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顺
目的 探讨B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的6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组,给予B超诊断,另外再选取同期进行心电图诊断的6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肥厚总检出率为36.8%,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肥厚总检出率为6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有心室肥厚等症状,使用B超诊断能够有效的提高检出率,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作者:奴尔扎提·木尔扎哈力;杜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比对比大剂量甲氨蝶呤、小剂量甲氨蝶呤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甲氨蝶呤口服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皮下注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要要由于对照组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当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针皮下注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能取得较为满意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何洪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新乡医学院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分析亚健康影响因素为改善医学生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3-15级1111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问卷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调查数据、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医学生亚健康现患率为50.6%,年级越低亚健康者比例越高.结论 医学院学生亚健康率高,学校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亚健康的发生.
作者:李宏锦;任静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筛查中TCT与HPV联用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分别行TCT、HPV、TCT+HPV、病理检查的307例宫颈疾病患者的检测结果,将行TCT检查的307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A组,以行HPV检查的307例患者视为本次研究B组,以行TCT与HPV联合检查的307例患者视为本次研究C组,以接受病理检查的307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理检查组.组间比较三组癌前病变检出率、宫颈癌检出率及不同检测方法对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并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C组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检查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分别为92.2%、92.3%,A组为94.8%、61.5%,B组为94.5%、65.4%,三组诊断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 与TCT、HPV检测单用相比,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筛查中TCT、HPV联用灵敏度显著提高,为宫颈疾病患者获得准确诊断结果提供有力保障,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究中医方法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46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3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医方法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71%,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9%.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效果较好,且治疗安全性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杜广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普外患者术前焦虑心理护理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有明显术前焦虑的36例患者临床资料,找出患者焦虑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焦虑情绪得以缓解,手术风险降低,患者术中痛苦减小,手术成功率提高.结论 对术前焦虑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殷小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初次手术治疗的240例石蜡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及术前穿刺、术中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男性有100例,女性有140例,年龄为18-80岁,平均年龄(41.2±6.4)岁,通过术前体检以及影像学检查将其分为淋巴结阳性(pN+)和阴性(pN0)两组,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检查分析阳性组有165例,其中阳性(pN+)患者有152侧,占92.0%,阴性(pN0)患者13例,占8.0%;阴性组有75侧,其中阳性(pN+)患者有39侧,占52%,阴性(pN0)患者26例,占48%.颈部淋巴结VI区分布为常见,占94.5%,I区为少见,占3.8%.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主要以II区、III区、IV区、VI区较常见,淋巴结阳性中主要以多个分区转移为主,淋巴结阴性中主要以单个分区转移为主,阳性与阴性患者应当采取不同的外科手术方式.
作者:周运佳;高学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BL+LBL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护生,随机分组:研究组(接受PBL+LBL教学)和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对比①两组学生理论、实践考核成绩.②两组学生对课堂教学氛围满意度.对比①两组学生理论、实践考核成绩.②两组学生对课堂教学氛围满意度.结果 ①两组学生理论、实践考核成绩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②两组学生对课堂教学氛围满意度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本文认为PBL+LBL教学运用于基础护理学后,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护生成绩,活跃课堂气氛.
作者:王雅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样品消化方式的研究,建立一种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锡的方法.方法 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实验用5mlHNO3微波消解样品,赶酸近干后,用2%HCl将样品转移,并稀释定容到25ml,以20g/L硼氢化钾溶液作还原剂,2%HCl为酸介质,进行测定,原子荧光的条件为负高压290V、灯电流80mA、屏蔽气流量为800ml/min、载气流量为400ml/min、原子化器高度8.5mm.结果 锡含量在0-10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γ=0.9997,低检出限为0.18μg/L,样量0.50g,低检出浓度为0.0090μg/g,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4%、3.0%、1.8%,杨树叶标准物质(Sn的参考值0.27μg/g)的测得值为0.273μg/g.结论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锡的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及线性关系均比较满意,微波消解使样品消化具有快速、完全,且元素损失少、空白低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戴志英;杨梅桂;叶青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5年内收治的10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双盲法将101例患者分成两组,取其中50例患者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设作对照组,另外51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设作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6.27%,与对照组有效率70%对比,观察组有效率更为理想,两组有效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常规用药同时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瑞琢;薛娜;张璐璠;孙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到2016年9月进行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程度,患者的生活质量用SAS评分表进行判断.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AS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应该在临床的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蔡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如何提高基层传染病防控工作能力.方法 结合基层传染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条传染病防控工作水平的措施.结果 经过分析发现,基层传染病防控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县级财政对传染病防控工作投入的资金较少,阻碍了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实施;基层疾病防控工作较落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方法:加强部门协作管理,提高县级疾控能力;构建并完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并加强防控知识宣传.结论 基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与疾病发生与流行控制具有很大作用,提高了人类健康水平,维持了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者:张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比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将34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7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胃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胃肠道恢复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及引流管拔出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希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我院多种西药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的调查分析,以此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8月——2016年8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20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因联用造成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例事件中因多种药物联用引起不良反应事件96例,占不良反应事件总数的48%,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循环系统方面头晕、头痛、心悸;神经系统方面的失眠、嗜睡;消化系统方面的恶心呕吐;皮肤方面的皮疹以及血液系统方面的白细胞减少等,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重复给药、用量过大、药物之间存在拮抗.结论 多种药物联用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若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西医药学知识,采取有效手段,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持续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治疗高血脂性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高血脂性急性胰腺炎患者38例,随机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治疗措施.对两个组的痊愈率、住院时间及患者血糖值、C-反应蛋白、三综合性护理措施,即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持续血浆滤过和血浆置换,血液滤过速度为3L/h,血浆置换量2000-3000mL、2-3h为佳时间,注意二者不可同时进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指标也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脂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持续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等综合治疗措施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血糖值、C-反应蛋白及三酰甘油水平,提高了患者痊愈的机会,降低住院时间.
作者:徐永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通过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氯霉素滴耳液治疗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通过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罗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治疗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109例新生儿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常规组是普通感染患者.观察组是重症感染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静脉采血2ml,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和感染症消失时的降钙素原指标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观察组入院时的血小板计数、大血小板的比例、平均血小板容积和血小板的分布宽度以及降钙素原指标情况相对比(P<0.05);常规组与观察组感染症状消失时相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降低对器官的损伤.
作者:古力皮亚木·艾海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进行护士心理应激的分析,对减少护患纠纷的建议和策略进行探索.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工作1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依据护龄划分为低龄组和高龄组,进行两组护理人员心理应激情况的对比.结果 低龄组护理人员抑郁失望、焦虑、委屈、恐惧、过度谨慎等表现均比高龄组严重,P<0.05.结论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低龄护士会产生较多负面情绪,主要存在焦虑、抑郁、委屈、过度谨慎、恐惧等表现.出现护患纠纷后护理人员应当对心理应激对策进行构建,对自身不良情绪进行及时调整,进而促进护患纠纷的降低.
作者:丁小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阿糖胞苷、阿柔比星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经我院检查确诊的58例AML患者纳入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作两组,其中29例为对照组予以标准DA方案治疗,29例为观察组予以CAG方案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97%,与对照组41.38%相比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感染、发热、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病因、CCI评分、WBC、PLT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是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且患者年龄、病因、CCI评分、WBC、PLT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秀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所收治的患有肝肾阴虚临床患者共50例作为探讨对象的选取,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有糖尿病患者25例,观察组有高血压患者25例,2组患者皆实施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对2组的疗效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2组的临床指标均得以显著降低,实施统计学分析后,组间将显著差异形成,P<0.05,故在统计学之中具备分析的价值.结论 在糖尿病或是高血压的疾病治疗中,选取六味地黄丸进行应用,获取疗效比较理想,可以进行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