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中应用效果分析

许媛艳

关键词:妊娠合并糖尿病, 围产期,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A组的FPG、2PG和HbAlc均要高于B组,并且护理满意度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在围产期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有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喹硫平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将近期到我院诊疗的74例精神分裂症病例分组,对照组37例选择传统奋乃静用药,观察组37例选择喹硫平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治疗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 给药前,两组各项PANSS量表评分比较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给药后,观察组的阴性症状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而其余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给药期间,两组均有不良症状出现,但发生率比较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口服喹硫平,总疗效相对更理想、更安全,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高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比大剂量甲氨蝶呤(皮下注射)、小剂量甲氨蝶呤(口服)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对比对比大剂量甲氨蝶呤、小剂量甲氨蝶呤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甲氨蝶呤口服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皮下注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要要由于对照组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当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针皮下注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能取得较为满意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何洪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A组的FPG、2PG和HbAlc均要高于B组,并且护理满意度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在围产期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有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作者:许媛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细胞沉降率(ESR)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00份标本采用魏氏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血觉水平,小于20mm/h61例,20-30mm/h 13例,30-40mm/h 11例,40-60mm/h 9例,60-80mm/h 5例,80-100mm/h 1例.结论 临床主要用于潜在性严重疾病筛查,疾病活动性、良恶性、功能性亦或器质性评价.

    作者:付国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究血脂检验在临床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自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这期间,在我院收治的35例糖尿病患者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命名为实验组;在我院同一时期体检的健康人中,随机选取35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待沉淀后对血清进行检验,观察血清中的血脂含量,观察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指标,根据所得数据,对两组患者的血脂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化验检查,实验组的患者血清检测TC、TG、LDL、HDL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健康人群的指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验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含量,医生可以更好的诊断和预防患者的并发症,因此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降低血糖治疗的同时,还需对患者的血脂进行监测.

    作者:辛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妊娠生殖道感染和产妇先兆性流产的临床关系

    目的 对妊娠生殖道感染和产妇先兆性流产的临床关系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先兆流产产妇中选取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正常分娩的20例孕妇分为对照组,对两组各类情况进行检查,对比分析生殖道感染与产妇先兆性流产的关系.结果 经检查显示,观察组白细胞+++-++++占比、白带清洁度Ⅲ-Ⅳ占比及念珠菌阳性率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且UU或CT感染比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先兆流产产妇较正常产妇更容易发生生殖道感染,临床应加强对生殖道感染的产妇以使先兆流产的发生率得以降低.

    作者:李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采用序贯疗法和传统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采用序贯疗法和传统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接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采用区组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三联疗法(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研究组患者借助序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半年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73.33%(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借助序贯疗法治疗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治疗首选方案进行推广.

    作者:周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观察结合中西药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研讨中西药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中,抽取70例纳入到讨论中,7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35例对照组(中西药治疗)和35例研究组(中西药+温针灸治疗),把两组治疗状况进行对比讨论.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1.43%比对照组77.14%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NSS评分和VAS评分状况,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疾病可考虑给予中西药联合针灸方式进行治疗,疗效突出,可显著改善其疼痛状况,应用性和推广性较大.

    作者:贾立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神经外科收治的2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技术水平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前患者对护理满意的人数有182人,满意度为65%,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患者对护理满意的人数有252人,满意度为90%.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增加,两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前患者对护理技术满意的人数有196人,护理技术满意度为70%,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患者对护理技术满意的人数有258人,护理技术满意度为92%.两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对护理技术水平的评价,护理工作安全可靠且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胡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评价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取80例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患者均于2014年1月份到2016年10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共40例;实验组联合药物以及手术进行治疗,共40例.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75%(30/40),实验组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对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针对性进行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胡朝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焉耆县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回顾性分析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用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对危害儿童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残疾的疾病进行筛查,使阳性病儿能够得到及时治疗,避免出现不可逆的疾病伤残.

    作者:张岚;严晓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强化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医院2015年1月——12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患者431例,2016年1月——12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患者450例.感染控制小组,分析感染护理问题,制定了肺炎护理、颅内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控制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手卫生的质量管理,建立奖惩措施,构建医护一体化,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结果 2016年,医院感染发生率,日感染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导管日感染率,肺炎发生率低于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的一轮质量改进活动,确有成效,2016年感染预防效果明显改善.

    作者:王志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本文主要对比泮托拉唑与康复新液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疗效,希望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一对一分组,第一组30例患者行康复新液治疗,第二组30例患者行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第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第一组73.33%;第二组胃液PH值改善情况要优于第一组,数据之间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单纯康复新液治疗相比较,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应用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临床效果更加显著,推广应用价值佳.

    作者:和士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目的 讨论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出现需要实行尿常规的病人有1000例,分别实行干化学法的干化学法组,尿沉渣法的尿沉渣法组以及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的联合组,对三组的检测结果实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中的尿常规的检测高于干化学法组和尿沉渣法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常规检测中常使用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使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的检测的准确率更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陶格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术后出院患者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术后出院患者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接受胆结石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全程优质护理组各33例,给予常规护理组常规住院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全程优质护理组在实施常规住院护理措施基础上,再针对性实行全程优质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指标与满意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全程优质护理组SAS与SDS得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全程优质护理组护理满意度(100%)优于常规护理组(78.79%),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术患者护理效果显著,我院应在临床上结合实际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曾小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研究优质护理措施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按照摸球均分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42)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42)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干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孟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奥拉西坦与安慰剂对比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奥拉西坦与安慰剂对比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治疗,观察组予以奥拉西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改变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1%,高于对照组的70.5%(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19.1±2.1)分,高于对照组的(17.2±2.2)分(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奥拉西坦治疗VD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痴呆程度,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蔡秋伶;杨益铁;蒋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手术老年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2.5±8.3)min、(6.5±1.9)h、(9.2±2.6)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61.2±9.8)min、(23.8±2.7)h、(13.2±3.9)d;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护理干预能够缩短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的康复时间,促进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作A组与B组,各48例.A组在治疗后才展开良肢摆护理,B组则在治疗早期行良肢摆放护理,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运用良肢摆放后,A组的Barthel、Fugl-Meyer评分分别是(55.02±15.40)分、(55.50±17.80)分,显著低于B组的(73.20±14.88)分、(78.58±17.79)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早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良肢位摆放,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与患肢运动能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建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降低COPD患者再入院因素的影响分析

    目的 通过对70例再入院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因调查,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该病再入院因素的影响.方法 将2014——2015年诊治的COPD病70例患者,采用询问及临床观察的方法进行调查,根据患者回答的问题归纳分类,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在患者入院期间,加强对疾病康复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从情绪不稳定、过度劳累、饮食不当、不按医嘱继续治疗、吸烟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加以控制,可有利于改善COPD患者的病情,减少其再入院的机会.结论 对COPD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减少患者再入院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