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展
目的 探讨胆囊炎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进行胆囊炎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跟踪记录进行分析.统计患者的治愈率及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护理措施对胆囊炎术后患者护理疗效.结果 经过对患者的术后治疗及护理,4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切口感染,其中1例患者患有糖尿病.患者的整体治愈率很高.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短,治疗疗效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王桂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全面护理模式应用于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胆结石的患者84例,分成实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胆结石术后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予围手术期内给予全面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42例患者,总有效率97.6%;对照组42例患者,总有效率71.4%.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护理方法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在胆结石手术中给予全面的护理模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赵慧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并分析风险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及2016实施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风险管理干预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明显提高了患者对医院医护人员及医院的满意度,加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感,降低了患者对疾病的心理恐惧感,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秦枫;赵琴;陈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浮肿、乏力、腹胀、纳差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啰鸣音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憋喘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出现的差异经统计比较,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这种治疗方案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普及.
作者:石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和探讨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护理经验,为护理该类患者,提高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总结1例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衰竭行肝素钠血液透析引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血液透析合并脑出血患者存在病情危重、积极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改善了临床症状,患者出血得到控制,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血压管理,动静脉内瘘管的护理及饮食康复管理,病情监测等,是确保肝素钠血液透析引发脑出血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叶琴;陈爱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对骨科创伤患者根据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实施针对性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骨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干预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降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对骨科创伤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侯全山;李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医推拿配合毫火针疗法在治疗腰肌劳损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2012年3月至2016年5月之间,选取腰肌劳损患者65例为观察对象,给予推拿配合毫火针疗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愈49例,占75.4%;显效13例,占20.0%;有效占4.6%;总有效率100%.结论 采用推拿配合毫火针疗法治疗腰肌劳损应用于临床实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活动功能,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尽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发现并解决乡镇卫生院药品储存和静脉药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乡镇卫生院药品储存和药物配置管理水平.方法 对不同类型乡镇卫生院展开深入基线调查,分析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药品储存及药物配置方面的技术性标准和解决方案并在参与调查的卫生院予以实施.整改后,课题组对实施情况进行了再次调查和效果评估.结果 调查和评估结果发现药品储存及药物配置方面的技术性标准和解决方案实施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 该标准能够为保障居民卫生服务安全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药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云凌;高德海;夏梅;李胜;焦芳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 从自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表法将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成两组,即参照组(n=15)与研究组(n=15),对参照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措施,对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后,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参照组(46.67%),并且前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后者,组间存在较大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将胺碘酮治疗措施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工作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存质量,促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作者:高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讨剖宫产产妇术后采取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麻醉科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280例剖宫产产妇参与研究试验,按随机非盲法标准分组,Ⅰ组140例术后接受芬太尼+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镇痛,Ⅱ组140例术后硬膜外镇痛采取舒芬太尼+罗哌卡因进行,评估该两种镇痛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 Ⅱ组T1-T5各时点的VAS评测值相比Ⅰ组均显著降低,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两组术后镇痛期间均有产生副反应,但总副反应率(Ⅰ组为6.4%,Ⅱ组为4.3%)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结论 剖宫产产妇术后接受舒芬太尼+罗哌卡因方案行硬膜外镇痛,镇痛高效、安全,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徐栩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究中医方法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46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3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医方法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71%,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9%.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效果较好,且治疗安全性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杜广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的分析,探究血液检验在贫血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前来就诊的30例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这30例患者的MCHC、MCH、RDW、MCV的水平进行记录,并同时选取3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血液检验结果的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所记录的血液检验结果发现,对照组健康成年人的MCHC、MCH、RDW、MCV的水平高于贫血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血液检验技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38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经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无中转开腹,无术后持续发热,无一例手术中发生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58.3±11.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05±27)ml,术后均住院7d,术后平均排气时间(15.2±8.4)h.术后随访3-12个月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经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病情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医师的推广应用.
作者:赵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宫外孕患者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保守治疗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以2014年——2016年在本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宫外孕患者相关数据为本次研究相关基线资料来源,抽取60例,其中30例患者单用甲氨蝶呤常规宫外孕保守治疗方案并设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则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方案将其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后患者病症改善以及安全性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有12例根据相关疗效标准判定为无效,观察组有4例患者判定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3.3%、86.7%,且经统计学处理提示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经过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且无需特殊处理便可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外孕患者选择保守治疗方案可将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作为首选干预方案,不仅经济负担轻且不对患者机体造成损害,值得普及.
作者:张梅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于医院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22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220例住院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后,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在临床上对住院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人性化管理模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方彦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改良后胸肌下隆乳术治疗胸部软组织薄弱型小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2例胸部软组织薄弱型小乳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改良后胸肌下隆乳术进行治疗,术中主要是对其胸大肌进行剥离,同时对双侧腹直肌前鞘与其外斜肌等进行局部剥离,再将乳房假体植入,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32例患者在手术后均没有发生感染、血肿等不良反应,且在随访期间,患者的满意度为96.88%(31/32),均未出现假体变形或移位.结论 胸部软组织薄弱型小乳症患者采用改良后胸肌下隆乳术进行治疗,具有满意的效果.
作者:费安军;鲍海萍;胡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心电图检查在员工集体健康体检中的重要性.方法 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集体健康体检的员工80名,均接受心电图检查,统计分析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80名受检者中,18名员工心电图出现异常,其中ST-T改变6例(33.33%),窦性心律失常4例(22.22%),期前收缩3例(16.67%),室内阻滞2例(11.11%),心房颤动2例(11.11%),房室阻滞1例(5.56%).结论 心电图是一项十分重要检查技术,组织员工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对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武晓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农村女性的健康状况以及保健需求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女性302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02例围绝经期女性,出现月经改变159例,包括绝经93例,14d内阴道流血35例,无规则出血35例;特异性潮热汗出55例,包括潮热汗出35例,睡眠障碍10例,疲乏10例;尿失禁65例;心理问题281例,包括情绪改变125例,抑郁症89例,性生活异常67例;骨质疏松症167例,包括膝关节发病45例,腰椎发病59例,肩关节25例,肘关节22例,其他部位16例;血管疾病68例,包括高血脂症23例,冠心病45例;上述症状在绝经后0-5年、6-10年、15年以上分别表现出重、中、轻度,在不同年龄段之间比较症状差异明显(<0.05).结论 掌握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状况,针对其保健需求给予针对性措施,尤其是对于农村女性,交通、生活环境、咨询交流相对于城镇而言存在一定的不便,因此应加强整体健康宣教工作,以及个体咨询工作.
作者:段印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对普外科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普外科患者50例,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对患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在普外科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高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