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黎
目的 分析挂线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被确诊的18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这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行单纯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实行挂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肛瘘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89%)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2.22%),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仅有1例发生肛瘘,发生率为1.11%,而常规组患者有10例患者发生肛瘘,发生率为11.11%,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挂线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显著,相对于单纯切开引流术而言,其疗效明显,肛瘘控制效果也非常显著,挂线治疗能够作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常用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晓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介入手术数量直线上升,开展的项目越发广泛,随之而来伴随的问题也逐渐增多.护士作为一线操作人员,贯穿于每一台介入手术之中,射线造成的隐形危害给护士的安全防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医用射线主要损伤的器管有性腺、红骨髓、眼晶体.可能会造成脱发、乏力、食欲减退、眼晶体的浑浊、白内障、良性皮肤的损伤、造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降低、甚至诱发癌症,生育功能减退、妊娠期易造成胎儿严重的智力低下、畸形、致死等等不良反应[1].对心血管的影响在心电图上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律不齐.其危险性让我们必须对此引起重视.临床工作中总结了几点误照射射线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作者:袁兆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讨输血前对相关传染性指标进行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选取800例输血治疗患者参与研究试验,上述患者均在输血前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抗-HCV)、抗-艾滋病病毒(抗-HIV)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等传染性指标,对患者的检测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800例输血患者中,HBsAg、抗-HCV、梅毒抗体阳性、HBeAg与抗-HIV感染率各占9.13%、3.38%、2.38%、0.63%与0.25%.男性患者的总感染率、HBsAg检出率各为19.47%与13.27%,相比女性患者的感染率10.92%与3.74%均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其余指标(抗-HCV、抗-HIV等)的检出率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结论 输血前加强对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对保障输液安全、控制疾病传染均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重视.
作者:恩晓刚;丁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冻干粉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0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随机选取160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80),双号作为观察组(n=80),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栓通冻干粉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冻干粉治疗,将研究情况纳入结果中.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1.25%,高于对照组65.00%,观察组患者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管径、血流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冻干粉治疗,有利于改善下肢动脉管径和血流量,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于永池;关伟;周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温针灸治疗腰腿疼痛的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 本组患者56名,全部患者均按照上述标准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把上述56例患者随机评分为两组,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温针灸理疗方式上加用康复护理.结果 对内风湿关节炎伴随腰腿疼患者实施灸热贴结合中西治疗,观察组患者晨僵程度、疼痛程度、患者满意程度均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研究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温针灸理疗综合护理方案,对内风湿关节伴随腰腿疼痛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改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产后抑郁症病因复杂,除分泌因素外,社会、心理因素、产后保健、生活压力及人格特征、年龄、学历、既往史、遗传史等都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产后抑郁对母婴、家庭、社会带来一系列危害.护理人员应能够对产后抑郁做到早发现,配合药物治疗,同时采取相关护理措施,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杜森萍;赵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相关因子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早期诊断的意义并采取及时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进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58例,测定患者术前1d以及术后不同时期血清中IL-6、IL-10、CRP的含量波动情况,同时对患者患侧关节腔采取分层穿刺检查,若切口发现分泌物则取出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采用早期切开清创联合抗生素治疗81例,二期假体翻修77例.结果 患者血清中IL-6、IL-10在术后1d均显著升高,但在3d、5d、7d慢慢降低;CRP水平在术后1d、3d逐渐升高,但在术后5d、7d慢慢降至术前水平.81例早期清创联合抗生素治疗后痊愈、77例二期行假体翻修术后假体位置满意,感染未复发.结论 关节置换术后通过监测血清中IL-6、IL-10及CRP的水平有助于判断假体周围感染情况,而且相对来说,IL-6、IL-10的敏感度和准确率更高;早期清创联合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治愈感染.因此,对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假体周围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很高的临床意义,对于患者有效的康复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任力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重症脑梗死患者血液样本中S100β蛋白与C-反应蛋白水平联合应用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3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均于住院当天采集血液样本,进行血清S100β蛋白及CRP水平检测,并使用mRS评分量表对患者30天、90天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患者评价为死亡、恶化、无改善、改善.结果 Speaman分析结果显示,S100β/CRP与重症脑梗死患者预后呈显著正相关性(r=0.392,p=0.026).结论 S100β/CRP可以作为评估重症脑梗死患者功能预后的一项指标.
作者:李庆霞;杨清成;郭艳平;李佳佳;李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信息化管理对门诊护理工作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运用信息化措施在预约挂号、门诊服务、满意度测评、建立科室微信群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对信息化手段介入前后工作效率对比.结果 通过信息化管理介入,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提升了医院满意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结论 信息化管理更加便捷、通畅,为护理管理开辟了另一种模式,增强了科室凝聚力,将改善患者就医感受的目标落地.
作者:姜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于2014年5月——2016年1月间诊治的260例SAP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2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案治疗,实验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水平,统计治疗后一周心绞痛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TG、LDL-C、TC及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心绞痛发生率为17.69%,明显低于对照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了心绞痛的发生率.
作者:王淑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鹤岗鹤矿医院进行治疗的36例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36例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情况,生存质量评分(KP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靳良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宫颈炎的疾病防治中结合健康教育护理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择2015年9月——2017年3月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146例妇女(非宫颈炎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妇女的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73例妇女.乙组妇女不进行健康教育,甲组妇女进行健康教育,评价甲乙两组妇女宫颈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甲组妇女宫颈炎发生率(4.11%)少于乙组妇女的宫颈炎发生率(15.0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56,P=0.025).结论 在宫颈炎疾病的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很好,有效降低了宫颈炎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王冬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与静脉炎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60例住院输液患儿作为分析对象,将出现静脉炎的患者进行统计,并分析出现静脉炎的原因.结果 上肢静脉炎发生率低于下肢,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时间为三天或三天以下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低于三天以上的患儿,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发静脉炎的两大主要因素为留置部位和留置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留置时间,选择正确的穿刺位置,可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张瑞芳;杨丽娟;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A组给予硬膜外阻滞组麻醉;B组行全身麻醉;C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C组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其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有利于使患者术中保持血压的稳定,且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智玉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普遍采取的避孕方法[1]是一种高效、安全、可逆、经济的避孕措施.随着IUD的广泛使用,常见并发症如变形、断裂、嵌顿、残留、移位等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从而导致取环困难病例相应增加[2].本院对既往IUD取出失败者运用B超及盆腔X线摄片评估IUD与子宫关系后行宫腔镜下取环,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索索;刘春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A组的FPG、2PG和HbAlc均要高于B组,并且护理满意度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在围产期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有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作者:许媛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所有患者都接受饮食治疗和相关的临床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和临床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对62例患者的饮食治疗与护理,本组中56例患者的饮食和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3例患者死亡,另外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状况.讨论 本组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措施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护理和饮食治疗,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对治疗效果进行巩固,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相关并发症,因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有着比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高树坤;谢洪霞;张庆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利用冠心平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心可舒片治疗,观察组选择冠心平,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1%;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分别为(6.25±1.51)次/月、(3.01±0.67)min/次,对照组(10.34±2.01)次/月、(6.30±1.02)min/次.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利用冠心平治疗能够改善心绞痛的发作,减少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马红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每位护理人员都知道急性心肌梗死是中老年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会引起心率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有资料显示近年来,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心肌梗死的治疗和护理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方法 及时做到临床细心观察.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骤,病情重,患者易胡思乱想,会产生不良的心理,有效地促进临床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监护救治中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特别是防治严重心律失常,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张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对失眠症患者用自拟温阳安神汤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效果.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对于2013年——2016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失眠症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接受治疗措施分别为西医药物治疗、联合温阳安神汤治疗,各组有患者3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并归纳两种治疗方案对失眠症的调整效果.结果 通过对患者病情评估后提示对照组与观察组被判定无效例数分别为6例、1例,组间总有效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两个时间段记录患者睡眠时间,提示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睡眠时间延长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软件处理表示P<0.05.结论 对失眠症患者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指导下温阳安神汤,能够明显提升对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延长睡眠时间和保障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广;杨吕路;张蕊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