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平片、CT和MRI诊断对比研究

于旭昌

关键词:MRI, X线平片, CT, 强直性脊柱炎
摘要:目的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采用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0例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患者均行X线平片、CT和MRI检查,观察上述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及1、2级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上,CT与MRI显著优于X线片(P<0.05),但CT与MRI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T与MRI相比于X线平片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明显要高,临床诊断价值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治疗角膜内皮损伤疾病的可行性状况.方法 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角膜内皮损伤患者中,抽取60例纳入到讨论中,60例按治疗方式分A、B、C、D四个组(各15例),得出有效结论.结果 C组、D组患者术眼角膜存在透明状,在显微镜下有所加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两周和术后第一天对比,A组、C组的角膜厚度有所变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D组患者术后第一周、第二周时,对比其角膜厚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角膜内皮损伤可考虑给予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手术,此方式治疗,自体角膜内皮层屏障可得到替代,角膜透明度得到保持,有一定应用性.

    作者:古扎丽努尔·吐拉克;李雪梅;阿布都海力力·吾布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啰鸣音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憋喘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出现的差异经统计比较,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这种治疗方案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普及.

    作者:石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诊治的65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比较两组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研究组视力提高率(74.29%)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有下降,研究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洪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免疫学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免疫学检验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 此次试验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8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全部入选患者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其乙肝病毒标志物进行检测,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观察分析入选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全部入选患者的检测均完成后,87例患者中通过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感染模式共检测出8种,其中乙肝病毒基因组的检测阳性率为76.23%,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阳性检出率为69.34%.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中,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及乙肝病毒前S1抗原免疫学检验的敏感度比较高,临床上可给予患者联合检测,以将检测准确性提高.

    作者:周小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并给予这50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25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组250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血象正常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3.6%.对照组仅为61.2%,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率,可以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张凡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 对患有此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病原不明者选用氨苄西药加第三代头孢菌素,明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结论 疑有新生儿化脑时应及早检查脑脊液,以利早期诊断,及时彻底治疗,减少死亡率和后遗症.

    作者:杨代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评析

    目的 探索针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接收的患急性呼吸衰竭的200例患者,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100例,施行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共10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与病死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及PaCO2等指标均较治疗前及参考组显著更低,PaO2指标较治疗前及参考组显著更高(P<0.05).实验组的病死率较参考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 针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徐文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学对肺癌发病机制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痰瘀互结是肺癌发生发展过程程中的重要病理变化.痰、瘀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外感六淫、空气污染、嗜烟酗酒、脏腑内伤、情志久郁、大病久病等.

    作者:汤利萍;姚宝清;向生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纳米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使用纳米树脂进行前牙切角缺损的修复,对其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共选取了在我院诊治的95例(112颗牙齿)前牙切角缺损患者,治疗时间均在2016年1月到5月之间,对切角缺损部分应用纳米树脂充填、修复形态,术后7d进行电话随访,1年时约患者回院复查.对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数据评价分析.结果 术后7d行电话回访,成功回访患者92例(107颗牙齿),均无不适症状,未出现牙齿敏感情况.术后1年回院复查患者82例(90颗牙齿),均无出现继发龋或牙髓病变,色泽自然与邻牙协调;3颗牙齿充填树脂出现松动,1颗充填树脂已经脱落;2颗修复体边缘有少量染色,成功修复的患牙84颗,总成功率为93.33%.结论 目前在前牙切角缺损修复的方案选择上,纳米树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充填材料,充填后成功率比较高,与牙体组织粘合紧密,收缩变形小,刺激性小,减少继发龋或牙髓疾病的发生率,疗效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孙庆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时期品管圈在药房管理中应用初探

    为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我院在门诊药房的质量管理工作中采用了品管圈模式,并且得到了一定的成效,患者对药房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药房库存管理工作中的准确率低、错误频发的问题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本文总结了我院在药房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模式的经验,就传统药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探讨实行品管圈模式的方式方法,旨在为新时期品管圈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借鉴.

    作者:夏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抽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硝苯地平,观察组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待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治疗后比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指标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经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后能够将其临床疗效提升,有助于相关指标的改善.

    作者:王恒东;许红伟;于波;程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营养食疗干预在体检后续服务中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 分析营养食疗干预在体检后续服务中的重要性.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6月在我院接受健康管理的慢性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患者实施营养食疗,观察营养食疗干预前后患者的体重、BMI、血压、血糖、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营养食疗干预后,患者的平均体重及BMI指数均有下降;血糖、血压均有所下降;与干预前比较,血脂水平中TC、TG、LDL水平有所降低,HDL有所升高.结论 科学、规范、针对性的营养食疗干预能将患者体重、血脂、血糖、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体检后续中的重点.

    作者:李尹;朱洪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糖监测对危重症患者的作用

    目的 了解危重症患者接受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148例危重症且常规血糖检测提示指标升高患者纳入一般资料,患者均接受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并根据检测所得数据将其分为正常组与升高组,各有患者77例、71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糖尿病确诊率以及病死事件发生率.结果 危重症患者中相对于血糖升高组别,血糖正常组别患者病死率相对偏低,组间差异统计学提示有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正常患者确诊糖尿病例数明显低于血糖升高组别患者,组间差异统计学提示有意义(P<0.05);血糖升高患者中以往有糖尿病病史患者死亡率相对较高,统计学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有利于帮助医生更好地对病情和预后进行评估,为往后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全面而大程度的保障患者健康和生存质量.

    作者:胡晓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性化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本研究旨在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制定符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际需求的个性化教育方案,分析个性化教育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以期为探索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的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果 个性化教育干预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制定适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个性化教育方案,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琼;高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外科急腹症常见的护理问题

    目的 探讨外科急腹症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外科急腹症患者38例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38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经临床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均病愈出院.结论 对于急腹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在诊断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外科护士的护理质量.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福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相关因子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早期诊断的意义并采取及时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进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58例,测定患者术前1d以及术后不同时期血清中IL-6、IL-10、CRP的含量波动情况,同时对患者患侧关节腔采取分层穿刺检查,若切口发现分泌物则取出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采用早期切开清创联合抗生素治疗81例,二期假体翻修77例.结果 患者血清中IL-6、IL-10在术后1d均显著升高,但在3d、5d、7d慢慢降低;CRP水平在术后1d、3d逐渐升高,但在术后5d、7d慢慢降至术前水平.81例早期清创联合抗生素治疗后痊愈、77例二期行假体翻修术后假体位置满意,感染未复发.结论 关节置换术后通过监测血清中IL-6、IL-10及CRP的水平有助于判断假体周围感染情况,而且相对来说,IL-6、IL-10的敏感度和准确率更高;早期清创联合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治愈感染.因此,对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假体周围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很高的临床意义,对于患者有效的康复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任力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血管通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效果的影响

    目的 通过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效果的影响,总结出更有效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05月至2016年0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共80名,平均分为A、B两组,对每组分别采用长久性深静脉置管、上肢动-静脉内瘘两种方法进行血液透析,并观察结果.结果 A组的血栓形成、感染、血管通路失功的发生率比B组明显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表明长久性深静脉置管更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在选择长期血管通路方面,上肢动-静脉内瘘比长久性深静脉置管有优势.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血管通路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透治疗的生命线,上肢动-静脉内瘘能保证血透质量,并发症少,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汪萍;胡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013——2015年某医院孕产妇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全州县全州镇孕产妇乙型肝炎(乙肝)、梅毒和艾滋病的检出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2015年在全州县全州镇卫生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孕产妇,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梅毒和HIV抗体检测.结果 1213例孕产妇中检出乙型肝炎103例,检出阳性率为8.41%;检出梅毒14例,检出阳性率为1.15%;未检出艾滋病;除45岁组外三病在各年龄组均表有病例出现,而30岁组达到高峰阳性率为12.27%.结论 全州县全州镇孕产妇主要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梅毒感染率相通比其他地区较高,应加强孕产妇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并针对阳性患者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

    作者:唐昌华;蒋群芳;钟慧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胸导管结扎术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临床作用

    目的 探讨采用胸导管结扎术对食管癌术后乳糜胸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600例,均为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食管癌根治术中行胸导管结扎术(观察组,n=400)与单纯行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n=400)对乳糜胸的预防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本次观察组所选择的食管癌根治手术病例,在行胸导管结扎术后,出现乳糜胸1例,占0.3%;对照组14例,占3.5%,经对比具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针对乳糜胸病例,临床均行二次开胸对胸导管进行结扎治疗,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例,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行胸导管结扎术,可对术后乳糜胸起到理想的预防作用,为患者临床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明显加快了疾病康复进程.

    作者:郑天明;梁鸿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菌群检验讨论

    目的 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菌群检验情况.方法 选取6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对其进行分组,A组(n=34)溃疡未愈合,B组(n=34)溃疡愈合.同时,选取同期3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口腔微生态菌群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链球菌、韦荣氏菌、奈瑟氏菌含量均低于B组及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内部菌群发生明显改变,提示临床在为患者开展临床诊疗时,要将维持口腔内微生物菌群的平衡性作为重点.

    作者:刘丽娜;林伟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