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祥
目的 分析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啰鸣音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憋喘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出现的差异经统计比较,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这种治疗方案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普及.
作者:石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对失眠症患者用自拟温阳安神汤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效果.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对于2013年——2016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失眠症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接受治疗措施分别为西医药物治疗、联合温阳安神汤治疗,各组有患者3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并归纳两种治疗方案对失眠症的调整效果.结果 通过对患者病情评估后提示对照组与观察组被判定无效例数分别为6例、1例,组间总有效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两个时间段记录患者睡眠时间,提示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睡眠时间延长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软件处理表示P<0.05.结论 对失眠症患者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指导下温阳安神汤,能够明显提升对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延长睡眠时间和保障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广;杨吕路;张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对骨科创伤患者根据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实施针对性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骨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干预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降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对骨科创伤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侯全山;李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以及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单纯经腹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5.0%,单纯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1.58%,两者联合检测诊断准确率为94.74%,两两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各类妇科急腹症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参考,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脑梗塞再灌注模型的治疗中,其作用机制中是否有NR2Abs的参与.方法 制作雄性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造成缺血3小时后拔出线栓,再灌注24小时后,取80只大鼠随机分为高剂量丹红组、低剂量丹红组、维脑路通组、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维脑路通组采取0.04g/kg的剂量给予腹腔注射,根据大鼠的体重,丹红注射液大剂量组采取14.4mg/kg给予腹腔注射,丹红小剂量组给予丹红注射液3.6mg/kg予以腹腔注射,连续给药3天,每天给药1次,给药结束1小时后,开颅取脑,将其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大脑以冠状位切片,脱水,石腊包埋制片,免疫组化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R2Abs抗体,从眼静脉取血,用酶标仪检测.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成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 ①NR2Abs免疫组化及ELISA检测可见对照组中抗体浓度升高,其它药物组中各抗体的浓度要低于其浓度.②3天时对照组、维脑路通组、丹红高低剂量组免疫组化检测:77.41±14.08;67.98±14.57;57.18±13.06;60.66±16.60,其中3天时ELISA检测结果中,对照组、维脑路通组、丹红高低剂量组的结果分别为:10.16±5.02;7.38±2.44;7.47±1.49;6.94±2.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NR2Abs抗体的作用机制参与中药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作用机制.
作者:陈春艳;岳林海;蔡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的常见病因.方法 对68例再发性腹痛患儿进行三大常规、血生化、肝胆胰B超、纤维胃镜检查、胃肠造影、脑电图等检查.结果 68例中慢性胃炎24例,10例伴十二指肠球炎,24例中幽门螺杆菌阳性12例;十二指肠溃疡11例,其中幽门螺杆菌阳性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4例;十二指肠淤积症5例;腹型癫痫3例;不明原因11例.结论 小儿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是小儿器质性再发性腹痛的主要病因.
作者:方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医学院附属医院标本200份作为观察组,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采集的200份微生物标本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其阳性率检出情况.结果 对照组在血液、咽拭子、痰液、尿液及粪便标本的检出率分别为18.46%,53.33%,46.67%,43.33%,40.0%,观察组分别为15.0%,45.0%,25.0%,23.53%,23.33%,对照组检出阳性率均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在进行微生物标本检验时,检查时间不同,其检出阳性率也存在差异,规范检查步骤,可有效提升检出率,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谭佳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能够有效改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全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探讨舒适护理对于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两组均实施常规的护理,其中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对于治疗老年患者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和鼓励.
作者:张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作A组与B组,各48例.A组在治疗后才展开良肢摆护理,B组则在治疗早期行良肢摆放护理,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运用良肢摆放后,A组的Barthel、Fugl-Meyer评分分别是(55.02±15.40)分、(55.50±17.80)分,显著低于B组的(73.20±14.88)分、(78.58±17.79)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早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良肢位摆放,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与患肢运动能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建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76.67%.结论 改良集束化护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护理中能够保证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星瑜;杨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4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饮食运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选择这一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4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单号为参照组(n=22)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双号为研究组(n=2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饮食和运动指导,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TG、HDL-C)水平、血清酶水平(ALT、AST)、以及空腹血糖(FPG)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90d和180d血清ALT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组间差异存在.研究组治疗后90d和180d血清AST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组间差异存在.研究组治疗后90d和180d血清FBG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组间差异存在.结论 在对非酒精脂肪肝进行治疗时,配合良好的饮食结构和科学的运动,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且效果显著,但患者必须要坚持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运动才能保证其效果.
作者:王雄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探讨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为今后准确诊断和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中选出63例危重症哮喘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pH值以及血气值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63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心率、呼吸频率、pH值以及血气值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诊断危重症哮喘患者应当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确诊,然后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针对性治疗药物和剂量.在用药治疗的同时,还要采取抗生素、氧疗、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矫淑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急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突发因素导致的心脏泵功能超负荷或代偿失调,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而引发的机体组织器官出现急性淤血和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1].急诊科较常见的是慢性心衰病程中的急性左心衰发作,发病快,病情重,病死率高,需要争分夺秒进行抢救.优质护理服务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整体护理形式,具有全程优质、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的特点.我院急诊科自2013年起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取了优化护理服务措施,并不断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崔玉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所有研究样本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以及耐糖量进行检测,评估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以及耐糖量,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以及耐糖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以及耐糖量会有明显的升高现象,临床上早期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以及耐糖量进行有效的监测,可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情况,临床意义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通过总结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护理体会,重视术后心电图监护,观察和预防并发症,对促进病人早日康复起着重要作用.2016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53例,其中主动脉球囊反搏术11例,男患7例,女患4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4岁,同时合并高血压患者7例,糖尿病患者4例,9例治疗后顺利出院,1例家属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另1例死于肾衰竭.
作者:李春天;韩振红;孟海艳;钟海靓;郑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来源于《伤寒论》,由小柴胡汤全方用量减半去炙甘草,加桂枝、龙骨、牡蛎、茯苓、大黄、铅丹而成.笔者在临床学习期间,见老师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疾病,每获良效,收获颇多,现总结经典案例一则.
作者:邓忆伏;陈大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为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我院在门诊药房的质量管理工作中采用了品管圈模式,并且得到了一定的成效,患者对药房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药房库存管理工作中的准确率低、错误频发的问题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本文总结了我院在药房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模式的经验,就传统药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探讨实行品管圈模式的方式方法,旨在为新时期品管圈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借鉴.
作者:夏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新发的传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病死率为2.5%-30%.本文检索了2010年以来的文献,现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治疗护理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金红梅;仇翠霞;芦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