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赤芍六味退黄颗粒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崔秀珍

关键词:赤芍六六味退黄颗粒, 淤胆型肝炎, 疗效
摘要:目的 评价我院中药制剂赤芍六味退黄颗粒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一般保肝的基础上分别加用赤芍六味退黄颗粒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退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经1个月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优于对照组8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酶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赤芍六味退黄颗粒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效果更加显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收治的8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梁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析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

    目的 了解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并归纳对此类患者诊治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一般资料来自本院2014年——2016年期间收治踝关节骨折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随机抽取8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诊断后根据所得数据制定对应治疗手段,归纳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30例为单纯骨折,有38例除骨折外合并轻度移位情况,有16例患者除骨折外存在明显移位情况;对患者完成对症治疗并随访平均半年,有83例患者骨折痊愈,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正常,1例患者出现轻微后遗症但不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结论 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前应该接受准确的诊断,对于制定干预措施以及保障预后质量等均有重要意义,根据诊断所得结果制定针对性方案如手术或者传统手法复位等,全面确保患者正常生活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作者:晏海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缺铁性贫血(IDA)进行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检测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临床意义.结果 缺铁性贫血(IDA)16.15±0.82%,正常人13.24±0.8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缺铁性贫血时RDW值增大,当给以铁剂治疗有效时RDW值一过性增大,随后逐渐降到正常;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时RDW值增大,而轻型地中海性贫血时RDW值正常.

    作者:孔立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光子治疗仪有效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促进伤口愈合

    目的 对进行乳腺癌手术后存在皮下积液而导致伤口难以愈合的患者运用光子治疗仪进行治疗,就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后存在皮下积液而导致伤口难以愈合的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1例.手术后,所有患者均连接一次性引流袋的留置橡胶引流管对皮下积液进行引流,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光子治疗仪照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引流量、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留管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在3d以及7d后的总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留管时间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84%,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行乳腺癌手术后存在皮下积液而导致伤口难以愈合的患者运用光子治疗仪进行治疗,能够较为有效的改善皮下积液,使日均引流量减少的同时缩短留管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减少患者的病痛和不适,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倩;杨大康;邹庆庆;管璐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舒适护理对于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两组均实施常规的护理,其中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对于治疗老年患者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和鼓励.

    作者:张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进展

    结肠镜在临床上已广泛运用于肠道疾病的检查[1],其顺利进行与患者的肠道准备工作密不可分[2].下面就几种现用肠道准备的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肠道准备的意义1964年Overhoet[3]首先研制出纤维结肠镜并应用于临床以来结肠镜检查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结肠疾病的唯一金标准,在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筛查中起重要作用.有关资料中认为,结肠镜检查前若肠道准备不充分,可能导致病变部位受粪便污染与遮盖,也可能出现漏诊、误诊问题[5-7],甚至视野不清、肠腔走向不明而导致肠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高质量的肠道准备能够提高病变检出率,可以降低扁平息肉的漏诊率,降低结肠镜检查可能存在的风险.

    作者:李海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经腹部B超检查结合经阴道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经腹部B超检查结合经阴道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来我院诊治且经病理检查确定为异位妊娠的患者6例,对其经腹部B超检查结合经阴道B超检查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异位妊娠患者均明确诊断,主要超声表现为盆腔积液、宫旁团块、子宫稍增大及内膜蜕膜反应、输卵管积液、宫角或宫颈处妊娠囊、异位妊娠囊一侧外壁周边可探及较丰富的半环状彩色血流束等.结论 经腹部B超检查与经阴道B超检查各有优劣,在异位妊娠的诊断中二者联合可相互取长补短,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珍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并观察对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对对照组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实验组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明显,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后取得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对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贵林;吕婵;徐彤;贺新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治疗42例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选择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头孢曲松钠实施治疗,观察组选择阿奇霉素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对照组为54.76%;观察组治疗后发热消退、咳嗽停止、啰音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更优,不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席二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电子喉镜下声带小结及声带息肉切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在电子喉镜下,给患者施行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的切除手术的所能达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0例需进行声带小结及和声带息肉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模式下在进行声带小结及声带息肉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电子喉镜下进行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患者身体数据的改变,分析两组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果为100%,两组临床效果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电子喉镜下进行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切除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小创伤,值得在广大医院推广实行.

    作者:罗学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为今后准确诊断和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中选出63例危重症哮喘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pH值以及血气值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63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心率、呼吸频率、pH值以及血气值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诊断危重症哮喘患者应当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确诊,然后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针对性治疗药物和剂量.在用药治疗的同时,还要采取抗生素、氧疗、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矫淑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利尿剂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利尿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方法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经临床治疗,显效3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 利尿剂通过利尿作用排出大量钠、水分,减轻体内水钠潴留,从而减轻心脏前负荷,改善心功能.利尿剂对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可缓解临床症状体征,但不能提高长期存活率.

    作者:高志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乳腺肿块132例,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利用彩超仪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腺体厚度以及导管是否出现扩张.结果 132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探查发现囊包块79个,占总患者人数的50.76%.经探查116例患者乳腺内以及边界发现清晰包块115个.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利用超声诊断技术特异性较大,可将其作为乳腺癌患者诊断的主要方式,从而对诊断的准确性进行有效提升.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住院治疗的68例食管癌和胃癌患者进行研究,随即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单纯的肠外静脉营养支持法,实验组采取肠内早期营养与静脉肠外营养相结合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房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备临床可比性.结论 肠内早期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联合能够有效恢复食管癌患者肠道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孙翠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30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的分析,探究血液检验在贫血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前来就诊的30例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这30例患者的MCHC、MCH、RDW、MCV的水平进行记录,并同时选取3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血液检验结果的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所记录的血液检验结果发现,对照组健康成年人的MCHC、MCH、RDW、MCV的水平高于贫血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血液检验技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鼻肠营养管在老年消化性溃疡穿孔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在老年消化性溃疡穿孔手术治疗中,通过鼻肠营养管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自2014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52例老年性消化道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溃疡穿孔修补手术,术中将鼻肠营养管置于屈氏韧带下30cm远端空肠处,用于术后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营养状况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肠营养管可以为老年消化性溃疡穿孔手术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关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观察自拟温阳安神汤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析对失眠症患者用自拟温阳安神汤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效果.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对于2013年——2016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失眠症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接受治疗措施分别为西医药物治疗、联合温阳安神汤治疗,各组有患者3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并归纳两种治疗方案对失眠症的调整效果.结果 通过对患者病情评估后提示对照组与观察组被判定无效例数分别为6例、1例,组间总有效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两个时间段记录患者睡眠时间,提示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睡眠时间延长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软件处理表示P<0.05.结论 对失眠症患者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指导下温阳安神汤,能够明显提升对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延长睡眠时间和保障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广;杨吕路;张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治疗护理进展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新发的传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病死率为2.5%-30%.本文检索了2010年以来的文献,现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治疗护理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金红梅;仇翠霞;芦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菌群检验讨论

    目的 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菌群检验情况.方法 选取6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对其进行分组,A组(n=34)溃疡未愈合,B组(n=34)溃疡愈合.同时,选取同期3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口腔微生态菌群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链球菌、韦荣氏菌、奈瑟氏菌含量均低于B组及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内部菌群发生明显改变,提示临床在为患者开展临床诊疗时,要将维持口腔内微生物菌群的平衡性作为重点.

    作者:刘丽娜;林伟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诊科实施绩效考核提高护理质量

    目的 建立适用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绩效考核的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方法 根据40%岗位能级、10%工作量、50%工作质量三个方面在绩效考核评价中的重要程度制定相应的权重系数.统计工作量计算分值,并与当月绩效挂钩.结果 考核结果与当月绩效挂钩,充分体现按岗定酬、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并将考核结果与护士年底评优、晋升相结合.同时,护理质量持续提高.结论 绩效考核充分发挥了激励作用,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加强护理服务意识,使得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得以提升.

    作者:李艳;杨桃;龙妍;张军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