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门诊护理的作用

刘彤

关键词:门诊患者, 心理护理
摘要:随着西方整体护理模式的引入,重视患者心理需求与心理护理成为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护理变革,这变革带动护理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现代社会的多元化,让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社会对门诊医疗的需求逐渐增大.这种需求体现在护理工作方面:服务对象日趋扩大,期望值越来越高,门诊护理内容应更加丰富多彩,护理工作要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这就要求门诊护士不仅仅对患者进行病理护理,还要对其做好心理护理和抚慰,把握门诊患者不同心理特征,并根据其不同的心理需要,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提高医护工作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检验门诊护士素质及护理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志[1].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3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全身麻醉后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后30min以及术后2h、4h、8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减少术中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苏醒,减轻患者的早期术后疼痛,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秋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哺乳期负压吸宫术临床分析

    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哺乳期负压吸宫手术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前来我所进行手术的哺乳期妊娠流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人,其中实验组患者先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再进行负压吸宫手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负压吸宫手术,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流产效果.通过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完全流产率高达95.0%,对照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70.0%,实验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哺乳期妇女进行负压吸宫手术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临床手术效果显著,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较少,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潘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BIS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应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BIS是一种用在患者深度麻醉的时候进行监测的检测方法,能够把脑电图的原始信号进行分阶段分级处理,是目前临床使用率高,同时灵敏度和特异性也好的仪器,近些年临床研究发信BIS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应检测中能够对人体蓝斑区和神经效应器接头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能够降低患者血浆中增加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和皮质醇的浓度,增加交感张力,能够帮助患者减缓心跳速度,降低心率,降血压.本文综述了BIS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应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予以早期护理防御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所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8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智力成长指数或是运动成长指数显著比对照组高,且护理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之中,予以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显然,将智力或是运动指数以及护理有效率明显提高,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福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13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12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患者病因病机和中医辨证治疗原因,为慢性结肠炎患者应用清化汤、健脾解毒汤、安中汤、吴连汤、乌梅败酱汤对症治疗.结果 通过开展对症治疗,130例患者中70例患者效果显著、52例效果良好、8例无效,整体具有93.8%总有效率.结论 应用中医进行慢性结肠炎治疗能够收获显著疗效,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冯国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及心理护理

    目的 每位护理人员都知道急性心肌梗死是中老年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会引起心率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有资料显示近年来,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心肌梗死的治疗和护理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方法 及时做到临床细心观察.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骤,病情重,患者易胡思乱想,会产生不良的心理,有效地促进临床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监护救治中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特别是防治严重心律失常,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张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正畸牵引治疗不同年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正畸牵引治疗不同年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40例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依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研究组(青少年21例)与对照组(成年人19例),全部患者均依据具体情况实施正畸牵引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①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患者的治疗均完成后,评价对比组间的治疗效率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②两组的治疗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全部患者的治疗均完成后,观察对比组间的治疗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等,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在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的正畸牵引治疗中,青少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成年人.

    作者:程官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抽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硝苯地平,观察组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待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治疗后比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指标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经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后能够将其临床疗效提升,有助于相关指标的改善.

    作者:王恒东;许红伟;于波;程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

    目的 探究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0例狂犬病疫苗接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者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分析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接种后发生不良发应的原因与患者的年龄、受伤程度以及动物种类有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后不良反应得到有效的缓解.结论 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诸多因素相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改善患者接种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美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硝酸异山梨酯片和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

    目的 观察硝酸异山梨酯片和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就诊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常规治疗,第2组联合应用硝酸异山梨酯片和复方丹参滴丸,对两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心绞痛疗效第2组用药的有效率为95%,大于第1组80.0%;心电图改变第2组用药的有效率为87.5%,大于第1组75.0%.结论 硝酸异山梨酯片和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更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丁敏;王乃东;高树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理与生理共同干预对剖宫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患者采取心理与生理共同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76例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剖宫产后行宫内节育器置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n=38)与观察组(心理与生理共同干预,n=38),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剖宫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患者采取心理与生理共同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反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小兰;张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危重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期腹泻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危重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期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取肠内营养,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 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给予肠内营养的过程中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得危重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易将足够的营养液提供给患者,有助于患者吸收营养液,可使得患者机体的负氮平衡得到纠正,患者的营养指标得到改善,免疫力得到提高,将更好的营养保障提供给患者康复,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配合穴位按摩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63例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配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中出现尿潴留的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尿潴留时间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 在临床上对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配合穴位按摩可以降低患者出现尿潴留的可能性,减少患者尿潴留的时间,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馨;姚丽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讨论全面护理模式应用于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胆结石的患者84例,分成实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胆结石术后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予围手术期内给予全面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42例患者,总有效率97.6%;对照组42例患者,总有效率71.4%.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护理方法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在胆结石手术中给予全面的护理模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赵慧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分析

    目的 了解宫外孕患者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保守治疗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以2014年——2016年在本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宫外孕患者相关数据为本次研究相关基线资料来源,抽取60例,其中30例患者单用甲氨蝶呤常规宫外孕保守治疗方案并设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则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方案将其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后患者病症改善以及安全性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有12例根据相关疗效标准判定为无效,观察组有4例患者判定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3.3%、86.7%,且经统计学处理提示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经过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且无需特殊处理便可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外孕患者选择保守治疗方案可将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作为首选干预方案,不仅经济负担轻且不对患者机体造成损害,值得普及.

    作者:张梅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纳米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使用纳米树脂进行前牙切角缺损的修复,对其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共选取了在我院诊治的95例(112颗牙齿)前牙切角缺损患者,治疗时间均在2016年1月到5月之间,对切角缺损部分应用纳米树脂充填、修复形态,术后7d进行电话随访,1年时约患者回院复查.对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数据评价分析.结果 术后7d行电话回访,成功回访患者92例(107颗牙齿),均无不适症状,未出现牙齿敏感情况.术后1年回院复查患者82例(90颗牙齿),均无出现继发龋或牙髓病变,色泽自然与邻牙协调;3颗牙齿充填树脂出现松动,1颗充填树脂已经脱落;2颗修复体边缘有少量染色,成功修复的患牙84颗,总成功率为93.33%.结论 目前在前牙切角缺损修复的方案选择上,纳米树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充填材料,充填后成功率比较高,与牙体组织粘合紧密,收缩变形小,刺激性小,减少继发龋或牙髓疾病的发生率,疗效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孙庆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有张力、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讨论有张力、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有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对患者机体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姚大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支气管哮喘护理的探讨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和护理,探讨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在基础护理及专业护理外,加强了病因护理和心理护理,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恢复健康.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普通护理和特殊护理,比较了二者所产生的不同的效果.结果 通过全方位的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做到了防治结合,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也直接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结论 支气管哮喘除了基础护理、治疗护理外,还要结合病因护理、心理护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复发率,尽早地恢复健康.

    作者:谢洪霞;高树坤;姜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右半与左半结肠癌临床特征变化探讨

    目的 探讨右半与左半结肠癌临床特征变化.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右半结肠癌患者41例作为右半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左半结肠癌患者41例作为左半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分类统计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特征发生率差异性.结果 左半组结肠癌患者便血发生率高(60.98%),腹痛次之(48.78%),大便性状改变为第三(26.83.%);左半组结肠癌患者便血发生率高(86.67%),腹痛次之(26.83.%),肿块为第三(10.00%).左半组便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右半组,左半组腹痛发生率高于右半组,左半组大便性状改变发生率高于右半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半与左半结肠癌患者存在一定临床特征差异性,可为该病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作者:郭永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变化观察

    目的 研究和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的变化情况,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我院干部疗区98例心力衰竭患者分成窦性心律组(n=50)和心房颤动组(n=48),进行NYHA分级,比较血浆内的BNP水平.同时记录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房内径(LA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NYHA分级患者的分级越高,其血浆BNP水平就越高,组间BN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NYHA分级的BNP水平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其LVEF呈负相关的关系,而与LVEDD以及LVPWT是正相关关系.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越高则其心脏功能就越差,且左室结构改变显著.

    作者:李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