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析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

晏海鸣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临床, 诊治
摘要:目的 了解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并归纳对此类患者诊治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一般资料来自本院2014年——2016年期间收治踝关节骨折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随机抽取8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诊断后根据所得数据制定对应治疗手段,归纳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30例为单纯骨折,有38例除骨折外合并轻度移位情况,有16例患者除骨折外存在明显移位情况;对患者完成对症治疗并随访平均半年,有83例患者骨折痊愈,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正常,1例患者出现轻微后遗症但不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结论 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前应该接受准确的诊断,对于制定干预措施以及保障预后质量等均有重要意义,根据诊断所得结果制定针对性方案如手术或者传统手法复位等,全面确保患者正常生活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

    目的 了解硬膜外麻醉技术、全麻技术应用于骨科老年病例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133例患有骨科疾病而于2015年01月——2017年03月进入本人民医院的老年病例,均施以手术,并以麻醉技术的差异分组:65例A组施以全麻技术,68例B组施以硬膜外麻醉技术,分别对A、B组认知功能状况、麻醉质量等专业统计,并对比分析.结果 65例A组病例睁眼时间(11.28±3.61)min,68例B组(3.42±2.02)min,(P<0.05);且B组病例语言功能恢复时间、认知水平等相对优于A组,(P<0.05).结论 对于行手术治疗的骨科老年病例,施以硬膜外麻醉技术有效性强,有推荐价值.

    作者:代继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中应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讨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中实施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180例行腰麻分娩镇痛产妇参与研究试验,并按随机非盲法分组(60例/组),三组均接受舒芬太尼麻醉镇痛,Ⅰ、Ⅱ、三组用量各取3ug、5ug与7ug,评估该三组分娩镇痛方案的镇痛起效时间、不同时点的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Ⅲ组的镇痛起效时间<Ⅱ组<Ⅰ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Ⅲ组镇痛后10min、30min及60min的VAS评测值相比Ⅰ组均显著下降,数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副反应的比较,Ⅲ组>Ⅱ组>Ⅰ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取5ug或7ug舒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均可取得较好的分娩镇痛效果,但前者麻药用量相对更低、镇痛相对更安全,可作为推荐方案应用.

    作者:岳炳欣;孟东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排痰方案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讨不同排痰方案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防治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7月选取78例机械通气≥48h的住院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按随机自愿原则分组(39例/组),Ⅰ组接受传统叩背方案排痰,Ⅱ组接受振动排痰方案排痰,评估及分析该两种方案对患者相关血气指标的影响及VAP发生情况.结果 Ⅱ组接受方案排痰后,患者的PaCO2检测值相比Ⅰ组显著降低,PaO2、SaO2检测值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Ⅱ组的VAP发生率为7.69%,相比Ⅰ组的VAP发生率(25.64%)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机械通气≥48h患者实施振动排痰方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并加强对VAP的预防及治疗,值得推荐.

    作者:白东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利福平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

    利福平为利福霉素类半合成广谱抗菌药,主要应用于抗结核治疗,同时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均有抗菌活性.利福平过敏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因口服利福平胶囊引起肝肾功能衰竭死亡的病例,提示临床应用利福平药物时,应注意出现的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并引起重视,及早停药并给予积极治疗,以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作者:程文英;钱静;罗小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危害因素分析及措施

    伴随现代医学的进步与医学技术的逐渐增强,新兴的化学物质与科学技术已被广泛的运用到临床工作当中,各类手术的推广,乙肝与艾滋病不断增加,消化内科护理工作逐渐复杂化.护士因为工作性质,长时间与患者接触,实施各种护理干预,处理有关的污染物品,细菌,病毒感染率较大.所以,重视自我保护,加强感染监管,有效解除护理工作当中的风险因素,属于医护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1].

    作者:时迎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研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8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4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40例研究组(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讨论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5%比对照组20%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指标,包含治疗费用、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研究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可考虑给予胃大部切除术方式,对其康复有促进作用,降低并发症,应用性和推广性均较大.

    作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轻、中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孟鲁司特纳治疗小儿轻、中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124例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为观察对象,并按随机抽签法划分组别(n=62).两组均先吸入100-200ug/d布地奈德气雾剂,研究组在以上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研究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结论 孟鲁斯特纳治疗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阿吉拉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表现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自由体位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较好,患者产程时间较短,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自由体位分娩的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缩短产程,提高产妇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郁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白核白内障手术技巧的改进和术后疗效的观察

    目的 探讨白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中手术技巧的改进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应用吲哚青绿前囊染色方法进行连续环形撕囊和信封式及点状截囊的改良手术方式,进行白核白内障的手术,对我院实施的148例白核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 使用吲哚青绿前囊染色技术大大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质量.结论 对白核白内障患者进行改良的手术方式后可提高术后患者视力恢复程度,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周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哺乳期负压吸宫术临床分析

    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哺乳期负压吸宫手术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前来我所进行手术的哺乳期妊娠流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人,其中实验组患者先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再进行负压吸宫手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负压吸宫手术,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流产效果.通过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完全流产率高达95.0%,对照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70.0%,实验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哺乳期妇女进行负压吸宫手术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临床手术效果显著,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较少,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潘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过敏性紫癜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与特点.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的患儿,所抽取的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的患儿通过检查确诊后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观察并分析其通过治疗的有效率与临床特征.结果 抽取的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全部应用针对性治疗,结果显示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56%,住院时间平均为13.65±2.69d.结论 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针对性治疗配合辅助性检查,应用药物及时进行治疗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荐和应用.

    作者:田辉莲;穆妮热·麦麦提吐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研究优质护理措施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按照摸球均分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42)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42)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干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孟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90例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体会,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方法 运用分析法对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总结对90例留置导尿患者进行正确护理的方法,对护理成效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细致精心的护理,90例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中所有患者未发生尿路感染和尿液渗漏等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 合理、有效和正确的护理干预对于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的恢复和治愈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明显地避免尿路感染等问题的出现,有利于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便利,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有效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蕾;秦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的免疫状况及药物干预

    目的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改变及干预药物治疗的作用.方法 选择80例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56例支气管哮喘并COPD(哮喘-COPD重叠)组,与32例健康组患者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对其细胞免疫(CD4+,CD8+CD4+/CD8+)和体液免疫(IgA,IgG,IgM)水平进行检测,其中56例重叠组予脾胺肽口服液4㎎隔日一次3月后对上述指标进行复测.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支气管哮喘、COPD组和哮喘-COPD重叠组CD4+,CD8+CD4+/CD8+及IgA,IgG,IgM水平下降(t=2.752-11.897,P<0.05),与支气管哮喘和COPD组相比,哮喘-COPD患者组免疫指标更低(t=2.654-3.072,P<0.05),30例重叠组免疫调节剂治疗后上述免疫指标上升(t=2.361-3.6582,P<0.05).结论 哮喘-COPD患者免疫功能更为低下,在临床上引起足够重视,免疫调节剂可改善免疫功能,加速临床症状改善.

    作者:茹克亚·库那洪;祖木热提·阿布都热合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幼儿急疹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对患儿出现的临床症状给予的护理方法,提出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幼儿急疹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合理治疗、心理护理.结论 对幼儿急疹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结合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的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急性期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50例,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宫延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我科连续收治的140例急救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思维展开护理.结果 经过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结论 对急救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吴芳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针对4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使用戊酸雌二醇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完全止血时间为52.35±2.31小时,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止血时间为36.34±2.19小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2.5%,两组比较均为P<0.05,说明差异明显.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观察发现,其能够积极改善患者临床情况,相比较单纯用药而言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吕文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创手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了解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用微创手段治疗的具体操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2016年期间收治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32例临床资料为分析数据来源,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手段治疗,回顾性分析后归纳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而言微创经阴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后进行平均1周时间随访,未发生有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经阴道子宫瘢痕病灶切除术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具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属临床相对新型的微创手术方案,有微创、操作简单以及技术要求低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展开,保障患者的健康和预后质量.

    作者:陈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治疗时间控制在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之间,依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组施以常规护理,后组施以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数据分别为98%、9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2%、60%,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需要让患者养成定时服药、健康生活习惯等来稳定病情,施以优质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陈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