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个性化护理在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菲洛拉·阿勒比亚提;高翠荣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应用价值, 风湿免疫科,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风湿免疫科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风湿免疫科收治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75.56%,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循证护理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2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较好,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对锁骨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笑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阴道检查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阴道检查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9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经阴道检查子宫肌瘤,比较两种探查方式的诊断率.结果 经阴道超声探查确诊93例,其中单发64例,多发29例,确诊率为96.88%;经腹部探查确诊74例,其中单发51例,多发23例,确诊率为77.08%.本组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子宫肌瘤个数共139个,经阴道探查出肌瘤个数为127个,诊断率91.37%;经腹部探查出肌瘤个数为113个,诊断率81.29%.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阴道探查子宫肌瘤的确诊率和肌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经腹部探查,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指导意义.

    作者:黄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幼儿急疹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对患儿出现的临床症状给予的护理方法,提出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幼儿急疹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合理治疗、心理护理.结论 对幼儿急疹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结合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的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生儿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新生儿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治疗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109例新生儿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常规组是普通感染患者.观察组是重症感染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静脉采血2ml,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和感染症消失时的降钙素原指标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观察组入院时的血小板计数、大血小板的比例、平均血小板容积和血小板的分布宽度以及降钙素原指标情况相对比(P<0.05);常规组与观察组感染症状消失时相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降低对器官的损伤.

    作者:古力皮亚木·艾海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纳米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使用纳米树脂进行前牙切角缺损的修复,对其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共选取了在我院诊治的95例(112颗牙齿)前牙切角缺损患者,治疗时间均在2016年1月到5月之间,对切角缺损部分应用纳米树脂充填、修复形态,术后7d进行电话随访,1年时约患者回院复查.对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数据评价分析.结果 术后7d行电话回访,成功回访患者92例(107颗牙齿),均无不适症状,未出现牙齿敏感情况.术后1年回院复查患者82例(90颗牙齿),均无出现继发龋或牙髓病变,色泽自然与邻牙协调;3颗牙齿充填树脂出现松动,1颗充填树脂已经脱落;2颗修复体边缘有少量染色,成功修复的患牙84颗,总成功率为93.33%.结论 目前在前牙切角缺损修复的方案选择上,纳米树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充填材料,充填后成功率比较高,与牙体组织粘合紧密,收缩变形小,刺激性小,减少继发龋或牙髓疾病的发生率,疗效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孙庆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星形细胞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与诊断.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星形细胞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星形细胞肿瘤中,其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星形细胞瘤13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12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 MRI显示星形细胞瘤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其他表现同CT所见.

    作者:李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临床分析与报告

    目的 分析研究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间质瘤的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切除术组(35例)和开腹手术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腹腔镜切除术组患者和开腹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17.8±23.4)min、(147.9±29.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9±11.5)ml、(49.3±21.6)ml,术后进食时间分别为(2.4±0.7)d、(4.5±1.2)d,住院时间分别为(6.8±1.3)d、(8.9±1.7)d,均有腹腔镜切除术组患者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患者的痛苦程度低,预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卓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脾补肾活血祛湿方治疗尿酸性肾病CKD3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健脾补肾活血祛湿方合别嘌醇治疗尿酸性肾病CKD 3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尿酸性肾病CKD 3期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健脾补肾活血祛湿方联合别嘌醇片治疗组和别嘌醇片对照组各30例.结果 治疗组的综合疗效为8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能降低血尿酸,但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血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健脾补肾活血祛湿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尿酸性肾病,不仅能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而且能够改善血脂代谢水平.

    作者:任云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方法 对照组进行普通救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结果 观察组的确诊时间、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普通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可极大的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阎双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发展及临床应用

    肿瘤是目前世界上对人类威胁大的疾病杀手之一,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全世界有超过700多万的人死于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希望,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那些无症状的肿瘤患者进行早期辅助诊断,对肿瘤的预后、转归、疗效评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光彦;李海燕;杨思俊;高冬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分析与优化

    目的 通过评价丙型肝炎实验室检测方法,为提高丙型肝炎实验室检测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现行的实验室HCV检测方法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酶联免疫法(ELISA)和化学发光(CIA)临界值附近的结果,未达到预测真阳性值时,存在着漏检和假阳性现象;胶体金法(GICA)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较强的特点;酶免疫印迹法(RIBA)是抗体检测的金标准,成本较高,不确定结果偏多;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是诊断HCV病毒血症的重要指标;HCV核心抗原检测可缩短窗口期;ALT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的补充.结论 筛选出适当的检测方法或方法组合,有利于提高实验室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王萍;何佳;周有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推拿配合中药足浴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推拿配合中药足浴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该院9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46例.其中B组进行中药足浴熏洗治疗,A组则在中药足浴熏洗治疗基础上,联合推拿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推拿配合中药足浴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较好提升临床疗效,减少不良症状及并发症,减轻机体损伤,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王仁彬;于淑艳;韩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时期品管圈在药房管理中应用初探

    为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我院在门诊药房的质量管理工作中采用了品管圈模式,并且得到了一定的成效,患者对药房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药房库存管理工作中的准确率低、错误频发的问题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本文总结了我院在药房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模式的经验,就传统药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探讨实行品管圈模式的方式方法,旨在为新时期品管圈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借鉴.

    作者:夏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支气管炎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的效果

    目的 探讨对支气管炎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6年9月进行支气管炎治疗的106例患儿作为探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炎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应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徐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对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予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开展修复治疗的牙齿残根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为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观察组(拔除后种植修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为牙齿残根患者开展修复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拔除后种植修复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患者满意度比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田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后42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42例患者分成两组,循证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循证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术后24小时出血率为0,对照组术后24小时出血率为3/21(14.29%),对照组的术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循证组的满意度为21/21(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18/21(85.71%),循证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曹立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肛周病术后换药指诊的经验总结

    临床上,肛门指诊在直肠癌、盆腔肿物、以及直肠肛周疾病的诊断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肛周疾病术后,指诊对于了解伤口预后、缩短愈合时间以及预防瘢痕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指诊虽然简便易行,但是很容易被临床医生忽略.有报道称,指诊在肛周疾病的诊断中,其准确性高于B超检查的结果.很多肛周疾病需行手术治疗,而在肛周病术后,指诊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张卫萍;黄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人工流产术式对重复流产发生的影响

    目的 不同人工流产术式选择对重复流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67例人工流产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组,A组30例选择传统人工流产术,B组37例患者选择无痛人流术,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后妊娠情况及重复流产率.结果 B组再次妊娠率及重复流产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两次流产间隔时间显著短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人工流产术相比,无痛人流术后再次妊娠风险及重复流产率更高.因此,临床中应加强人流术后计划生育的指导工作.

    作者:唐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凝胶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

    目的 探析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用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凝胶进行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效果.方法 一般资料对象来自本院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为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从中抽取200例并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用常规甲硝锉凝胶治疗)和观察组(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凝胶治疗),各组分别有患者100例.疗程后比较患者病情临床干预效果.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征评估疗效,提示对照组、观察组判定无效例数分别为11例、1例,组间总有效率统计学软件处理存在差异性(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顺利完成疗程.结论 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制定干预方案时,可选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凝胶进行治疗,对患者病情的改善相对更有效果,同时该方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韩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3例,在常规治疗后病情稳定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n=47),给予强心甙、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组(n=46),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起始剂量为23.75mg,1次∕日,每2周剂量加倍,逐渐增加至95mg,1次/日,维持治疗6个月.结果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明显高于对照组71.3%,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室重构,有利于心力衰竭患者的二级预防.

    作者:张瑞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