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士兴
妇幼保健院工作具有特殊性,它属于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2016年,我国全面实行二孩政策,人们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对妇幼保健、儿童保健的需求迅速增加,并对其要求越来越高.在此情势下,妇幼保健院也需要对其工作进行适当的改革,以提高妇幼保健院的服务水平,为妇幼保健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本文主要从基层妇幼保健院内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以及妇幼保健院内公共卫生管理的对策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期望为妇幼保健院内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作者:袁启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急诊胆结石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心理及疼痛影响的研究.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结论 对急诊胆结石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可使得患者的治疗自信心得到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患者的患病疼痛得到缓解,预期的临床治疗效果得以实现,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李红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螺旋CT对胸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胸腹部外伤CT表现,其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年龄15-60岁,平均36岁.结果 胸部外伤主要累及肺部及纵隔、胸壁结构,CT表现为肺挫伤及肺内血肿、气胸、纵隔及皮下气肿,肋骨、肋软骨骨折,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血)等;腹部外伤主要累及脾、肝、肾及肾上腺、胰等实质器官及胃肠等空腔器官,CT表现为包膜下血肿、实质内血肿、撕裂伤、腹腔积血、腹腔游离气体、肠间隙模糊及肠壁增厚等.结论 64层螺旋CT检查对胸腹部外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保守或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姚孝平;康剑;刘念念;尚磊;莫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作A组与B组,各48例.A组在治疗后才展开良肢摆护理,B组则在治疗早期行良肢摆放护理,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运用良肢摆放后,A组的Barthel、Fugl-Meyer评分分别是(55.02±15.40)分、(55.50±17.80)分,显著低于B组的(73.20±14.88)分、(78.58±17.79)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早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良肢位摆放,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与患肢运动能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建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血清微量元素以及儿童骨密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来我院体检的200例儿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200例儿童实施骨密度检测,结合骨密度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两组,低骨密度组79例及正常骨密度组121例,研究对比两组儿童的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结果 低骨密度组79例儿童和正常骨密度组121例儿童的血清钙、镁、铅、铁、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血清铜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铅水平和骨密度存在负相关,铁、锌、镁、钙水平和骨密度存在正相关.结论 低骨密度的发生和铁、锌、镁、钙微量元素缺乏以及铅元素过量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基层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为临床实践提供建议.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接治的12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自变量为患者临床资料,因变量为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分析切口感染与单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 统计发现,总胆红素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中抗菌药物使用、白细胞计数水平以及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类型对于手术切口感染具有重要的直接影响.其中logistic回顾性分析发现,手术分组、手术切口分类、聚维酮碘冲洗切口、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与手术切口感染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结论 肝胆外科手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因此在进行肝胆外科手术过程中把握好手术的临床适应症状,对于降低手术过程中的依法危险因素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所在.
作者:隋永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用产后个性化护理改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社区90例分娩产妇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5)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45)给予产后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式对改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93.33%,对照组母乳喂养率为64.4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产妇生活质量,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产后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生活质量,属于优质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中西药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中,抽取70例纳入到讨论中,7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35例对照组(中西药治疗)和35例研究组(中西药+温针灸治疗),把两组治疗状况进行对比讨论.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1.43%比对照组77.14%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NSS评分和VAS评分状况,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疾病可考虑给予中西药联合针灸方式进行治疗,疗效突出,可显著改善其疼痛状况,应用性和推广性较大.
作者:贾立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56例临床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连用3个月.在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的体积,检测雌孕激素水平、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较前明显缩小(P<0.001),雌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01),血红蛋白显著升高(P<0.0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0.4%.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方法之一.
作者:霍桂荣;包阿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旨在分析肿瘤异常蛋白(TAP)对消化道肿瘤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承德市解放军266医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确诊为消化道肿瘤的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入患者组,挑取19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正常组,200例消化系统肿瘤高危人群作为高危组,测定3组研究对象TAP的表达,并分析对消化道肿瘤诊断的阳性率,灵敏性及特异性.结果 ①患者组的TAP阳性率81.3%,高危组阳性率为31.7%,正常组阳性率为1.9%;②TAP对于患者组的敏感度为77.13%,特异度为92.1%,对高危组人群的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56.41%.结论 肿瘤异常蛋白对消化道肿瘤的检测显示率高,可以作为临床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对于临床筛选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孙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评价丙型肝炎实验室检测方法,为提高丙型肝炎实验室检测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现行的实验室HCV检测方法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酶联免疫法(ELISA)和化学发光(CIA)临界值附近的结果,未达到预测真阳性值时,存在着漏检和假阳性现象;胶体金法(GICA)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较强的特点;酶免疫印迹法(RIBA)是抗体检测的金标准,成本较高,不确定结果偏多;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是诊断HCV病毒血症的重要指标;HCV核心抗原检测可缩短窗口期;ALT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的补充.结论 筛选出适当的检测方法或方法组合,有利于提高实验室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王萍;何佳;周有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3月于本院入院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33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31例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低频电刺激术+针刺治疗给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3、6、9周后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均依次显著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63%(29/32)显著高于常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使患者的进食能力及吞咽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与单纯药物和康复训练治疗相比疗效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李永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剖宫产后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19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0例和9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产妇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产妇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术后恢复较快.结论 对剖宫产妇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促进产后恢复,在实际应用中有深刻意义.
作者:禹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的常见病因.方法 对68例再发性腹痛患儿进行三大常规、血生化、肝胆胰B超、纤维胃镜检查、胃肠造影、脑电图等检查.结果 68例中慢性胃炎24例,10例伴十二指肠球炎,24例中幽门螺杆菌阳性12例;十二指肠溃疡11例,其中幽门螺杆菌阳性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4例;十二指肠淤积症5例;腹型癫痫3例;不明原因11例.结论 小儿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是小儿器质性再发性腹痛的主要病因.
作者:方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施治,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10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候进行对症施治,有效的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内环境,达到了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晔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全州县全州镇孕产妇乙型肝炎(乙肝)、梅毒和艾滋病的检出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2015年在全州县全州镇卫生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孕产妇,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梅毒和HIV抗体检测.结果 1213例孕产妇中检出乙型肝炎103例,检出阳性率为8.41%;检出梅毒14例,检出阳性率为1.15%;未检出艾滋病;除45岁组外三病在各年龄组均表有病例出现,而30岁组达到高峰阳性率为12.27%.结论 全州县全州镇孕产妇主要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梅毒感染率相通比其他地区较高,应加强孕产妇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并针对阳性患者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
作者:唐昌华;蒋群芳;钟慧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都江堰市部分地区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情况.方法 研究从都江堰市5个乡镇的集市采集叶类、根茎类、瓜果3类蔬菜150份样品,检测残留的敌敌畏(中毒)、氧化乐果(低毒)、乙酰甲胺磷(低毒)、甲基对硫磷(中毒)含量.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在3类蔬菜150份中,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40.7和11.3%,不同类别的蔬菜均有检出.检出率高的蔬菜为叶菜类(24.7%),超标率高的蔬菜也是叶菜类(18.0%).检出率高的农药种类为有敌敌畏,占阳性样品的(26.2%).结论 都江堰市5个乡镇的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比较普遍,其中叶菜类的蔬菜残留状况尤为严重.监管部门应加强蔬菜市场管理和监测,进一步减少含有高农药残留量的蔬菜进入市场.
作者:蔡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X线透视在辅助放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来本院各科室治疗的患者106例,并将所选取的患者按照各自的疾病种类分为四组,其中腰痛组8例、异物吸入组12例、呼吸道症状组24例、胸部外伤组62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普通X线透视以及放射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外伤组中20例肋骨未出现骨折患者经过普通X线检查后显示,患者存在斜型骨折或裂纹骨折合并轻微错位情况,42例骨折可疑患者得到确诊.14例肺炎患者均为肺门占位,8例结核患者为第一肋软骨钙化,2例占位患者其中1例为心包脂肪垫,另1例为乳头影.腰痛组所有患者均有泌尿结石,异物吸入组均为支气管阻塞活瓣性变化.结论 普通X线透视在辅助放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诊断快速、准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护理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接收诊治的孕产妇30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率和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经比较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孕产妇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及妊娠并发症,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姚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自由体位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较好,患者产程时间较短,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自由体位分娩的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缩短产程,提高产妇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郁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