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妊娠生殖道感染和产妇先兆性流产的临床关系

李政

关键词:妊娠生殖道感染, 先兆性流产, 关系
摘要:目的 对妊娠生殖道感染和产妇先兆性流产的临床关系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先兆流产产妇中选取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正常分娩的20例孕妇分为对照组,对两组各类情况进行检查,对比分析生殖道感染与产妇先兆性流产的关系.结果 经检查显示,观察组白细胞+++-++++占比、白带清洁度Ⅲ-Ⅳ占比及念珠菌阳性率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且UU或CT感染比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先兆流产产妇较正常产妇更容易发生生殖道感染,临床应加强对生殖道感染的产妇以使先兆流产的发生率得以降低.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糖尿病的护理

    妊娠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的糖尿病病种,若不能控制病情,孕妇易发生流产、早产、胎儿畸形、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感染、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出现母婴死亡等不良后果,因此患者在孕期需加强心理护理,坚持饮食治疗,联合运动疗法,积极配合医生,及时检测血糖和胎儿状态,必要时采取胰岛素治疗,维持孕期血糖正常,进一步减少母儿严重并发症,使妊娠糖尿病患者安全度过孕期.

    作者:庞燕芬;唐雯静;丁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分析

    目的 探究在小儿慢性鼻窦炎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 针对40例小儿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4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2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治疗后观察患者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4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40例患者均未发现出现明显的感染等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分析发现,其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同时使用相对安全,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晓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应用产后个性化护理改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生活质量

    目的 探讨应用产后个性化护理改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社区90例分娩产妇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5)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45)给予产后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式对改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93.33%,对照组母乳喂养率为64.4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产妇生活质量,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产后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生活质量,属于优质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评价奥拉西坦用于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研究奥拉西坦用于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48例进行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3).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奥拉西坦.对两组患者BI、神经功能缺损、MMES和HDS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奥拉西坦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孙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龄孕妇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与孕妇年龄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189例高龄孕妇(>35岁,高龄组)和179例适龄孕妇(25-34岁,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组妊娠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的情况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龄组孕妇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和剖宫产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孕妇高危妊娠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应予高度重视.

    作者:马艳华;侯宗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分析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86例,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其中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操作,对实验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35%与79.07%,P<0.05.结论 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屈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微创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微创的治疗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在2015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2例,平均分成实验组66例,对照组66例,实验组采用微创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术后短期、中期和长期效果的VAS评分相对于术前有明显下降,并且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短期疗效为92.5%,中长期疗效为85.1%,传统手术的短期疗效为77.6%,中长期疗效为63.3%,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的优良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可在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卢伟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星形细胞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与诊断.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星形细胞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星形细胞肿瘤中,其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星形细胞瘤13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12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 MRI显示星形细胞瘤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其他表现同CT所见.

    作者:李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病人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78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检查前焦虑情绪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检查后苏醒时间,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爽;刘文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中应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讨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中实施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180例行腰麻分娩镇痛产妇参与研究试验,并按随机非盲法分组(60例/组),三组均接受舒芬太尼麻醉镇痛,Ⅰ、Ⅱ、三组用量各取3ug、5ug与7ug,评估该三组分娩镇痛方案的镇痛起效时间、不同时点的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Ⅲ组的镇痛起效时间<Ⅱ组<Ⅰ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Ⅲ组镇痛后10min、30min及60min的VAS评测值相比Ⅰ组均显著下降,数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副反应的比较,Ⅲ组>Ⅱ组>Ⅰ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取5ug或7ug舒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均可取得较好的分娩镇痛效果,但前者麻药用量相对更低、镇痛相对更安全,可作为推荐方案应用.

    作者:岳炳欣;孟东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甲硝唑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中使用甲硝唑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措施.方法 以我院2015年和2016年收治的使用甲硝唑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安全用药措施,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使用甲硝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0%,观察组开展安全用药措施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幅缩减至12.9%,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临床治疗中为患者使用甲硝唑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务必要采取有效的安全用药措施,避免或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洁文;刘石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以JCI标准指导临床安全护理实践的研究

    目的 以JCI标准构建确实可行的临床护士患者安全培训体系,并探讨其效果.方法 结合JCI国际医院评审中的安全标准,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访谈与咨询,编制《临床护理安全案例分析》,并应用于临床,进行效果验证.结果 培训前后护士对不良事件上报的认知、护士安全态度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以JCI标准指导护理安全教育方法能提高低年资护士安全意识,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研究

    目的 研究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以此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其用药的合理性.结果 各种抗高血压药物中,利尿剂应用比例高,为30%,其次为β受体阻滞剂(25%)与钙离子拮抗剂(20%).各种药物中,使用频率高的为美托洛尔片,其次为硝苯地平缓释与呋塞咪片.结论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基本合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其进一步完善.

    作者:赵慎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的价值

    目的 探讨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的使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进行口腔修复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和对照组(接受可塑纤维桩修复).对比①两组口腔修复成功率.②研究组和对照组单颗纤维桩所需时间.结果 ①两组口腔修复成功率比较有差异(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单颗纤维桩所需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可提高治疗成功率,使用中也需要注意相对手术禁忌症以保证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毛慧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排痰方案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讨不同排痰方案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防治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7月选取78例机械通气≥48h的住院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按随机自愿原则分组(39例/组),Ⅰ组接受传统叩背方案排痰,Ⅱ组接受振动排痰方案排痰,评估及分析该两种方案对患者相关血气指标的影响及VAP发生情况.结果 Ⅱ组接受方案排痰后,患者的PaCO2检测值相比Ⅰ组显著降低,PaO2、SaO2检测值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Ⅱ组的VAP发生率为7.69%,相比Ⅰ组的VAP发生率(25.64%)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机械通气≥48h患者实施振动排痰方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并加强对VAP的预防及治疗,值得推荐.

    作者:白东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本文主要对比泮托拉唑与康复新液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疗效,希望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一对一分组,第一组30例患者行康复新液治疗,第二组30例患者行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第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第一组73.33%;第二组胃液PH值改善情况要优于第一组,数据之间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单纯康复新液治疗相比较,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应用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临床效果更加显著,推广应用价值佳.

    作者:和士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前临床上对感染性疾病进行防治的药物主要是抗菌药物,应用频率较高.虽然抗菌药物的应用治愈了许多疾病,且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但是若应用不合理,很可能导致治疗失败、细菌耐药性增长、不良反应增多等不良结果,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是生命[1].

    作者:张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急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突发因素导致的心脏泵功能超负荷或代偿失调,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而引发的机体组织器官出现急性淤血和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1].急诊科较常见的是慢性心衰病程中的急性左心衰发作,发病快,病情重,病死率高,需要争分夺秒进行抢救.优质护理服务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整体护理形式,具有全程优质、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的特点.我院急诊科自2013年起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取了优化护理服务措施,并不断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崔玉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对普外科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对普外科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普外科患者50例,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对患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在普外科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高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的效果与优越性分析

    目的 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的治疗效果与优越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双盲法将86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43例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设作对照组,包括扩血管治疗和利尿治疗,其他4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增加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设作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02%,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5.12%对比,观察组疗效更加理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DD、LVEF、NT-proBNP、hs-CRP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效果理想,可以用于临床常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黎艺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