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进展

李海璐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摘要:结肠镜在临床上已广泛运用于肠道疾病的检查[1],其顺利进行与患者的肠道准备工作密不可分[2].下面就几种现用肠道准备的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肠道准备的意义1964年Overhoet[3]首先研制出纤维结肠镜并应用于临床以来结肠镜检查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结肠疾病的唯一金标准,在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筛查中起重要作用.有关资料中认为,结肠镜检查前若肠道准备不充分,可能导致病变部位受粪便污染与遮盖,也可能出现漏诊、误诊问题[5-7],甚至视野不清、肠腔走向不明而导致肠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高质量的肠道准备能够提高病变检出率,可以降低扁平息肉的漏诊率,降低结肠镜检查可能存在的风险.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灌流技术抢救蜂蛰伤急性中毒患者护理观察

    目的 对采用血液灌流技术进行抢救的蜂蜇急性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急救的25例蜂蜇伤急性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急救手段加以救治,经过治疗后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了为期约1个月的跟踪随访,并根据跟踪随访记录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对25例蜂蜇急性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技术进行了救治后,全部痊愈,无一例死亡.结论 采用血液灌流技术救治蜂蜇急性中毒患者,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廖秀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采取保守治疗手段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017年期间收治剖宫产术后子宫妊娠位置妊娠患者相关资料,从中抽取40例,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者各20例分为A组(应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和B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疗程后记录和对比不同保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指标变化.结果 根据患者典型临床症状变化作为疗效判断依据,A组所得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组间差异经统计学方案处理表示有意义(P<0.05);记录治疗期间各项指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指标、阴道出血时间及完全恢复时间),B组患者检测所得数据明显优于A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方案处理表示有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手段进行干预,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其中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不仅对病情纠正效果更为突出,同时也可有效改善相关临床指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常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状态,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的无偿献血者642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分析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前后心理状态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献血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献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7%,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无偿献血者的恐惧紧张的心理,减少献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献血者的积极性.

    作者:王玲玲;王一清;王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管生成素2对胎鼠脑皮层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究血管生成素2对胎鼠脑皮层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作用及其分子的机制.方法 选取C57BL/6J胎鼠(E12.5天)并对其进行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纯化,使用血管生成素2对神经干细胞进行分化培养,观察其诱导分化的方向及分化效率并进行讨论.结果 血管生成素2是从0.5h开始诱导分化,p-mTOP在此时明显升高并达到峰点.mTOP活化在血管生成素2对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血管生成素2并不会影响细胞的凋亡.结论 血管生成素2对于潜在的联系血管-神经微环境的生长因子的发育和再生具有作用的调控意义.

    作者:梁晓鹏;刘剑辉;田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56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56例临床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连用3个月.在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的体积,检测雌孕激素水平、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较前明显缩小(P<0.001),雌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01),血红蛋白显著升高(P<0.0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0.4%.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方法之一.

    作者:霍桂荣;包阿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气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组给予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3.6±6.8)ml、(56.2±7.8)min、(3.8±1.5)d;对照组分别为(106.8±9.7)ml、(81.5±11.2)min、(7.6±1.7)d;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9%;观察组患者有1例复发,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复发;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和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显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广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性别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化疗中不良反应的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化疗中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 在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期间到我院肿瘤科接受胃肠道肿瘤的患者中随机性的选择90例,使其成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将90例患者分别定义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为50例,为男性患者,观察组为40例,为女性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通过比较得知,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在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比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他不良反应上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通过分析得知,女性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化疗中呕吐以及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因此女性患者的护理人员、家属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尽量将其不适感降到低.

    作者:杜林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西药物配伍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因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衡而引起的疾病[1].恶性肿瘤的危害不仅在于它会损坏自身的各个器官,而且还会产生各种癌症并发症,如积水症、疼痛症.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作为除手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往往是一些细胞毒性的药物,可明显促进癌细胞的凋亡而发挥治疗作用,但这些化疗药物在对抗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机体产生了极大的副作用,影响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功能.

    作者:李亚娟;刘姣;何颖娜;李清;任艳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研讨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需终止早孕的患者中,抽取116例纳入到讨论中,116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分58例A组(药物流产)和58例B组(人工流产),对比讨论两组流产和出血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不完全流产率和流产失败率对比,A组20.69%、8.62%比B组5.17%、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其完全流产率,A组70.68%比B组94.83%低,但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A组和B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B组更有优势,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在终止早孕中均各自具有一定优势和缺陷,需按照早孕者实际状况对比分析,指导其选择适合的方式将妊娠终止.

    作者:杨玉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肺孤立性结节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肺孤立性结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来我院诊治的肺孤立性结节患者128例,将其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8例肺孤立性结节中,经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为恶性者52例、良性者76例;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诊断准确率恶性结节为94%,良性结节为97%.结论 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可多层面、多方位地显示肺孤立性结节的形态、密度、边缘以及邻近改变等信息,不仅能够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提供可靠依据,还能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智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68例B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B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的6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组,给予B超诊断,另外再选取同期进行心电图诊断的6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肥厚总检出率为36.8%,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肥厚总检出率为6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有心室肥厚等症状,使用B超诊断能够有效的提高检出率,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作者:奴尔扎提·木尔扎哈力;杜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改良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76.67%.结论 改良集束化护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护理中能够保证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星瑜;杨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乳腺肿块132例,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利用彩超仪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腺体厚度以及导管是否出现扩张.结果 132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探查发现囊包块79个,占总患者人数的50.76%.经探查116例患者乳腺内以及边界发现清晰包块115个.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利用超声诊断技术特异性较大,可将其作为乳腺癌患者诊断的主要方式,从而对诊断的准确性进行有效提升.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研讨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420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筛选而出,将其随机分两组,210例对照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和210例研究组(接受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纳入对比研讨中.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7.62%比对照组60.48%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其疗效显著,操作方法简单,治疗效果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各45例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总依从率方面,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展开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对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立华;宁生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抑郁症

    抑郁症病因复杂,病情缠绵,属中医的郁证,此类患者,中医药治疗更有优势,笔者对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的显著效果.

    作者:郑方园;王华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护理.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男性腹股沟疝患者,将这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对照组患者遵循医嘱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开创了医用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在临床护理中,护士应掌握新材料的特点,比较与传统术式各项指标的差异,正确指导腹股沟疝病人的康复.

    作者:陈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 有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多是病人后选择,病人多在接受按摩、牵引复位、骶管封闭、药物、物理治疗等无效时才选择手术.结论 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病理类型、临床表现、病人年龄、职业等.

    作者:汪贵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脾补肾活血祛湿方治疗尿酸性肾病CKD3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健脾补肾活血祛湿方合别嘌醇治疗尿酸性肾病CKD 3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尿酸性肾病CKD 3期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健脾补肾活血祛湿方联合别嘌醇片治疗组和别嘌醇片对照组各30例.结果 治疗组的综合疗效为8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能降低血尿酸,但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血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健脾补肾活血祛湿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尿酸性肾病,不仅能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而且能够改善血脂代谢水平.

    作者:任云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骨折的愈合过程中骨折端核素显像变化及预后研究

    目的 探讨核素显像对判断骨折愈合情况和远期愈合的可能性.方法 分析经临床检查确诊的各部位骨折患者44例,共57处骨折,所有病例均有明确外伤史,均行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术术后超过1年,分析骨折部位核素骨显像表现.结果 29例骨折端有骨痂的患者骨痂部位呈明显团状放射性浓聚,19例患者放射性浓聚跨越骨折两端,10例患者放射性浓聚仅位于骨折的两端,未跨越骨折端;15例未见明显骨痂的骨折患者中,14例表现为跨越骨折两端的放射性浓聚,骨折端放射性浓聚尤为明显.结论 核素显像可以作为判断骨折远期愈合可能的参考指标之一,尤其对于判断骨不连更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毛里提拜克;陈鄂;侯全山;贠新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