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锡

戴志英;杨梅桂;叶青华

关键词:锡, 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光谱法
摘要:目的 通过对样品消化方式的研究,建立一种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锡的方法.方法 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实验用5mlHNO3微波消解样品,赶酸近干后,用2%HCl将样品转移,并稀释定容到25ml,以20g/L硼氢化钾溶液作还原剂,2%HCl为酸介质,进行测定,原子荧光的条件为负高压290V、灯电流80mA、屏蔽气流量为800ml/min、载气流量为400ml/min、原子化器高度8.5mm.结果 锡含量在0-10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γ=0.9997,低检出限为0.18μg/L,样量0.50g,低检出浓度为0.0090μg/g,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4%、3.0%、1.8%,杨树叶标准物质(Sn的参考值0.27μg/g)的测得值为0.273μg/g.结论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锡的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及线性关系均比较满意,微波消解使样品消化具有快速、完全,且元素损失少、空白低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分析

    目的 探究在小儿慢性鼻窦炎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 针对40例小儿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4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2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治疗后观察患者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4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40例患者均未发现出现明显的感染等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分析发现,其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同时使用相对安全,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晓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剖宫产手术采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的麻醉效果对照研究

    目的 对比剖宫产手术采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10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以1:1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产妇布比卡因麻醉,给予观察组产妇罗哌卡因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感觉恢复时间、高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高运动阻滞时间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手术采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的麻醉效果均显著,罗哌卡因运动与感觉阻滞维持时间短,对产妇临床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孙立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水茴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从水茴香全草中分离得到1个羽扇豆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及MS、NMR等波谱学方法确定该化合物为3——hydroxy-lup-20(29)-en-27-oic acid.

    作者:崔哲;沈光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评价肿瘤异常蛋白检测对消化道肿瘤检测的效力

    旨在分析肿瘤异常蛋白(TAP)对消化道肿瘤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承德市解放军266医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确诊为消化道肿瘤的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入患者组,挑取19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正常组,200例消化系统肿瘤高危人群作为高危组,测定3组研究对象TAP的表达,并分析对消化道肿瘤诊断的阳性率,灵敏性及特异性.结果 ①患者组的TAP阳性率81.3%,高危组阳性率为31.7%,正常组阳性率为1.9%;②TAP对于患者组的敏感度为77.13%,特异度为92.1%,对高危组人群的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56.41%.结论 肿瘤异常蛋白对消化道肿瘤的检测显示率高,可以作为临床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对于临床筛选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孙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胃镜检查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胃镜检查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280例胃癌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胃癌患者胃镜检查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检查率,改善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效果,适合临床工作的推广与运用.

    作者:王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

    目的 了解对习惯性流产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016年期间收治存在习惯性流产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为分析对象,抽取60例并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每组30例分为对照组(习惯性流产对症西医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联合中医寿胎丸治疗).比较不同方式干预后患者病情改善效果.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改善作为疗效判断依据,提示观察组患者判定无效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总有效率经统计学软件处理表示存在意义,P<0.05.结论 对习惯性流产患者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对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积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目的 讨论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出现需要实行尿常规的病人有1000例,分别实行干化学法的干化学法组,尿沉渣法的尿沉渣法组以及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的联合组,对三组的检测结果实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中的尿常规的检测高于干化学法组和尿沉渣法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尿常规检测中常使用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使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的检测的准确率更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陶格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48例,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围术期中采取循证护理,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阳阳;崔雪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电视胸腔镜在纵膈肿瘤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纵膈肿瘤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纵膈肿瘤患者60例,均为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标准开胸术治疗(对照组,n=30)与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纵膈肿瘤患者开胸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量、平均带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具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肩关节活动障碍及肺炎各1例,并发症率为6.7%;对照组肩关节活动障碍3例,肺炎1例,心律失常2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率为23.3%,组间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收治的纵膈肿瘤采用电视胸腔镜进行治疗时,可缩短病程,防控并发症,尽可能的促机体恢复.

    作者:谢亮;吴春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阴道彩超在宫外孕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研讨阴道彩超在宫外孕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宫外孕疾病患者中,抽取32例纳入到讨论中,回顾分析其病例记录资料,32例患者均接受阴道彩超方式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阴道彩超检查结果显示,32例患者中,共31例患者检查结果满足宫外孕声像图各表现,其符合率为96.87%.29例为输卵管妊娠,2例为卵巢妊娠.1例患者误诊为卵巢妊娠.结论 临床在诊断早期宫外孕疾病时可考虑采用阴道彩超方式,存在较高诊断符合率,其参考意义较大.

    作者:马永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低频和高频超声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低频和高频超声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37例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表现,并与临床和术后结果对照.结果 137例临床确诊的阑尾炎患者中,单纯性阑尾炎6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6例,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16例,阑尾周围脓肿10例,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89.8%.结论 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为急性阑尾炎患者提供直接、快捷、安全性高、可重复性的检查方法,为临床医师提供客观影像诊断依据,且诊断率随病情的发展而提高.

    作者:魏春梅;任江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 分析和探究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28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跟骨宽度低于对照组而Bohler角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8.57%),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跟骨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跟骨宽度和Bohler角,而且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孙向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糖尿病的自我保健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生理特点是:血糖水平增高,主要是由于胰岛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或者β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继发维生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人口第二的大国,估计现今有3000多万糖尿病患者和相同数量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其中90%以上是成人发病的2型糖尿病.

    作者:毕秀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同时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18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92例.对照组病人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实施治疗,观察组的92例病人则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滞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压均比治疗之前有所降低,不过对照组降低幅度不大,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3.4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74%.另外观察组的患者心绞痛出现次数要比对照组更少,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同时合并冠心病病人实施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好.

    作者:常亮;张玉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宫内节育器对带环妇女取环手术困难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分析和研究宫内节育器对带环妇女取环手术困难的影响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我单位接受取环的妇女182例,分析取环困难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关的解决对策.结果 182例带环妇女发生取环困难19例,取环困难发生率为10.44%;导致取环困难的因素包括生育环问题、放置时间不当、放置位置不当、闭经时间较长、宫颈粘连及萎缩等.结论 带环妇女取环困难的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当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取环[1].

    作者:张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ICC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PICC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有重症监护患者20例,对照组有重症监护患者2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为实验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后的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发病率为5%,对照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患者有4例,外渗2例,并发症发病率为3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为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采取PICC置管治疗,并且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

    作者:李娟;乔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 有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多是病人后选择,病人多在接受按摩、牵引复位、骶管封闭、药物、物理治疗等无效时才选择手术.结论 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病理类型、临床表现、病人年龄、职业等.

    作者:汪贵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状态,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的无偿献血者642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分析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前后心理状态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献血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献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7%,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无偿献血者的恐惧紧张的心理,减少献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献血者的积极性.

    作者:王玲玲;王一清;王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女性免疫性不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讨论将中西医结合用于女性免疫性不孕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免疫性不孕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在治疗半年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免疫不孕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妊娠率显著提高.

    作者:林名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脂肪干细胞与Bio-oss支架构建组织工程骨治疗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研究

    目的 探讨种植体周围缺损采用脂肪干细胞与Bio-oss支架构建组织工程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本组的82例患者中,80例伤口一期愈合,占97.56%,2例延迟愈合,占2.44%;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的骨痂生长明显,达到骨愈合,能够完全负重行走,并且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患者Bio-oss支架与脂肪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治疗,能够促进骨愈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肖正俊;沈晓桐;阿良;李洪秋;邓纯博;刘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