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研究

郑瑞琢;薛娜;张璐璠;孙丹丹

关键词:鼠神经生长因子, 突发性耳聋,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5年内收治的10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双盲法将101例患者分成两组,取其中50例患者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设作对照组,另外51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设作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6.27%,与对照组有效率70%对比,观察组有效率更为理想,两组有效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常规用药同时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传统痔疮切除术的患者3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患者均采用传统痔疮切除术进行痔疮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在进行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后,对患者手术的时间以及伤口的愈合时间进行记录.患者所用的手术时间为(20.68±2.03)分钟,伤口愈合时间为(6.56±2.56)天.患者患有水肿、尿潴留、肛周感染以及排便困难的例数分别为2例、3例、1例、2例.并发症总发病率为2.67%.结论 采用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同时减少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海米提·胡西塔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在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急性出血性胃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前者单用奥美拉唑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联用硫糖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长短差异.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前者(8.0%)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后者(18.0%)、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0.5±1.8)d]明显短于对照组[(18.7±1.9)d],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在急性出血性胃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发生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并且住院时间较短,利于提高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韦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钛夹定位在胃肠道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 研讨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前准备中应用钛夹定位的作用.方法 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78例胃肠道手术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成三组(26例/组),Ⅰ组术前接受钛夹定位,Ⅱ组术前接受钡灌肠定位,Ⅲ组术前应用常规胃肠镜下定位,评估该三种术前定位方法的效果.结果 Ⅰ、Ⅱ组的定位准确性各为100.0%和80.8%,相比Ⅲ组的53.8%均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且组间数据相比,Ⅰ组优势显著,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 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行术前钛夹定位,定位准确性较高,手术操作更有保障,值得推荐.

    作者:张楠;张辰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我国死因监测的现状与发展

    居民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的变化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制定国家卫生及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人口死亡及其原因的统计和分析工作,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能将死因监测统计数据作为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制定居民健康保健策略的依据.我国近年来建立并逐步完善的死因监测系统有良好代表性,为了解各省死亡水平,死因模式、估计计算期望寿命等健康相关指标奠定了基础,更为了解我国居民死亡水平、我国人群健康状况提供基础资料.

    作者:徐乐;王文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

    目的 了解对习惯性流产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016年期间收治存在习惯性流产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为分析对象,抽取60例并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每组30例分为对照组(习惯性流产对症西医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联合中医寿胎丸治疗).比较不同方式干预后患者病情改善效果.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改善作为疗效判断依据,提示观察组患者判定无效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总有效率经统计学软件处理表示存在意义,P<0.05.结论 对习惯性流产患者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对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积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恶心呕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对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6例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经临床护理干预有效地延缓恶心、呕吐发生的时间降低强度.结论 做好肿瘤患者围化疗期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护理,减轻患者痛苦,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管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发病原因及抢救措施探讨

    目的 探索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发病原因及抢救措施.方法 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10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具体发病因素后,再实施相应的救治措施.结果 在10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中,30.00%的患者是因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16.00%的患者是因脑出血引起的,14.00%的患者是因脑梗死引起的,13.00%的患者是因低血糖性昏迷引起的,9.00%的患者是因肺心脑综合征引起的,少部分患者是因镇静剂类药物中毒、心源性昏迷、有机磷农药中毒、肝性脑病引起的.而通过实施针对性救治措施后,死亡率为2.00%.结论 导致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急性酒精中毒、脑血管疾病等,而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抢救措施,能够降低临床死亡率.

    作者:齐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结合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性(88.24%>41.18%)、特异性(94.59%>78.38%)和准确度(93.41%>71.42%)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诊断当中,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更好的诊断方法,为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纪秀云;厉彦芹;周庆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4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饮食运动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4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饮食运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选择这一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4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单号为参照组(n=22)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双号为研究组(n=2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饮食和运动指导,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TG、HDL-C)水平、血清酶水平(ALT、AST)、以及空腹血糖(FPG)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90d和180d血清ALT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组间差异存在.研究组治疗后90d和180d血清AST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组间差异存在.研究组治疗后90d和180d血清FBG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组间差异存在.结论 在对非酒精脂肪肝进行治疗时,配合良好的饮食结构和科学的运动,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且效果显著,但患者必须要坚持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运动才能保证其效果.

    作者:王雄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住院患儿126例,上述患儿在治疗期间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均为首次使用静脉留置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应用失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实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乔翠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针对4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使用戊酸雌二醇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完全止血时间为52.35±2.31小时,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止血时间为36.34±2.19小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2.5%,两组比较均为P<0.05,说明差异明显.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观察发现,其能够积极改善患者临床情况,相比较单纯用药而言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吕文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 从自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表法将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成两组,即参照组(n=15)与研究组(n=15),对参照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措施,对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后,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参照组(46.67%),并且前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后者,组间存在较大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将胺碘酮治疗措施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工作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存质量,促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作者:高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初次手术治疗的240例石蜡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及术前穿刺、术中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男性有100例,女性有140例,年龄为18-80岁,平均年龄(41.2±6.4)岁,通过术前体检以及影像学检查将其分为淋巴结阳性(pN+)和阴性(pN0)两组,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检查分析阳性组有165例,其中阳性(pN+)患者有152侧,占92.0%,阴性(pN0)患者13例,占8.0%;阴性组有75侧,其中阳性(pN+)患者有39侧,占52%,阴性(pN0)患者26例,占48%.颈部淋巴结VI区分布为常见,占94.5%,I区为少见,占3.8%.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主要以II区、III区、IV区、VI区较常见,淋巴结阳性中主要以多个分区转移为主,淋巴结阴性中主要以单个分区转移为主,阳性与阴性患者应当采取不同的外科手术方式.

    作者:周运佳;高学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孕期营养指导与妊娠合并症的关系

    目的 分析在产妇妊娠期间给予合理的孕期营养指导对其出现妊娠并发症概率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期间本院门诊收治孕期产妇200例相关基线资料为此次研究的数据来源,设其中100例孕期仅接受常规产科检查以及护理产妇为对照组,另100例除常规检查护理外联合孕期营养指导的产妇设为观察组.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方式归纳不同情况下产妇妊娠并发症情况以及母婴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学软件处理后,提示有意义,P<0.05;记录对比2组产妇自然分娩例数、剖宫产例数、妊娠合并症例数以及不良结局等方面,提示观察组产妇在各方面均更具优越性,记录对比2组产妇自然分娩例数、剖宫产例数以及阴道侧切例数.结论 在女性孕期阶段,给予合理的营养指导对于产妇自身摄入充分平衡的营养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同时对产妇选择自然妊娠方式也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肖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13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12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患者病因病机和中医辨证治疗原因,为慢性结肠炎患者应用清化汤、健脾解毒汤、安中汤、吴连汤、乌梅败酱汤对症治疗.结果 通过开展对症治疗,130例患者中70例患者效果显著、52例效果良好、8例无效,整体具有93.8%总有效率.结论 应用中医进行慢性结肠炎治疗能够收获显著疗效,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冯国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补肾固胎丸治疗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39例

    目的 观察(山西名老中医张敬武)补肾固胎丸[1]治疗反复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免疫性反复性自然流产(RS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采用补肾固胎丸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及心磷脂抗体(ACAB)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固胎丸治疗反复性自然流产的疗效非常显著,可视为临床滑胎首选方剂,可显著改善症状,提高抗心磷脂抗体转阴率.

    作者:葛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实验组80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曲美他嗪加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中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谷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改良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76.67%.结论 改良集束化护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护理中能够保证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星瑜;杨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个性化护理在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风湿免疫科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风湿免疫科收治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75.56%,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菲洛拉·阿勒比亚提;高翠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甲状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对甲状腺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临床效果的对比予以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所收治的甲状腺患者6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观察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且并发症的产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甲状腺的围手术期临床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可以将护理满意程度显著提升,将并发症产生显著减少,将SAS评分显著降低,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齐红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