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ICC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分析

李娟;乔艳

关键词:PICC置管, 重症监护室, 临床应用,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 分析PICC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有重症监护患者20例,对照组有重症监护患者2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为实验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后的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发病率为5%,对照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患者有4例,外渗2例,并发症发病率为3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为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采取PICC置管治疗,并且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小儿惊厥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小儿惊厥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治疗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窒息、缺血性脑病、自伤、自卑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小儿惊厥的护理效果.

    作者:齐小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与预防控制措施

    目的 分析研讨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与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将2014年体检从业人员1892例作为对照组,加大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疫苗接种工作等预防控制措施后,2015年1898例健康查体的从业人员作为观察组,统计所检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例数,对比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组1898例中共检出227例呼吸道传染病,占比为11.96%,对照组1892例对照组中共检出896例呼吸道传染病,占比为4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讨对象共检出1123例,分析其发病特点,冬春季节发病,疾病类型主要为流行感冒和肺结核.结论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为冬春季节,肺结核和流行性感冒较为多见,因此,需针对性给予控制和预防措施.

    作者:陈明华;刘瑞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长春西汀注射液与硫辛酸注射液、注射用甲钴胺的配伍禁忌探讨

    目的 观察分析长春西汀注射液与硫辛酸注射液、注射用甲钴胺的配伍禁忌.方法 将6ml长春西汀注射液滴入到5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将20ml:0.6g的硫辛酸注射液滴入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将两液体进行静滴,分析观察输液管的变化;将0.5mg注射用甲钴胺滴入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之后与长春西汀注射液进行静滴,分析观察输液管的变化.结果 长春西汀注射液与硫辛酸注射液、注射用甲钴胺进行配伍,在输液管中均能看到明显的乳白色沉淀物.结论 长春西汀注射液与硫辛酸注射液、注射用甲钴胺均存在着配伍禁忌,药物混在一起会出现化学反应,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合理的选择给药的方式,避免出现配伍禁忌.

    作者:董宗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阴道彩超在宫外孕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研讨阴道彩超在宫外孕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宫外孕疾病患者中,抽取32例纳入到讨论中,回顾分析其病例记录资料,32例患者均接受阴道彩超方式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阴道彩超检查结果显示,32例患者中,共31例患者检查结果满足宫外孕声像图各表现,其符合率为96.87%.29例为输卵管妊娠,2例为卵巢妊娠.1例患者误诊为卵巢妊娠.结论 临床在诊断早期宫外孕疾病时可考虑采用阴道彩超方式,存在较高诊断符合率,其参考意义较大.

    作者:马永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普外患者术前焦虑心理护理探讨

    目的 对普外患者术前焦虑心理护理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有明显术前焦虑的36例患者临床资料,找出患者焦虑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焦虑情绪得以缓解,手术风险降低,患者术中痛苦减小,手术成功率提高.结论 对术前焦虑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殷小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脑梗死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分析研讨脑梗死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5例脑梗死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借助血栓弹力图,测量患者的AA(花生四烯酸)诱导途径血小板聚集率.AR(阿司匹林抵抗)为血小板聚集率≤20%,血小板聚集率在(20-50)%之间为ASR(阿司匹林半抵抗),血小板聚集率>50%为AS(阿司匹林敏感).依照上述标准将65例患者分组,分析AR的发生率.将各组的临床因素及生化指标纳入对比讨论中.结果 65例患者中,AR发生率为18.46%(12/65);AS组血小板聚集率(14.73±4.19)%明显低于ASR+AR组(20.52±5.27)%,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ASR+AR组LDL-C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比AS组明显升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LDL-C及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很容易出现阿司匹林抵抗,为此,对于采取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应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可判断是否达到治疗效果,并且应积极控制LDL-C、血糖等危险因素.当出现AR时,应及时采取其他有效的抗血小板制剂.

    作者:周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肛周病术后换药指诊的经验总结

    临床上,肛门指诊在直肠癌、盆腔肿物、以及直肠肛周疾病的诊断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肛周疾病术后,指诊对于了解伤口预后、缩短愈合时间以及预防瘢痕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指诊虽然简便易行,但是很容易被临床医生忽略.有报道称,指诊在肛周疾病的诊断中,其准确性高于B超检查的结果.很多肛周疾病需行手术治疗,而在肛周病术后,指诊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张卫萍;黄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防性护理措施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预防性护理措施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作用研究.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结论 对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使得普外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概率得到有效降低,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吴崇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赤芍六味退黄颗粒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我院中药制剂赤芍六味退黄颗粒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一般保肝的基础上分别加用赤芍六味退黄颗粒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退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经1个月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优于对照组8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酶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赤芍六味退黄颗粒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崔秀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溃疡小儿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均给予患儿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Hp清除率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Hp清除率分别为(11.6±1.3)d、94.4%;对照组分别为(15.8±2.2)d、83.3%;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清除幽门螺杆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新《食品安全法》下保健食品监管难点及其对策

    随着食品法律法规的实施,为我国保健食品的监管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依据.但是,在保健食品的监管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原料目录条款认定不清、备案制度实施工作不完善、保健食品的虚假宣传,以及保健食品行业缺乏良好的企业标准等.本文就从这些问题作为出发点,探讨了当前《食品安全法》下保健食品的监管难点及相应对策.

    作者:向金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BIS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应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BIS是一种用在患者深度麻醉的时候进行监测的检测方法,能够把脑电图的原始信号进行分阶段分级处理,是目前临床使用率高,同时灵敏度和特异性也好的仪器,近些年临床研究发信BIS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应检测中能够对人体蓝斑区和神经效应器接头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能够降低患者血浆中增加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和皮质醇的浓度,增加交感张力,能够帮助患者减缓心跳速度,降低心率,降血压.本文综述了BIS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应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蟑螂的危害性及防治对策

    蟑螂属于夜行性昆虫,喜在隐蔽性缝隙孔洞、有丰富食源、潮湿、温暖等区域生活.因蟑螂怕光,所以,昼伏夜出属于蟑螂的一个重要生活习性,此动物在获取食物时往往存在一边吃一边排泄的习惯.蟑螂对人们健康所带来的危害性和家蝇进行对比,常常更让人厌恶.此动物不仅有疾病传播功能,且还会让人对其存在过敏变化,如皮炎、过敏性哮喘等,在食物上进行爬行,或啃咬书画、衣物等,随处均可见它的踪迹.

    作者:侯万文;冷相英;左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腹部放置引流管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肝胆外科术患者术后腹部放置引流管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术后腹部均放置引流管,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腹部放置引流管后病情明显改善,且并未出现堵塞、脱落等情况,均康复出院;对比两组患者胆道出血、感染以及胆瘘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腹部放置引流管,展开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导管堵塞、脱落情况的出现,且还能够减少其他并发症的产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龙天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金刚藤胶囊在湿热瘀结型盆腔炎、附件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讨论分析湿热瘀结型盆腔炎、附件炎采用金刚藤胶囊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盆腔炎、附件炎患者120例,分成金刚组(n=60)和参照组(n=60),金刚组患者使用金刚胶囊治疗,参照组予以妇科千金片治疗.结果 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80%,而金刚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20%,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金刚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和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都比参照组短,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金刚藤胶囊治疗因湿热瘀结所致的盆腔炎、附件炎有显著的疗效,患者症状明显消失.

    作者:郗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平片、CT和MRI诊断对比研究

    目的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采用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0例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患者均行X线平片、CT和MRI检查,观察上述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及1、2级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上,CT与MRI显著优于X线片(P<0.05),但CT与MRI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T与MRI相比于X线平片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明显要高,临床诊断价值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于旭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脏破裂合并膀胱破裂救治成功1例分析

    目的 对1例心脏破裂合并膀胱破裂患者的救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救治成功经验及不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1例心脏破裂合并膀胱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这1例心脏破裂合并膀胱破裂患者行心脏破裂修补及膀胱破裂修补2次手术,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 病人外伤性心脏破裂病情凶险,早期快速对病情做出判断及时手术,重症医学科全面分析病人病情,及时发现膀胱破裂等其它合并情况,使病人抢救成功.

    作者:赵艳红;艾久宝;孙成;韩桂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和研究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在治疗早期乳腺癌中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65例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治疗组),还有135例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参照组),对比两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乳腺癌患者手术的时间、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复发率比较没有较大差异性(P>0.05);治疗组术后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综合效果优于改良根治术,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丁鹏鹏;孙迪文;李国强;张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近端改良切口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近端改良切口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者6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近端改良切口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明显增多,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端改良切口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虽住院时间较长,且费用较高,但具有较好的骨折愈合效果,并发症较少,可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岳用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支气管炎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的效果

    目的 探讨对支气管炎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6年9月进行支气管炎治疗的106例患儿作为探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炎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应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徐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