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敏;王乃东;高树坤
目的 分析新生儿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治疗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109例新生儿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常规组是普通感染患者.观察组是重症感染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静脉采血2ml,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和感染症消失时的降钙素原指标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观察组入院时的血小板计数、大血小板的比例、平均血小板容积和血小板的分布宽度以及降钙素原指标情况相对比(P<0.05);常规组与观察组感染症状消失时相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降低对器官的损伤.
作者:古力皮亚木·艾海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癌症是一种危害个体生命的负性生活事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严重常见的疾病之一.当癌症降临到患者身上,不仅对其躯体,也对其心理、精神和社会等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患者的尊严感降低,并加重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本文在参阅多篇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对病人尊严及自我感受负担的概念、评估工具及相关研究,为今后此类的文献提供借鉴.
作者:安春实;陈真真;朱美玲;金英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并观察对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对对照组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实验组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明显,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后取得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对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贵林;吕婵;徐彤;贺新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脑梗死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5例脑梗死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借助血栓弹力图,测量患者的AA(花生四烯酸)诱导途径血小板聚集率.AR(阿司匹林抵抗)为血小板聚集率≤20%,血小板聚集率在(20-50)%之间为ASR(阿司匹林半抵抗),血小板聚集率>50%为AS(阿司匹林敏感).依照上述标准将65例患者分组,分析AR的发生率.将各组的临床因素及生化指标纳入对比讨论中.结果 65例患者中,AR发生率为18.46%(12/65);AS组血小板聚集率(14.73±4.19)%明显低于ASR+AR组(20.52±5.27)%,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ASR+AR组LDL-C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比AS组明显升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LDL-C及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很容易出现阿司匹林抵抗,为此,对于采取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应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可判断是否达到治疗效果,并且应积极控制LDL-C、血糖等危险因素.当出现AR时,应及时采取其他有效的抗血小板制剂.
作者:周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信息化管理对门诊护理工作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运用信息化措施在预约挂号、门诊服务、满意度测评、建立科室微信群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对信息化手段介入前后工作效率对比.结果 通过信息化管理介入,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提升了医院满意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结论 信息化管理更加便捷、通畅,为护理管理开辟了另一种模式,增强了科室凝聚力,将改善患者就医感受的目标落地.
作者:姜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在供应室管理过程中,应用标准预防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针对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供应室进行常规管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供应室进行标准预防,并归为观察组,此后观察两组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情况.结果 实施标准预防的满意率95.0%明显高于首年75.0%,其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 标准预防在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其能够保证临床工作的标准化开展,提高工作的满意度,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孙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针对胫骨远端骨骺骨折患者施行手法复位与外固定支架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0月间接收的患胫骨远端骨骺骨折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行闭合手法复位与小夹板外固定联合治疗;治疗组共50例,行闭合手法复位与外固定支架联合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及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较参考组患者显著更高(P<0.05).结论 胫骨远端骨骺骨折患者施行手法复位与外固定支架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蒋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硫辛酸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患者中,抽取520例纳入到讨论中,52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260例对照组(甲钴胺治疗)和260例研究组(硫辛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3.08%比对照组80%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VAS评分状况,研究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建议可给予硫辛酸药物,和甲钴胺治疗疗效对比,前者更有优势性,其疼痛得到更好的缓解.
作者:曹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乳腺肿块132例,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利用彩超仪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腺体厚度以及导管是否出现扩张.结果 132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探查发现囊包块79个,占总患者人数的50.76%.经探查116例患者乳腺内以及边界发现清晰包块115个.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利用超声诊断技术特异性较大,可将其作为乳腺癌患者诊断的主要方式,从而对诊断的准确性进行有效提升.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分析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6082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女性患者的支原体培养结果及药敏数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082例支原体培养中阳性结果3203例,占52.7%,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2674例,占培养阳性标本的83.5%,单纯人型支原体感染共67例,占2.1%,Uu和Mh混合感染462例,占14.4%.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属感染对原始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耐药率均在10%以下,对四环素耐药率为10.9%.结论 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支原体属感染对原始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耐药率低,单纯Uu时,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低,但当存在Mh感染时,对大环内脂类药物耐药率增高,支原体属感染对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率都较高.
作者:罗柳春;徐少林;周婷婷;徐秋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76.67%.结论 改良集束化护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护理中能够保证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星瑜;杨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效果.方法 收集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全程吸入七氟烷,吸入浓度(2%-4%);对照组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6-10mg/kg/h),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05-03μg/kg/min)麻醉.比较气管插管前(T0)、气腹前(T1)、气腹后5min(T2)、术后(T3)各组患者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比较各组苏醒时间、苏醒评分、瑞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各时点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0、T1、T2时,两组DBP、SB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3时,对照组DBP、SBP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瑞芬太尼使用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良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麻醉的理想组合.
作者:李锦豪;许圣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测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标本溶血的措施.方法 110例健康体检者,抽取空腹静脉血5ml于2支试管,1支行人工溶血处理(溶血组),1支为非溶血标本(未溶血组),分别检测溶血标本和正常标本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等指标.结果 溶血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TP、LDH、CK、钾离子(K+)水平均高于未溶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组葡萄糖(GLU)水平显著低于未溶血组(P<0.05);两组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酸(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测项目有明显的干扰和影响,临床生化检测标本应避免溶血发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田文国;王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通过总结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护理体会,重视术后心电图监护,观察和预防并发症,对促进病人早日康复起着重要作用.2016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53例,其中主动脉球囊反搏术11例,男患7例,女患4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4岁,同时合并高血压患者7例,糖尿病患者4例,9例治疗后顺利出院,1例家属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另1例死于肾衰竭.
作者:李春天;韩振红;孟海艳;钟海靓;郑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420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筛选而出,将其随机分两组,210例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和210例研究组(接受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纳入对比研讨中.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7.62%比对照组60.48%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其疗效显著,操作方法简单,治疗效果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心电图检查在员工集体健康体检中的重要性.方法 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集体健康体检的员工80名,均接受心电图检查,统计分析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80名受检者中,18名员工心电图出现异常,其中ST-T改变6例(33.33%),窦性心律失常4例(22.22%),期前收缩3例(16.67%),室内阻滞2例(11.11%),心房颤动2例(11.11%),房室阻滞1例(5.56%).结论 心电图是一项十分重要检查技术,组织员工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对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武晓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宫颈糜烂患者微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10——2016.10月)10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宫颈糜烂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把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时间段内在锡盟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84例,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预防措施.结果 184例患儿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后,均顺利康复出院.讨论 掌握小儿手足口病特征,进行及时的治疗和预防,做好隔离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发病率.
作者:孙喜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之后的低血糖症状.结果 经过一定时间后,实验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姜黎娟;胡斌;谭萍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因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衡而引起的疾病[1].恶性肿瘤的危害不仅在于它会损坏自身的各个器官,而且还会产生各种癌症并发症,如积水症、疼痛症.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作为除手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往往是一些细胞毒性的药物,可明显促进癌细胞的凋亡而发挥治疗作用,但这些化疗药物在对抗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机体产生了极大的副作用,影响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功能.
作者:李亚娟;刘姣;何颖娜;李清;任艳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