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

瞿英;付彩霞

关键词: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 支气管哮喘,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5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即为对照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患者生活质量(AQLQ)量表评分得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AQLQ)量表评分得分与干预前相比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20.9±4.3vs13.1±1.5),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以及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哮喘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PICC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PICC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有重症监护患者20例,对照组有重症监护患者2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为实验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后的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发病率为5%,对照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患者有4例,外渗2例,并发症发病率为3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为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采取PICC置管治疗,并且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

    作者:李娟;乔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血脂异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研讨血脂异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状况.方法 此研究中所研讨的80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挑选而出,80例患者再依据其是否合并血脂异常分两组研讨,即40例血脂异常组,40例血脂正常组,采集两组患者早晨静脉血液和第一次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酸、肌酐指数对比,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尿素指数对比,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若合并血脂异常状况,可能对其肾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对肾功能发病存在促进作用,因此,临床需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阿依努尔·阿不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有张力、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讨论有张力、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有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对患者机体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姚大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并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12±1.26)分和(96.24±1.56)分相比于对照组的(82.12±2.45)分和(84.21±2.74)分,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非常显著,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得到了有效改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和安全性得到了明显提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帼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血液分析检验在急慢性白血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液分析检验在急慢性白血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研究组),其中包括24例急性患者、26例慢性患者,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全部入选对象均对进行血液分析检验,观察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全部研究对象均通过检测后,对组间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等指标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对比,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对研究组中急性与慢性患者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慢性白血病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等指标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血液分析检验在其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石豪妍;郭翠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抑郁症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老年抑郁症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169例老年抑郁症,并针对抽取的169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与CCMD-3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进行评定,观察并分析抽取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作为研究组;同时抽取60例正常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诊断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对两组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在阅读理解、注意计算、地点定向、时间定向、语言短时间记忆以及物体命名等指标评分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且研究对象中MMSE总分中男性得分数高于女性组,且年龄小于等于70岁的患者分数高于大于70岁的患者,按照学历从低到高MMSE总分也从低到高排列,数据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 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较为明显,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制定针对性策略进行治疗和防范.

    作者:格根图雅;王瑞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循证护理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2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较好,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对锁骨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笑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和研究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在治疗早期乳腺癌中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65例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治疗组),还有135例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参照组),对比两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乳腺癌患者手术的时间、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复发率比较没有较大差异性(P>0.05);治疗组术后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综合效果优于改良根治术,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丁鹏鹏;孙迪文;李国强;张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龄孕妇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与孕妇年龄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189例高龄孕妇(>35岁,高龄组)和179例适龄孕妇(25-34岁,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组妊娠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的情况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龄组孕妇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和剖宫产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孕妇高危妊娠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应予高度重视.

    作者:马艳华;侯宗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理与生理共同干预对剖宫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患者采取心理与生理共同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76例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剖宫产后行宫内节育器置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n=38)与观察组(心理与生理共同干预,n=38),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剖宫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患者采取心理与生理共同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反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小兰;张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护理管理的效果

    目的 探究采用前瞻性的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中的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急诊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死亡率以及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平均的急救时间要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外科的护理中采用前瞻性护理模式,可以降低患者的急救时间以及死亡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应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谭英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重点了解难治性2型糖尿病临床救治中联合用药门冬胰岛素30以及利拉鲁肽的有效性.方法 抽选81例因患难治性2型糖尿病、于2014年01月——2016年08月间进入山东德州德棉医院内科治疗的患者,以不同疗法展开随机分组:39例A组联合用药门冬胰岛素30以及地特胰岛素,而42例B组则联合用药门冬胰岛素30以及利拉鲁肽,给予两组用药质量及其安全性展开比较.结果 A组内39例有效率74.36%,B组内42例是95.24%,(P<0.05).结论 当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时,联合用药门冬胰岛素30以及利拉鲁肽的有效性高,推荐应用.

    作者:魏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QO-LA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QO-LAD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但观察组的QO-LA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运用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林丽荣;王瑞雪;倪思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 对患有此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病原不明者选用氨苄西药加第三代头孢菌素,明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结论 疑有新生儿化脑时应及早检查脑脊液,以利早期诊断,及时彻底治疗,减少死亡率和后遗症.

    作者:杨代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在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在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护理.方法 从我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2例,单纯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和观察组(32例,经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血气变化.结果 ①经治疗,两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指数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组内差异和治疗后的组间差异均有明显差异(P<0.05).②经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63%和21.88%,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在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通过针对性护理,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文艳红;唐智菊;陈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老年尿毒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老年尿毒症患者采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取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6月份12月份收治的6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分成三组,20例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20例患者实施高通量透析治疗,20例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全程关注患者的治疗进展,对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联合组、高通量透析组与血液透析组比较,总有效率较高,数据之间差异性显著,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高通量透析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性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三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以及组间差异均不明显,证实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联合组、高通量透析组与血液透析组比较,β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下降,治疗前后以及组间差异均明显,证实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采用高通量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老年尿毒症进行治疗,能够清除患者的毒素,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综合保健措施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综合保健措施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1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健来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保健措施来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36%)、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5.00%)、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保健措施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莲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甲硝唑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中使用甲硝唑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措施.方法 以我院2015年和2016年收治的使用甲硝唑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安全用药措施,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使用甲硝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0%,观察组开展安全用药措施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幅缩减至12.9%,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临床治疗中为患者使用甲硝唑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务必要采取有效的安全用药措施,避免或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洁文;刘石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经前期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方法 选取32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经治疗,痊愈15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 通过临床药物治疗减轻或缓解症状,大程度地降低对患者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同时要尽可能减少治疗副作用.

    作者:邵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产科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产科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的效果.方法 此次收集了我院3年内收治的产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以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2小时与24小时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95.0%)优于对照组(67.5%);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治疗产后出血经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作者:杨梅芳;王建平;冉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