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血管通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效果的影响

汪萍;胡萍

关键词:血管通路, 慢性肾功能衰竭, 透析
摘要:目的 通过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效果的影响,总结出更有效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05月至2016年0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共80名,平均分为A、B两组,对每组分别采用长久性深静脉置管、上肢动-静脉内瘘两种方法进行血液透析,并观察结果.结果 A组的血栓形成、感染、血管通路失功的发生率比B组明显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表明长久性深静脉置管更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在选择长期血管通路方面,上肢动-静脉内瘘比长久性深静脉置管有优势.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血管通路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透治疗的生命线,上肢动-静脉内瘘能保证血透质量,并发症少,临床上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在手术室实施针对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干预措施后对预防医院感染方面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手术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上对手术室患者实施针对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愈合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邵金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研究

    目的 研究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以此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其用药的合理性.结果 各种抗高血压药物中,利尿剂应用比例高,为30%,其次为β受体阻滞剂(25%)与钙离子拮抗剂(20%).各种药物中,使用频率高的为美托洛尔片,其次为硝苯地平缓释与呋塞咪片.结论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基本合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其进一步完善.

    作者:赵慎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冻干粉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冻干粉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0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随机选取160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80),双号作为观察组(n=80),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栓通冻干粉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冻干粉治疗,将研究情况纳入结果中.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1.25%,高于对照组65.00%,观察组患者腘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管径、血流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冻干粉治疗,有利于改善下肢动脉管径和血流量,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于永池;关伟;周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的发病机制以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作为骨科常见病症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诱发患者腰腿痛的关键原因,临床表现在连续性腰背疼痛,主要因机械压迫而引发疼痛,患者患病后若长时间站立,则会加重疼痛程度,但可忍受,能慢慢行走.对此,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救治工作时,需找准发病机制,以对其展开安全、有效的治疗.

    作者:何西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临床分析与报告

    目的 分析研究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间质瘤的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切除术组(35例)和开腹手术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腹腔镜切除术组患者和开腹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17.8±23.4)min、(147.9±29.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9±11.5)ml、(49.3±21.6)ml,术后进食时间分别为(2.4±0.7)d、(4.5±1.2)d,住院时间分别为(6.8±1.3)d、(8.9±1.7)d,均有腹腔镜切除术组患者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患者的痛苦程度低,预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卓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强化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血站档案作为血站日常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血站档案是血站为用血单位提供血液的重要依据,是血站依法开展采供血业务的重要凭证.但是,我国的血站事业发展迅猛,管理工作出现很多问题,诸如人员稀缺、精力不足、设备不先进、档案数据老化、记录不准确等问题,本文通过建立血站档案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正视管理制度、采用数字化管理四大点进行有效解决,具体文章要略都在下文部分.

    作者:周宝琴;张霞;戴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微创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微创的治疗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在2015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2例,平均分成实验组66例,对照组66例,实验组采用微创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术后短期、中期和长期效果的VAS评分相对于术前有明显下降,并且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短期疗效为92.5%,中长期疗效为85.1%,传统手术的短期疗效为77.6%,中长期疗效为63.3%,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的优良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可在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卢伟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对比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将34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7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胃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胃肠道恢复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及引流管拔出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希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缩宫素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缩宫素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来我院做无痛人流的患者2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加用缩宫素,对照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不给予任何缩宫药物,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不完全流产率均小于或少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术中宫缩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加用缩宫素,不但能增强子宫收缩、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阴道流血量,还能防止不完全流产等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毕绍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医院诊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肺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33例肺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经检查后无复发现象,6例病情得到控制,1例医治无效死亡,整体疗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观察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明显由于常规护理,对肺功能的恢复有正面的影响,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美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西药调剂工作的质量管理分析

    质量管理作为西药调剂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西药调剂工作整体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质量管理为核心,探究西药调剂工作的质量管理,进而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周红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探讨

    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及传染病等其他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的日益增加,促使人们对应急管理的认识不断提高.而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笔者就医院在处理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工作定位作了简要分析,并就医院如何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建议.

    作者:移华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血管通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效果的影响

    目的 通过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效果的影响,总结出更有效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05月至2016年0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共80名,平均分为A、B两组,对每组分别采用长久性深静脉置管、上肢动-静脉内瘘两种方法进行血液透析,并观察结果.结果 A组的血栓形成、感染、血管通路失功的发生率比B组明显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表明长久性深静脉置管更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在选择长期血管通路方面,上肢动-静脉内瘘比长久性深静脉置管有优势.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血管通路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透治疗的生命线,上肢动-静脉内瘘能保证血透质量,并发症少,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汪萍;胡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护理.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男性腹股沟疝患者,将这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对照组患者遵循医嘱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开创了医用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在临床护理中,护士应掌握新材料的特点,比较与传统术式各项指标的差异,正确指导腹股沟疝病人的康复.

    作者:陈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肿瘤外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肿瘤外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5级肿瘤外科专业2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依据,分别将两个班设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班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班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两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班理论成绩、案例分析能力测试成绩均明显比对照班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对实验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班学生对案例教学法有较高的认同度.结论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肿瘤外科教学中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肿瘤外科教学效率与质量得以提升.

    作者:董建华;杨之斌;李云峰;蔡昕怡;程先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利尿剂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利尿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方法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经临床治疗,显效3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 利尿剂通过利尿作用排出大量钠、水分,减轻体内水钠潴留,从而减轻心脏前负荷,改善心功能.利尿剂对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可缓解临床症状体征,但不能提高长期存活率.

    作者:高志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于医院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22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220例住院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后,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在临床上对住院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人性化管理模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方彦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手术老年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2.5±8.3)min、(6.5±1.9)h、(9.2±2.6)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61.2±9.8)min、(23.8±2.7)h、(13.2±3.9)d;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护理干预能够缩短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的康复时间,促进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甲泼尼龙在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取我院在2014年1月份到2016年12月份收治的70例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分成两组,35例患儿实施常规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设为对照组;35例患儿实施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设为实验组.记录和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情况,分析并予以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显示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比较显示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对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进行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改善患儿病情,且患儿恢复快.

    作者:于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

    目的 对优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社区接受康复的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社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明显提升,经比较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运动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柳丽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