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春实;陈真真;朱美玲;金英花
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临床优势和治疗评价进行有效性分析.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西医组主要采用阿司匹林、硝苯地平、洛伐他汀等药剂稳定治疗,中医组则采用复方丹参片、口服中药、针灸等形式稳定治疗,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结果 中医组治疗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西医组的8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治疗冠心病具有不良反应少、治疗有效率高的优势,能够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武俊英;邬永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的残留情况,为蔬菜农药残留寻找合适的检验方法.方法 采取QuEChERS样品前处理技术,将上清液提取并用氮气吹干,加流动相溶解,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采用InertsilODS-3柱(150mm×2.1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体积比为65:35:0.15).采取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选择反应监测方式,阴性样品基质加标外标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的定量检出限均为5μg/kg,添加水平为50μg/kg、200μg/kg的平均回收率为85.0%-96.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4%-11.2%.全部样品中的甲基托布津含量均低于检测限,1份韭菜样品检出多菌灵,含量分别为0.029mg/kg,低于GB2763-2014食品安全标准大残留限量,其他样品均低于检测限.结论 此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测量出蔬菜中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残留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颖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晚期食道癌采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晚期食道癌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治疗(观察组,n=50)及5-氟尿嘧啶与顺铂联合治疗(对照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选取的晚期食道癌患者总有效率为42%,病情稳定率为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4%,病情稳定率为44%,对比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开展平均1年的随访工作,观察组生存时间平均为(10.7±4.2)个月,对照组为(6.0±3.5)个月,经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晚期食道癌患者,采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的方式化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及病情稳定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鸿章;郑天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恶心呕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对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6例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经临床护理干预有效地延缓恶心、呕吐发生的时间降低强度.结论 做好肿瘤患者围化疗期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护理,减轻患者痛苦,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管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采取保守治疗手段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017年期间收治剖宫产术后子宫妊娠位置妊娠患者相关资料,从中抽取40例,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者各20例分为A组(应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和B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疗程后记录和对比不同保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指标变化.结果 根据患者典型临床症状变化作为疗效判断依据,A组所得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组间差异经统计学方案处理表示有意义(P<0.05);记录治疗期间各项指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指标、阴道出血时间及完全恢复时间),B组患者检测所得数据明显优于A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方案处理表示有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手段进行干预,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其中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不仅对病情纠正效果更为突出,同时也可有效改善相关临床指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常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生理特点是:血糖水平增高,主要是由于胰岛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或者β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继发维生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人口第二的大国,估计现今有3000多万糖尿病患者和相同数量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其中90%以上是成人发病的2型糖尿病.
作者:毕秀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有张力、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有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对患者机体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姚大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奥拉西坦与安慰剂对比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治疗,观察组予以奥拉西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改变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1%,高于对照组的70.5%(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19.1±2.1)分,高于对照组的(17.2±2.2)分(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奥拉西坦治疗VD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痴呆程度,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蔡秋伶;杨益铁;蒋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分析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与红细胞悬液输血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 选取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临床输注红细胞悬液患者2047例,以及2014年10月——2016年8月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患者2475例,比较二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输血不良反应率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组低于红细胞悬液组.结论 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临床应用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小儿肺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收的患小儿肺炎的324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其中的100例患儿进行研究,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施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共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2组患儿的疗效,且观察患儿的相关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参考组显著更高(P<0.05);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均较参考组显著更短(P<0.05).结论 小儿肺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获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彩霞;王佐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高血压患者利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高血压患者9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实验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硝苯地平控释片运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能够起到良好的抗高血压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丛良亮;于伶俐;于玲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癫痫患者用丙戊酸钠、拉莫三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于2013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癫痫患者45例,以治疗措施为依据分为对照组(单纯拉莫三嗪癫痫对症治疗)和观察组(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各有22例、23例.通过对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以归纳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方案对癫痫患者各项临床效果.结果 于疗程后记录两组患者痫样放电消失例数,观察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数据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EGG好转所需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P<0.05);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等不同时间段记录癫痫发作平均次数,所有患者治疗后癫痫出现频率均得到控制而观察组频率降低情况更为明显,数据差异(P<0.05);根据患者癫痫症状评估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现治疗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1例、6例,发生率组间数据差异(P<0.05).结论 癫痫患者用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除了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外,对于降低出现频率也有积极影响,同时该治疗方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慧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腹针加头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对300例失眠症患者均采用中药配合腹针加头针治疗,并评定疗效.结果 300例病人,有效200例,占66.67%;显效80例,占26.66%;无效20例,占6.67%.有效率为93.33%(280/300).结论 中药配合腹针加头针治疗失眠症方法疗效显著,取材方便,经济实惠,疗程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
作者:蒙克巴特;耐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其临床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吕江月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64例直肠癌患者,依照就诊编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手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0ml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立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农村女性的健康状况以及保健需求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女性302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02例围绝经期女性,出现月经改变159例,包括绝经93例,14d内阴道流血35例,无规则出血35例;特异性潮热汗出55例,包括潮热汗出35例,睡眠障碍10例,疲乏10例;尿失禁65例;心理问题281例,包括情绪改变125例,抑郁症89例,性生活异常67例;骨质疏松症167例,包括膝关节发病45例,腰椎发病59例,肩关节25例,肘关节22例,其他部位16例;血管疾病68例,包括高血脂症23例,冠心病45例;上述症状在绝经后0-5年、6-10年、15年以上分别表现出重、中、轻度,在不同年龄段之间比较症状差异明显(<0.05).结论 掌握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状况,针对其保健需求给予针对性措施,尤其是对于农村女性,交通、生活环境、咨询交流相对于城镇而言存在一定的不便,因此应加强整体健康宣教工作,以及个体咨询工作.
作者:段印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及防控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市发生71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医院收治的7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临床资料显示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结果 患者临床特点包括:发热、出血、肾脏损害,分别占比59.2%、38.0%、2.8%;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增多体征.结论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主,具体表现复杂多样,对身体器官损害较为严重.临床实践中要加强疾病流行性特征分析,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进行疾病预防,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
作者:李云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讨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月选取125例急性阑尾炎切除术病例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成两组,Ⅰ组60例接受硬膜外阻滞麻醉,Ⅱ组65例接受腰硬联合麻醉,评估两组的麻醉效果,包括麻醉起效时间、肌松良好率、术中牵拉发生率及不同时点的心率值等指标.结果 Ⅱ组接受麻醉阻滞后的起效时间显著缩短,肌松良好率显著提高,术中牵拉发生率显著下降,与Ⅰ组相比,P<0.05,统计学成立.T0时点,两组的心率值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T1-T2时点,Ⅱ组患者的心率值相比Ⅰ组均更平稳,数据相比,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 对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具有肌松效果好、起效快、术中不易引起牵拉及可维持平稳心率等特点,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李小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6例,均对86例患者行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并按入院数据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乳腺纤维瘤患者在手术中放置引流的有15例,占17.44%;手术后,干预组患者拔除引流平均所需时间为(24.2±2.1)h;对照组平均时长为(30.3±2.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愈合时间为3d-8d;对照组的愈合时间为5d-11d;干预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出现创伤血肿1例,术后转为恶性肿瘤3例.结论 通过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乳腺纤维瘤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的切口愈合,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胡开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旨在分析肿瘤异常蛋白(TAP)对消化道肿瘤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承德市解放军266医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确诊为消化道肿瘤的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入患者组,挑取19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正常组,200例消化系统肿瘤高危人群作为高危组,测定3组研究对象TAP的表达,并分析对消化道肿瘤诊断的阳性率,灵敏性及特异性.结果 ①患者组的TAP阳性率81.3%,高危组阳性率为31.7%,正常组阳性率为1.9%;②TAP对于患者组的敏感度为77.13%,特异度为92.1%,对高危组人群的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56.41%.结论 肿瘤异常蛋白对消化道肿瘤的检测显示率高,可以作为临床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对于临床筛选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孙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