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手术采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的麻醉效果对照研究

孙立杰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腰麻, 麻醉效果
摘要:目的 对比剖宫产手术采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10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以1:1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产妇布比卡因麻醉,给予观察组产妇罗哌卡因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感觉恢复时间、高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高运动阻滞时间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手术采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的麻醉效果均显著,罗哌卡因运动与感觉阻滞维持时间短,对产妇临床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与CRP联合应用与预后相关性

    目的 研究重症脑梗死患者血液样本中S100β蛋白与C-反应蛋白水平联合应用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3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均于住院当天采集血液样本,进行血清S100β蛋白及CRP水平检测,并使用mRS评分量表对患者30天、90天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患者评价为死亡、恶化、无改善、改善.结果 Speaman分析结果显示,S100β/CRP与重症脑梗死患者预后呈显著正相关性(r=0.392,p=0.026).结论 S100β/CRP可以作为评估重症脑梗死患者功能预后的一项指标.

    作者:李庆霞;杨清成;郭艳平;李佳佳;李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遗症临床观察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脑卒中后遗症病人在医院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过程中影响康复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减少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70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方法和其他治疗方法,对其在医院治疗过程中发生后遗症的患者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照治疗,在基本病情相近的基础上,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心脉舒通片以及自拟益气活血汤合针灸治疗等治疗手段,综上所述,针灸联合中药在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有很大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与改进.

    作者:方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间苯三酚在产程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在产程中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15年9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待产经阴道分娩的40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在孕妇宫口开3cm时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观察两组孕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并对照比较两组对母婴安全的影响,采用Apgar对两组新生儿情况展开分析.以视觉疼痛评分(VAS)对两组产妇用药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正常待产的产妇,当宫口开大3cm,可使用间苯三酚加速产程进展,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且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齐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观察.方法 随机选择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因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按患者治疗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0例)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参照SDS评分标准、SAS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入院前后的心理状态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理评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进行心理评分发现两组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作者:郝晓翠;尹翠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同时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18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92例.对照组病人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实施治疗,观察组的92例病人则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滞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压均比治疗之前有所降低,不过对照组降低幅度不大,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3.4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74%.另外观察组的患者心绞痛出现次数要比对照组更少,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同时合并冠心病病人实施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好.

    作者:常亮;张玉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对消化内科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讨论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对消化内科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现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消化内科在职护士12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责任小组分组管理方式,对比管理方法实施前和实施后患者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 执行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后,患者的护理文书、基础护理、行为规范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执行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前,执行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后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提高了消化内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其临床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吕江月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QO-LA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QO-LAD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但观察组的QO-LA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运用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林丽荣;王瑞雪;倪思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炎患者2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患者均为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胃炎病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我院针对胃炎患者使用的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治疗5周后,观察患者腹胀、出血、嗳气等症状消失时间,观察患者HP转阴率,并采用中医证候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腹胀消失时间(3.2±0.7)d,出血消失时间(1.4±0.2)d,嗳气消失时间(5.3±1.3)d,HP转阴率达到75%(12/16).治疗后症状评分(8.23±1.07)显著低于治疗前(16.44±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炎的效果较好,能够快速缓解患者腹胀、嗳气、反复出血的情况,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立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应用现状及进展

    宫颈癌属于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多见患者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增多的情况,如果患者病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发展到晚期癌时便会出现多种继发性症状,比如病灶危及到盆腔结蒂组织、骨盆壁、坐骨神经的情况,致使患者输尿管阻塞而出现肾盂积水,终发展为尿毒症,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多选择手术治疗此症,但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多数患者并不乐于以传统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手术辅助器械被改进完善并广泛应用,比如内镜医疗器械与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更佳.

    作者:刘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传统痔疮切除术的患者3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患者均采用传统痔疮切除术进行痔疮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在进行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后,对患者手术的时间以及伤口的愈合时间进行记录.患者所用的手术时间为(20.68±2.03)分钟,伤口愈合时间为(6.56±2.56)天.患者患有水肿、尿潴留、肛周感染以及排便困难的例数分别为2例、3例、1例、2例.并发症总发病率为2.67%.结论 采用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同时减少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海米提·胡西塔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脑出血后昏迷患者应用醒脑静和盐酸纳洛酮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醒脑静和盐酸纳洛酮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实施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32例于2015年6月——210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后昏迷患者作为对象,联合应用盐酸纳洛酮、醒脑静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接受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选用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方式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牛旭东;刘昭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脏彩超诊断急性肺栓塞24例效果

    目的 分析心脏彩超诊断急性肺栓塞24例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2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心脏彩超诊断,后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24例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可知,该类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以休克和血氧饱和度为主,同时还伴有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症状.其中伴有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8例,血氧饱和度降低且阳性比为100%的患者2例,伴有突发性胸闷症状的患者3例,伴有心动过速和血压下降的患者2例.从心脏彩超、血气分析和肺动脉造影阳性结果来看,其占比均为100%.结论 急性肺栓塞予以心脏彩超诊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同时可以使患者死亡率进行降低,可进一步在临床上实践.

    作者:孙玉颖;孙青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68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两组(34例/组),Ⅰ组接受单纯放疗,Ⅱ组接受EP方案同步放化疗,评估该两种治疗方案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Ⅱ组近期总有效率为79.4%,1年存活率为73.5%,相比Ⅰ组的47.1%与44.1%均显著提高,P<0.05,统计学成立.Ⅱ组总不良反应率为60%,相比Ⅰ组的总不良反应率(26.5%)显著提高,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 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延长1年生存率.同步放化疗毒害反应增加,但在可控范围内,具体仍需结合患者病情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王家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观察结合中西药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研讨中西药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中,抽取70例纳入到讨论中,7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35例对照组(中西药治疗)和35例研究组(中西药+温针灸治疗),把两组治疗状况进行对比讨论.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1.43%比对照组77.14%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NSS评分和VAS评分状况,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疾病可考虑给予中西药联合针灸方式进行治疗,疗效突出,可显著改善其疼痛状况,应用性和推广性较大.

    作者:贾立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对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予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开展修复治疗的牙齿残根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为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观察组(拔除后种植修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为牙齿残根患者开展修复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拔除后种植修复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患者满意度比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田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焦虑症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给予患者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文拉法辛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8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患者治愈5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3.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1例头晕,2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焦虑症效果优于文拉法辛,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亚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0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各3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变化、呼吸频率、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变化、呼吸频率和心率变化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还易于患者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另外,对患者采取血气分析、生命体征变化的监测,对于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有良好的效果.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贺青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效果

    目的 研究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产妇接受盆底康复训练,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产妇的电测肌电值与手测肌力值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盆底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许映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原驻训阶段卫勤保障的困难和对策

    目的 总结部队赴藏训练机动途中卫勤保障的特点.方法 通过记录不同海拔高度的发病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所占比例,发现机动途中的发病特点,探寻应对措施,总结保障要点.结论 掌握保障要点,针对不同机动阶段的发病特点,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了途中疾病的发生.

    作者:孟鲁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