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鸽
目的 研究奥拉西坦用于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48例进行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3).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奥拉西坦.对两组患者BI、神经功能缺损、MMES和HDS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奥拉西坦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孙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纵膈肿瘤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纵膈肿瘤患者60例,均为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标准开胸术治疗(对照组,n=30)与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纵膈肿瘤患者开胸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量、平均带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具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肩关节活动障碍及肺炎各1例,并发症率为6.7%;对照组肩关节活动障碍3例,肺炎1例,心律失常2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率为23.3%,组间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收治的纵膈肿瘤采用电视胸腔镜进行治疗时,可缩短病程,防控并发症,尽可能的促机体恢复.
作者:谢亮;吴春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采用阿奇霉素对急性肠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肠炎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培氟沙星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0%;两组患者均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对急性肠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苏国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3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全身麻醉后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后30min以及术后2h、4h、8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减少术中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苏醒,减轻患者的早期术后疼痛,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秋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挑选90例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淋巴清扫数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CRP、TNF-α、IL-6与和IL-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发生率为17.7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可加强应用.
作者:陈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患者术后护理方式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4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比较明显.结论 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在实际应用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常用中药材及其伪劣品的鉴定状况.方法 选取麝香、珍珠、胖大海、燕窝、牛黄等几种常用中药材和相应伪劣品纳入到此研究中的研讨对象中,对比分析其形状、颜色等,总结真伪差别之处.结果 正品中药和伪劣中药在接受相应鉴定后,其差异性具有明显性.结论 各医院药剂师需明确各中药材和相应伪劣药品的鉴定方式,进而确保给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确保中医治疗疗效,达到治疗目的,并有效控制中药伪劣品进入到医院和中药材市场.
作者:韦祖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400例,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饮食、用药、氧疗、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阻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可降低复发率,对提升患者对护理和医院的满意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郝玉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的变化情况,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我院干部疗区98例心力衰竭患者分成窦性心律组(n=50)和心房颤动组(n=48),进行NYHA分级,比较血浆内的BNP水平.同时记录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房内径(LA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NYHA分级患者的分级越高,其血浆BNP水平就越高,组间BN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NYHA分级的BNP水平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其LVEF呈负相关的关系,而与LVEDD以及LVPWT是正相关关系.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越高则其心脏功能就越差,且左室结构改变显著.
作者:李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脑卒中失语患者综合性语言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失语疾病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8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40例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和40例研究组(综合性语言康复训练),对比讨论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相应康复训练后,其计算、书写、阅读、复述、口语表达、理解等方面能力评分状况,研究组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给予脑卒中失语疾病者综合性语言康复训练,此方式可很好的改善其语言功能和心理状态,应用性较大.
作者:戴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对习惯性流产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016年期间收治存在习惯性流产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为分析对象,抽取60例并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每组30例分为对照组(习惯性流产对症西医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联合中医寿胎丸治疗).比较不同方式干预后患者病情改善效果.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改善作为疗效判断依据,提示观察组患者判定无效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总有效率经统计学软件处理表示存在意义,P<0.05.结论 对习惯性流产患者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对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积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疾病的可行性状况.方法 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角膜内皮损伤患者中,抽取60例纳入到讨论中,60例按治疗方式分A、B、C、D四个组(各15例),得出有效结论.结果 C组、D组患者术眼角膜存在透明状,在显微镜下有所加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两周和术后第一天对比,A组、C组的角膜厚度有所变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D组患者术后第一周、第二周时,对比其角膜厚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角膜内皮损伤可考虑给予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手术,此方式治疗,自体角膜内皮层屏障可得到替代,角膜透明度得到保持,有一定应用性.
作者:古扎丽努尔·吐拉克;李雪梅;阿布都海力力·吾布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情志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在快节奏的社会,脾胃疾病增多,分析情志因素在脾胃病治疗中的调养,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调养.
作者:覃柳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影响老年创伤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急诊实施心肺复苏的创伤老年患者89例,对全部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了解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并对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全部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显示,89例患者中,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为32.58%(29/89),失败率为67.42%(60/89);而对心肺复苏成功与失败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对比显示,在年龄、第一目击者是否急救、是否伴基础疾病、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复苏中的心律及肾上腺素用量等方面均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创伤患者的心肺复苏中年龄过大、第一目击者急救情况、伴有基础疾病、复苏开始时间较长、复苏中为非室颤心律及肾上腺素用药过多是其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作者:孟东颖;岳炳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手术老年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2.5±8.3)min、(6.5±1.9)h、(9.2±2.6)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61.2±9.8)min、(23.8±2.7)h、(13.2±3.9)d;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护理干预能够缩短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的康复时间,促进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8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深刻意义.
作者:赵雅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严重股骨干粉碎性骨折,选择带锁髓内钉固定较适宜.带锁髓内钉在骨组织钉体之间提供了较均匀的弹性应力分布,可避免钢板内固定时广泛的软组织剥离,有良好的抗旋、抗压缩能力.能较好解决钢板、外固定架和其他髓内钉所无法解决的骨质疏松、骨干变细和骨缺损情况下固定的问题.实际临床中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常因骨折粉碎严重,术中复位困难.易发生扭转、扭曲、重叠.骨折端不稳定在进行确定性固定时复位可能丢失.另一方面术中扩髓困难,扩髓时易发生碎骨块即骨折两端再次骨折,加大手术难度.再者带有髓腔壁的大骨块无法扩髓,而使对位欠佳.影响骨折稳定性.在锁入锁钉时骨折端不稳定,常发生旋转或微动而使远端锁钉无法锁入.笔者3年内治疗winquist-HansenⅣ型[1]骨折,在术中应用临时固定配合,可以有效协助复位及植入确定性内固定,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杜国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的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特征性蝶形红斑、发热及关节疼痛等,无根治办法,患者需长期服药.其复发与缓解交替及多器官受累的临床特点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思想及经济负担.特异性的免疫抑制疗法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B淋巴细胞在自身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利妥昔单抗(RTX)与CD20结合可以诱导B细胞凋亡,进而起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本文对RTX在治疗SLE的研究中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张妍君;杨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如何提高基层传染病防控工作能力.方法 结合基层传染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条传染病防控工作水平的措施.结果 经过分析发现,基层传染病防控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县级财政对传染病防控工作投入的资金较少,阻碍了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实施;基层疾病防控工作较落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方法:加强部门协作管理,提高县级疾控能力;构建并完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并加强防控知识宣传.结论 基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与疾病发生与流行控制具有很大作用,提高了人类健康水平,维持了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者:张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和影响因素,为提升其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社区2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病程时间、治疗情况等,然后根据症状计数来对每一种因素进行分析,与256例健康人群对比之后得出终的结果和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5个方面的数据对比上,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生命质量有关的因素也有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病史、知识了解程度等.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除了本身的治疗过程以外,还需要社区的综合管理,加强健康教育,辅以科学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心态,才能有效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李国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