中放置引流的有15例,占17.44%;手术后,干预组患者拔除引流平均所需时间为(24.2±2.1)h;对照组平均时长为(30.3±2.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愈合时间为3d-8d;对照组的愈合时间为5d-11d;干预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出现创伤血肿1例,术后转为恶性肿瘤3例.结论 通过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乳腺纤维瘤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的切口愈合,护理效果显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脊神经背根节脉冲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近期疗效的探讨

    目的 观察责任脊神经背根神经节的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了3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穿刺定位,再行责任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进行VAS评分并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2个月后VAS评分改善≥75%有15例(39.5%);疼痛明显缓解者(75%≥VAS评分改善75%-50%)16例(42.1%);无效者(VAS评分改善<50%),7例(占18.4%).所有患者脉冲射频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责任脊神经背根节脉冲射频术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较好的近期镇痛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华斌;魏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开展快乐孕育大讲堂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妊娠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虽然是生理过程,但分娩对于孕妇,尤其是初孕妇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不但是在生理上,在精神心理上也是一种强烈的应激.孕妇的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对孕妇本身内部的平衡适应产生影响[1].所以武昌区开展快乐孕育大讲堂就是从根本上通过微信平台报名督促孕妇参加此类课程教育,提高孕产妇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孕产妇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使孕妇在心理上有一个明确的接受过程,让孕妇以佳的身心状态自然分娩.同时开展孕妇课程宣教,也对减少医患矛盾,加强医患沟通,节省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宝贵时间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开设快乐孕育大讲堂对孕妇的孕期健康教育及产前培训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和拥护,为此我武昌区妇幼保健中心于2015年1月开设孕妇学校,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小儿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小儿肺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收的患小儿肺炎的324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其中的100例患儿进行研究,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施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共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2组患儿的疗效,且观察患儿的相关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参考组显著更高(P<0.05);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均较参考组显著更短(P<0.05).结论 小儿肺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获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彩霞;王佐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究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我院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住院的重性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以精神科护理常规,而观察组患者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治疗满意度以及患者的抑郁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以及治疗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并且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学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乳腺肿块132例,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利用彩超仪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腺体厚度以及导管是否出现扩张.结果 132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探查发现囊包块79个,占总患者人数的50.76%.经探查116例患者乳腺内以及边界发现清晰包块115个.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利用超声诊断技术特异性较大,可将其作为乳腺癌患者诊断的主要方式,从而对诊断的准确性进行有效提升.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探讨舒适的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冠心病患者3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要高于对照组的指标.结论 对相关的冠心病患者采取了舒适的护理,提升了患者相应的生活质量,产生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值得鼓励和推广.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3例,在常规治疗后病情稳定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n=47),给予强心甙、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组(n=46),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起始剂量为23.75mg,1次∕日,每2周剂量加倍,逐渐增加至95mg,1次/日,维持治疗6个月.结果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明显高于对照组71.3%,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室重构,有利于心力衰竭患者的二级预防.

    作者:张瑞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5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即为对照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患者生活质量(AQLQ)量表评分得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AQLQ)量表评分得分与干预前相比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20.9±4.3vs13.1±1.5),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以及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哮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瞿英;付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分析

    目的 探究在小儿慢性鼻窦炎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 针对40例小儿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4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2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治疗后观察患者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4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40例患者均未发现出现明显的感染等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分析发现,其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同时使用相对安全,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晓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免疫组化技术(IHC)是用于病理诊断的重要技术,在诊断肿瘤、肿瘤分类、判断预后中均有重要价值,同时还能加强人们对肿瘤和各种疾病的形成过程的认识,从而提高研究水平和诊断水平.随着IHC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现该技术尚存一定局限性,本文就IHC在病理诊断中的价值以及所存在的不足做出如下综述.

    作者:王学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宫内节育器对带环妇女取环手术困难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分析和研究宫内节育器对带环妇女取环手术困难的影响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我单位接受取环的妇女182例,分析取环困难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关的解决对策.结果 182例带环妇女发生取环困难19例,取环困难发生率为10.44%;导致取环困难的因素包括生育环问题、放置时间不当、放置位置不当、闭经时间较长、宫颈粘连及萎缩等.结论 带环妇女取环困难的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当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取环[1].

    作者:张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并观察对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对对照组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实验组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明显,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后取得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对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贵林;吕婵;徐彤;贺新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56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56例临床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连用3个月.在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的体积,检测雌孕激素水平、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较前明显缩小(P<0.001),雌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01),血红蛋白显著升高(P<0.0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0.4%.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方法之一.

    作者:霍桂荣;包阿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病患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谭美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疗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疗对策.方法 5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资料展开分析,回顾性分析5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就其临床诊疗情况展开分析,并总结诊疗措施.结果 520例患者均行常规综合治疗,其中147例使用头孢他啶钠治疗、208例使用阿奇霉素治疗、122例接受红霉素治疗、43例还使用了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终,520例患儿痊愈502例,18例治疗中途家属要求出院.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较高,针对该病的诊断应结合血常规、影像学及支原体实验培养确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改善患儿症状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赵明刚;潘改丽;关鹏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变化观察

    目的 研究和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的变化情况,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我院干部疗区98例心力衰竭患者分成窦性心律组(n=50)和心房颤动组(n=48),进行NYHA分级,比较血浆内的BNP水平.同时记录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房内径(LA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NYHA分级患者的分级越高,其血浆BNP水平就越高,组间BN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NYHA分级的BNP水平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其LVEF呈负相关的关系,而与LVEDD以及LVPWT是正相关关系.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越高则其心脏功能就越差,且左室结构改变显著.

    作者:李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以及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单纯经腹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5.0%,单纯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1.58%,两者联合检测诊断准确率为94.74%,两两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各类妇科急腹症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参考,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评价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取80例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患者均于2014年1月份到2016年10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共40例;实验组联合药物以及手术进行治疗,共40例.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75%(30/40),实验组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对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针对性进行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胡朝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的免疫状况及药物干预

    目的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改变及干预药物治疗的作用.方法 选择80例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56例支气管哮喘并COPD(哮喘-COPD重叠)组,与32例健康组患者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对其细胞免疫(CD4+,CD8+CD4+/CD8+)和体液免疫(IgA,IgG,IgM)水平进行检测,其中56例重叠组予脾胺肽口服液4㎎隔日一次3月后对上述指标进行复测.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支气管哮喘、COPD组和哮喘-COPD重叠组CD4+,CD8+CD4+/CD8+及IgA,IgG,IgM水平下降(t=2.752-11.897,P<0.05),与支气管哮喘和COPD组相比,哮喘-COPD患者组免疫指标更低(t=2.654-3.072,P<0.05),30例重叠组免疫调节剂治疗后上述免疫指标上升(t=2.361-3.6582,P<0.05).结论 哮喘-COPD患者免疫功能更为低下,在临床上引起足够重视,免疫调节剂可改善免疫功能,加速临床症状改善.

    作者:茹克亚·库那洪;祖木热提·阿布都热合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ICU烧伤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方式研究

    目的 探讨ICU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ICU进行治疗的28例重症烧伤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28例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特征分析,根据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CL-90(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干预组的SCL-90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ICU烧伤患者进行心理特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改善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

    作者:芦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